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茂名市地图 >
信宜市地图
信宜市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信宜人民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山上搞种养,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创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经济发展路子,先后发展了竹器编织、山地养鸡、水果种植、玉器加工、小水电、松香加工等六大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2006年,信宜市完成生产总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市人均GDP达到13185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呈现了工业化初级阶段良好的发展特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高达15%和28%,分别比第一产业增速高11.3个百分点和24.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效益步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县域行列,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4亿元,增长54.1%,财政综合增长率28..5%,告别了在全省县域财政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左右的低水平状况,进入了中等水平行列。三是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73元,增长5.1%,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3468元,增长6.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亿元,比增17.7%。
工业信宜市工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及资源型加工业为主,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怀乡竹编工业园、大成石板材加工工业园、朱砂、东镇工业小区等。工业产品主要有:松香、水泥、发电、红砖、花岗岩石板材、机制纸及纸板、竹编及玉器工艺美术品等。镇级工业小区建设相继顺利展开,东镇、怀乡、池洞、大成、水口、朱砂等一批镇级工业小区建设,做到开发建设一片,进园项目一批,实现边开发、边建设、边投产的喜人局面。大成镇开发建设的石料加工小区,有石料加工企业163家,怀乡镇以竹编为特色的工业小区已有18家投产,小区工业产值可达1.5亿元。随着小区经济的兴起,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以来,有东莞、顺德等一批产业转移到信宜工业园,仅毛纺织企业有605家,织机6万台,从业人员5.9万人,年产值超10亿元,劳务收入4亿多元。目前,竹器编织遍布全市19个镇(街道),出口创汇最高年份超2亿美元;玉器加工贸易企业达几百家,玉器工艺品花色品种多达几千种,年产值达8亿元。全市建成水电站263座,装机容量达19.17万千瓦;云开牌松香产品曾获得全国林产化工产品唯一金质奖,近年通过改制吸引外国资金建设了颇具规模的松香深加工产业园,年产值超亿元;此外,石料开采加工也形成了年产值2亿多元的规模。电子电器产业不断发展,电饭煲恒温器竞争优势突出。全市电子电器企业已发展到30家,其中江东电子有限公司、华田电子有限公司、福尔电子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家用电器企业的元件供应商,电饭煲恒温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98%以上。矿产业正朝有序开发、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的方向发展,成为该市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农业信宜市农业产品主要有:粮食、花生、蔬菜、水果、猪肉产量、水产品、三鸟饲养等。目前,全市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山地养鸡、水果种植、松脂生产等较具规模的支柱产业。信宜市优质高效农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已在东镇、水口、钱排、思贺、池洞等镇分别办起了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已有9个农产品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食品”认证标志,“信宜三华李”、“信香”牌优质米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发展,全年订单农业发展到2.3万多亩。2006年,信宜市农业增加值38.0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3%。信宜素有“山地鸡王国”的美誉,山地养鸡是信宜市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利用山地放养“三黄鸡”是信宜农民养鸡的主要选择模式。经过多年培育,“信宜山地鸡”、“怀乡三黄鸡”。已成为响誉境内外的信宜农业知名品牌。该市把山地养鸡摆到“农业稳市”的战略高度来实施,积极抓住山地养鸡被列为茂名市“双百工程”项目的机遇,分别与广东省农科院。信宜市连续多年获得“吨谷市”称号,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市”、“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等。
第三产业信宜市以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3年以来,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开发,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西江温泉、天马山、太华山、大仁山、镇隆古城、大雾岭的旅游资源,发挥全市旅游景点开发的整体联动效应,推动全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全市景区接待游客100万,比上年增长15%。尤其是天马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不但以其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的大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而且实现了边开发、边接待游客、边产生效益,遇上节假日旅游旺季,门票收入最多的一天达到20多万元。近几年,信宜市旅业、饮食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先后建起福海、尚旺、汇福、好运来、玉津、唐华、金星等一批大酒店,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其中加州大酒店、西江温泉大酒店等评为星级酒店。
外贸经济信宜市外贸出口的主要以竹木器编织品、家电产品为主,其中竹木器编织品占据了外贸出口产品的八成以上。通过加强电子商务、网上推介招商的措施,扩大宣传,加快流通。同时,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全面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使该市利用外资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7%。我们通过加强对出口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努力实现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加强协调和服务功能,积极为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及时解决出口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使全市外贸出口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73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2%。
民营经济近年来,信宜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信宜市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9万户,实现总产值99.03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61.9%。其中民营工业企业近2000家,工业总产值达49.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五成以上,带动就业近20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4.3%。2002年,信宜市个体私营企业上缴工商税收7117万元,占全市同级税收比重68.94%,全市民营企业纳税超100万元的有25家,超50万元的有43家。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信宜市经济的正要支撑、科技创新和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及财税、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自然气候

信宜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又有复杂多变的山区气候特点,形成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等几个气候带。气候特征夏热冬凉,四季可分,同时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夏季易劳,无霜期长,春有冻害,偶有台风影响,云雾常常罩山,小气候非常复杂,山区、丘陵的天气差异较大,山区冬季气温可低至零下,常凝霜结冰。海拔100米以下的偏南地区,春夏季总天数为283天,海拔450米以上的高丘山岭区,冬季天数达95天以上。南部地区可种植橡胶,香蕉、菠萝、胡椒等热带作物,东北部山区较寒冷,农作物生长相差10—15天。适宜山楂、三华李、田七、柿子等植物生长。信宜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477~1941毫米之间。降雨时空不均,干湿季明显,冬春常旱,夏季易遭水害。市区年平均气温22.3℃,常年最热是7月,平均气温32.9℃,极端最高气温37.4℃,常年最冷是1~2月平均气温11.3℃,极端最低气温0.5℃。

旅游景点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主要景点:大田顶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度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我国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充沛,生物种类丰富,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结点,1996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雾岭有野生维管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拥有特有植物38种;珍稀濒危植物23种;还有少穗竹、锦香草等14种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植物。同时,有药用植物有五百余种,生物数十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进行生物种类考察的好去处。
天马山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该景区为近年投资开发,现成为信宜市最热门景区。
西江温泉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氟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6种之多。水质品居广东第一,水温高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新兴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信宜古城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大仁山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廊、观星台、观景亭等。
太华山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是东镇镇与池洞镇的界山的太华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庙。山的周围,松涛林海。山顶西侧有一个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天池,池边有两座古寺:太尉庙。太华寺(又称观音寺)入寺庙的对面两边各有一小山丘,如钟似鼓。钟鼓之间为池口,水从池口直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侧有一口古井,水清质优,是鉴江源头之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
虎跳峡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中间湍水淙流,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有“小三峡”之称。狭口处高出水面数尺的黑色的花岗岩上,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中有“大王洞”,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山上遍生杜鹃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红艳欲滴,有“一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的诗景。
石印飞瀑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飞瀑”。这里一道峡谷,左为狮山,右为象山,中间宽数十丈,全是怪石、深潭芳草、杂树。河中有一个形似大印的大石,上有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石印祖庙”。庙侧有小石径、燕窝洞,有长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长年浑浊的浑水缸(潭),有只闻响声而不见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见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庙后为深潭、瀑布,颇为壮观。
半月岩位于北界镇汕口村,因主体是一块弧形巨石,长13米,高3米,成弧状,形似半边月亮而得名。岩石底部为一弧形石,壁上分别篆刻有“振日台”和“钓鱼台”。此外,还有“中央台”、“东岩”等10多处石刻。石下有一石室,内有石床一张“仙人床”。东侧是山口瀑布,水光山色,分外迷人。
尚文水库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距城5公里。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016万立方米。山丘环抱,竹木苍翠,一年四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百果岛,花果满园,人流如梭的渡口上,樵子挑云摆渡,碧波荡漾的湖里,渔人欢歌唱晚,湖滨疗养院更是一个寂静清幽的休养胜地。
龙泉谷在丁堡镇墟镇约去12公里的岭脚村。这里与大成镇成洞、双乐以及高州大潮镇宝岭接壤,这里的高涧深沟,长约3公里,共分为9个弯曲,故又名“九曲沟”,两岸高山巍峨,峻岭陡峭,两岸青山相对,一条深沟清溪,狭窄如“一线天”。相对高度近千米的高山,狭着一条九曲回廊似的深沟,山雄水秀,颇为壮观。在沟的两岸,很难见到松林杉树。这一奇特峰峦溪谷,奇树异花密布,野藤铺天盖地,山蕉野果随处可见。集雄、奇、古、秀、幽于一身,揽锦水飞泉于一体。
丽垌老松林在白石镇丽垌村的丽垌口,有一片生长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树。这片老树林有马尾松500有多株。都十分高大,树干挺拔,魏魏苍劲,树皮粗糙如老龙鳞,最大有一株树高约27米,胸径3.15米。据丽垌村居民说,他的祖上约在明未清代(约公元1646年)由外地迁到大雾岭下的丽垌村时,那几松林就已经存在。丽垌老松林,景美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探秘,进入此地,不仅可以观赏高大松树,也犹如走进一个植物园,古松林下不愧为一个“绿色的植物园”啊!
石硖天梯在合水镇石峡村大水岭,距县城40多公里。大水岭海拔近千米,坡度较陡,并且是一坑一垠,一山一岗。为适应地形条件,每块田均开垦得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竹帽盖过田”的故事。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因山势不同而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山溪漂流信宜近两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两个漂流区。龙玄欢乐峡漂流位于洪冠镇境内的云丽电站水陂到云丽樟木湾河道,全程约4公里。河道狭长,以幽、深、奇、秀、险而出名。甲门峡漂流位于池洞镇东安闸,全长约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弯,两岸风光如长廊画卷,领略“激情穿越、仙境畅游”的独特神韵。

风土人情

地处山区的信宜人,农村各种生活习俗与其它地方基本相同。信宜市语言有信宜话、涯话两种。信宜话即信宜白话,是粤语次方言,主要镇隆、东镇、池洞等10多个镇,约人口70%。涯话又叫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涯话在新宝、合水、平塘、钱排、茶山、洪冠等镇,约占人口20%。信宜饮食习惯普遍以大米、番薯、东薯(土豆)、木薯、玉米等为主食,以猪、鸡、鸭、鱼、蔬菜及豆制品为菜肴。每逢民间传统节日,不论平时生活如何,均按习惯筹办酒食,以示喜庆。山里人很好客热情,朋友见面互相握手、点头、问好。凡嫁女、娶媳妇、做生辰、建新屋进宅、生孩子办满月或亲朋聚会等喜庆日子,均习惯请客。除本族客人外一般发请贴,以示尊敬。信宜人喜好大碌竹(又叫烟筒),类似水烟,农村几乎家家有备,如有抽烟客入门来访,首先以大碌竹招待。信宜人居住,过去多数人住泥砖屋,有钱人建屋用青砖,一般做可做二座或三座,屋内有天井,地面铺上上分别正方形或长方形砖,没钱的只做一座(称3间头、5间头或7门头),现在农民大部分人兴建混凝钢筋小楼房。农村一般三至五层,城镇一般七八层,较美观大方。信宜民间文化娱乐,部分人爱玩乐器,喜欢竹笛、拉二胡、弹琴、擂大鼓、舞狮舞龙、唱粤曲、唱采茶、唱山歌、舞春牛。劳动之余,在树荫底下,以木棍、竹枝或瓦片做棋子,玩牛角棋、锅笃棋、三鸡棋、云棋,和军棋、象棋。女孩子则玩走窝(又叫走牛耳)、抛石子、跳绳、拔河等游戏。建国后,普遍看电视、看电影打桌球、篮球、乒乓球,或在文化室里演奏、演戏,绘画、看书报等活动。老年人则打骨牌、麻将、扑克或打太极拳等活动。春节是民间最大节日,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村村喜庆,大人给小孩派利事。正月十五左右,城区及周边镇都做年例,每家每户轮流请客吃饭,并开展舞龙、舞狮,放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

行政区划

东镇街道位于信宜市中南部,是信宜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信宜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原来为东镇公社、竹山公社、信城镇而合并为东镇镇,2005年改东镇街道办,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辖30个村委会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人。
镇隆镇位于粤桂两省、三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交界处,原是信宜旧县城,北距信宜城区18公里,南距茂名市区75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总人口57411人。北界镇位于信宜市西南部,距离市区19公里,省道仙松线和达西线贯穿境内,交通十分方便。全镇总面积182.44平方公里,总人口84736人,辖33个村委会。2003年机构改革,将高坡镇并入北界镇。境内有天马山风景区、西江温泉、半月岩、庞瀑飞珠名胜等,被称为“旅游之乡”。
池洞镇位于信宜市区北郊,距市区10公里,全镇总面积146.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万亩。2004年末总人口70406人,辖2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水口镇位于信宜市南部,距信宜市区10公里,距茂名市区80公里,207国道贯穿南北,规划中的洛湛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123.5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人。
朱砂镇位于信宜市西北部,距市区20多公里,全镇总面积280平方公里,下辖村委会32个,总人口8.7万人。2004年将安莪、旺沙两镇并入该镇。
贵子镇位于信宜市北端,是两省(广东、广西)三市(信宜、罗定、岑溪)交界点。镇区总面积159.4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9259人。
怀乡镇是“二战”时期的革命老区,称为“竹编之乡”、“三黄鸡之乡”。距市区27公里,位于黄华江虎跳峡上游,是信宜市中部的商贸重镇和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61.54平方公里,现辖24个村委会,总人口75499人。
洪冠镇位于信宜市中部,离市区33公里,全镇总面积149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总人口43080人。是信宜市南药生产基地,主产肉桂、砂仁、益智等药材。
平塘镇位于信宜市东北部,距市区98公里,东北面与罗定市接壤,面积192.42平方公里,辖21个村委会,总人口56258人。为信宜市毛竹、杉木生产基地。锡矿资源丰富,银岩山是全省锡矿储量最大矿床。
思贺镇位于信宜市东部,离市区120公里,为信宜最边远镇,是罗定、阳春、茂名三市的交汇点,面积181.0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总人口40217人。八一林场在此镇境内,主产杉木、八角等经济作物。
白石镇位于信宜市东部,距市区19公里,东连钱排镇,南靠大成、丁堡镇,西邻东镇镇,北与洪冠、怀乡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镇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6.4万人。
钱排镇位于信宜市东北部,距市区44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204.5平方公里。该镇盛产三华李、反季节蔬菜。
新宝镇位于信宜市东部,东邻思贺镇,南接阳春市,西连合水镇,北与平塘镇、罗定市毗邻,面积201.4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人口45118人。
合水镇位于信宜市东北部,距市区70多公里,因横水、直水两河相汇而得名,是毗邻4市13个镇的商贸集散地。全镇总面积164.6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44750人。该镇是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和中心镇之一。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4246人。
大成镇位于信宜市东南部,距信宜市区27公里,有二级沥青路相通,东邻钱排镇,南接高州市,西连丁堡、水口两镇,北靠白石镇,地貌为低、中山区,属典型的山区镇。大田顶为全市最高峰,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在此境内,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总人口4.5万人。
金垌镇位于信宜市西部,距市区26公里。与广西容县接壤,该镇现辖23个村委会,总面积195.4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人。2004年将径口镇并入。
茶山镇是“二战”时期革命老区,位于信宜市北部,北与贵子镇相邻,西连怀乡镇,南接洪冠镇,面积100.91平方公里,距信宜市区46公里。全茶山镇管辖白木、平田、渤垌、渤上、渤中、榕垌、周冲、茶山、丰垌、丰垌口、滩垌行政村。该镇盛产三华李水果。
丁堡镇位于信宜市东南部,距市区7公里,是信宜市的郊区镇,信宜火车站的所在地。与东镇、水口、白石、大成相邻,辖区面积90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辖12个村委会。该镇盛产荔枝、龙眼、香蕉、深薯(淮山)等。

交通运输

信宜市的交通四通八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94公里,公路密度达71.2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国道207线由北向南贯穿全境,省道过境352线达北线、圣贵线、罗水线、仙松线、荔池线等6条共计253公里。369、370省道东西贯穿市,并已全部改造成一、二级公路,北接肇庆,直达广州,南通茂名、湛江等港口城市。市区到各镇均有国道或省道直通,信宜市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通了水泥硬底化公路,形成了以国道为主轴,省、县道为骨架,乡村公路四放射,内联外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信宜市区建成了城北、城南、城东三大客运站,乡镇建成了贵子、镇隆两个客运站。信宜市现有客运企业4家,信宜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7259辆,其中大客车701辆,小客车1536辆,大货车2065辆,小型货车2985辆;摩托车90640辆。信宜市汽车总站地处市区城南,是信宜市的交通运输中心,每天接发长途客车200多辆次,每日客流量约9000人次,高峰期达到2万人次,为信宜市最大的交通客运站。洛(洛阳)湛(湛江)铁路经过信宜市,2005年7月开始动工,2010年年底全面建成交付运营。经信宜路段全长53公里,从广西岑溪入经朱砂镇、池洞、东镇、丁堡、水口、镇隆等6个镇26个村委会,设有旺科、横岗两个会让站和信宜一个中间站。洛湛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干线之一,是国家铁路的主要运输通道。与京广、京沪、京九等干线一起构成我国纵向的铁路网骨干,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洛湛铁路信宜段向北可达我国北方地区,向东可达珠江三角洲和华东地区,向西可达桂东和西南地区,南下茂名、湛江与海南相连接,形成一条信宜连通内地、直接出海的便捷新通道。洛湛铁路信宜段是国家一级单线铁路,内燃机牵引,设计时速140公里,预留电气化条件,远景年输送能力为货运1500万吨、客运为每日10对。

信宜名人

李孝式(1901—1988)镇隆镇大路街人,马来西亚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开国元勋之一。1914年升入广州中学,1915年便转入香港皇仁书院读书,毕业后直接留学英国,就读于著名的剑桥大学。由于学习刻苦,1923年获经济、法律两科硕士学位,还被推举为经济学院董事。1924年回到祖国,旋即随他父亲、华侨实业家李季濂到马来西亚经营锡矿业,从此时起,他便致力于华人社会的公益事业,为华侨仕办了许多实事、信誉卓著。1953年,李孝式任海港铁道部长,翌年任交通部长。1955年,马来亚全国大选,李孝式为联盟圆桌会议主席,复为联盟竞选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李孝式出任首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获英皇封为K.B.E爵士。
林云陔(1883—1948)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1910年,参加了朱执信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1911年3月29日又参加黄花岗起义,是年10月,奉命负责组织领导南路(高、雷、廉)起义。1920年,他随孙中山回广东,先任登记局长,接着改任大元帅府秘书兼广东省教育会编译处主任。不久孙中山率师北伐,他随师到当时设在广西桂林的大本营。任大本营金库长兼广西省银行行长,负责军需供给。1923年,林云陔任广州市市长,1924年之后,又先后改任广东省审判厅厅长、检察厅检察长、中国国民党广东南路督导、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1927年5月20日再次任广州市市长(当时称市政委员长);1928年1月7日第三次任广州市市长。1931年,陈济棠控制了广东,林云陔出任省主席。
李怀霜(1874—1950)镇隆镇大路街人。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李怀霜中试举人第三名。中举之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及文化事业,他加入进步文学团体“南社”。1910年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李怀霜出任《珠江日刊》总编辑,继续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出力。1929年,李怀霜任江西省政府秘书。陈济棠统治广东期间,李怀霜在第一集团军任少将主任秘书。后任广东省南路行署秘书、广东省政府秘书。1946年到香港定居。他是国内有影响的作家、编辑和学者,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老会员,旧民主主义革命宣传家,曾主编《天铎报》和《珠江日刊》,著有《弞庵文存》一卷,《弞庵诗辑》三卷。
罗克明(1902—1932)池洞镇扶参村人,中国共产党信宜县委第一个书记,怀乡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925年在广东国民大学学习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回信宜从事建党工作和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建立起信宜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1927年5月,中国共产党信宜县委员会成立,罗克明任书记。12月15日,发动了震动粤西的怀乡起义。宣布成立了怀乡区苏维埃政府。1928年秋,罗克明奉命到香港、澳门工作。1929年秋他转移到马来亚,创办《星洲旬刊》,他担任主编,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1931年春,他奉命回到广东工作,继续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春,罗克明又被调回香港工作。1932年秋末,病逝于香港九龙广华医院,终年30岁。
廖盖隆(1918—2001)白石镇扶龙蔗坪村人。1938年8月,他带领部分进步同学奔赴延安。先后任中央政治研究室经济组财政小组组长,新华社国内部组长、副主任、主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等职务。从1951年1月起,廖盖隆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处、报纸处任副处长、处长、抗美援朝总会宣传部副部长、朱德政治秘书、中央中联部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工作。他勤于富余,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1950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党史探索》(1983年)、《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83年)、《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987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8年)、《毛泽东思想史》(1993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995年)、《中国和全球走势》(1996年)等。这些著作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配合党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广泛的、有益的积极作用。
林砺儒(1889—1973)原名林绳直,北界镇上村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中学老师。他先后在信宜中义学堂、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广州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任教。并担任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1949年,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52年起任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著作有:《文化教育学》、《伦理学要领》、《教育哲学》、《教育危言》。他有一百多篇论文,散见于《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教育新时代》、《文理月刊》、《新华月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其中选有38篇编入《林砺儒教育文选》。
杨干华(1942—2001)思贺镇人。历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广东文学讲习所副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文学月刊社长、主编,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在校读书时开始文艺创作,先后在发表了《姐姐要出嫁了》、《秋风秋雨》、《石头奶奶》、《风雨中》、《铁匠之歌》等作品。曾被选为全国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1972年,被调信宜县文艺宣传队任编剧。1979年,调入广东文学院从事专业创作,当选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创作了《良心债》、《被蹂躏的灵魂》、《输血》、《惊蛰雷》,中篇小说《天上的月亮》、《山里的太阳》、《冬夜备忘录》等。出版小说集《社会名流》,长篇小说天堂三部曲之一《天堂众生录》、《天堂挣扎录》。他的三部曲之三《天堂蹒跚录》尚未完稿便逝世。
林元(1916—1988)镇隆镇人。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历任《文聚》、《独立周报》主编,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上海《观察》周刊代理总编辑,北京《新观察》杂志编辑、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外委会办公室主任、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驻科隆坡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文艺研究》主编。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碎布集》,报告文学集《访战后朝鲜》、《渤海湾的浪潮》、《三兰》、《在毛主席介绍的合作社》、《不断革命的人》,短篇小说《大牛》、《王孙》、《海河庄》、《暴风雨之夜》,散文《科伦坡之窗》、《赤道阳光》、《长城留名》、《寄平壤》、《游康堤》、《印度尼西亚人》、《在艺术的森林旅行》,剧本《汉奸陈觉生之死》等。
陈铭盘:(1865—1924)怀乡镇人。原名陈树荣,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原籍平梅村,是信宜早期旅居南洋第一个有成就的华侨企业家。陈铭盘同胞兄弟六人,他排第三。长兄陈宠三,少年好读,后改儒为商,继又改商为仕,官游粤西,曾任广西恩隆县、容县知县,白石盐场知事。陈铭盘为前清秀才,琼州府国子监,曾任民国广东省参议员、信宜县长。
甘子玉(1929—)男,汉族,1929年10月生,水口镇双山村人。信宜中学校友,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电机工程系,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1945年至1949年在中山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学习。1949年至1950年在重工业部干部班学习。1950年至1952年任重工业部计划司技术员。1952年至1956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计划司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科长。1956年至1958年任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秘书。1958年至1969年任聂荣臻秘书。1969年至1971年下放国家科委湖南"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至1972年在中国科学院业务组工作。1972年至1975年任国务院科教组科技一组副组长,教育部办公厅负责人。1975年至1978年任国家计委计划组副组长。1978年至1983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至1997年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8年5月确定为部长级)。中共十四大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9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十四大上当选中纪委委员。著有《工厂的计划工作》、《宇理图--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的宇宙图景》,译有《控制论浅述》、《计算机和人脑》。
甘子钊(1938—)男,汉族,1938年4月出生,物理学家,水口镇双山村,1954年信宜中学高中毕业,1959毕业于北大物理学系,后攻读研究生4年。曾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北大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兼任北大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63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从事半导体物理、激光物理、固体理论的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60年代初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我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做出贡献。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做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中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甘子钊教授最先在国内实现了燃烧型气体动力学激光器,为发展中国大能量激光做出突出成就。甘子钊在半导体中隧道效应的机理,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以及光在半际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等方面有开拓性工作。甘子钊还长期担任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最近被聘为国家“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的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