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地图
白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介绍
白石镇:管辖原白石镇、两河乡及巴营乡的巴岭、黄家、巴营、华岭、盆城5个村所辖行政区域,辖18个村、1个社区,幅员面积149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原白石镇长寿河社区。总人口约45000人。白石镇大部分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土壤以黄壤、紫色土为主,呈酸性,特别适合红豆杉生长,有天然红豆杉资源1300多亩,是该县红豆杉I类发展区。白石镇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把以红豆杉为主的林业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从2004年开始发展,至2005年底已发展红豆杉2753亩,计划2006年新发展2100亩,至2008年底全镇共发展红豆杉11000亩。白石镇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已有的红豆杉资源,被重庆市林业局命名为“重庆市红豆杉之乡”,这是该县惟一获此殊荣的乡镇。经济发展
1999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4.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工业产值4.21亿元,农业总产值286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531元;是市重点工业卫星镇。1997年被评为市首批小康乡镇。白石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历来为山货、手工业品和海鲜产品的集散地。白石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初十传统集市,历时一周,农历三月初十为高峰期,据统计,今年三月初十一天,上市人数20万人次,参加交易的商品摊铺达1400余家,商品成交额近3亿元。白石以橡胶制品为支柱产业(有“白石鞋底走遍全国”一说),仪表、电子、机械、电器、纺织、配件为配套的工业经济结构,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1999年工业总产值4.21亿元。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576男3809女3767家庭户户数2641家庭户总人口(总)7510家庭户男3771家庭户女37390-14岁(总)18040-14岁男9360-14岁女86815-64岁(总)506615-64岁男254915-64岁女251765岁及以上(总)70665岁及以上男32465岁及以上女3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017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675男7134女6541家庭户户数3212家庭户总人口(总)13500家庭户男6984家庭户女65160-14岁(总)40420-14岁男19830-14岁女205915-64岁(总)869015-64岁男471715-64岁女397365岁及以上(总)94365岁及以上男43465岁及以上女50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336社会事业
白石镇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和垃圾集中处理,村庄变得更美了、更亮了、更干净了。全镇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血防成果得以巩固,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电视电话实现村村通,白石镇是省“东海明珠”和市“金走廊”的文化乡镇,小白石村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白石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境内多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为切实做大做强集镇,确保供水安全,目前集镇开发和农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实施中,届时,白石镇必将成为浙西边陲一朵亮丽的奇葩。基础设施
忠垫公路横穿本镇,半小时可达县城、2小时可达重庆。加密电视入户率50%以上,电信宽带已进入千家万户;农电网改造基本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已引进了陶瓷工艺、矿石开采、茶叶种植加工等项目。石材加工厂、瓷砖生产、方家河电站、鸡蛋及母鸡深加工、场镇超市等项目正待招商开发。坚持“麻雀招商理念”,实行项目办理全程代理制和“保姆式”服务,努力营造不欺生、与本地人同等待遇的发展环境。发展规划
一、继续抓好烟叶产业发展。计划2009年烟叶种植面积5000亩,收购烟叶12500担,全镇烟叶产值达900万元以上。上中等烟叶比例达到85%以上,烟叶亩产量达到140-175公斤,烟叶退税为镇财政增收6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以上。继续加大镇财政对烟叶生产的扶持力度,办好黄烟示范片工程,扩大示范片工程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引导全镇烟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二、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在大力发展我镇“一乡一品”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完善好白石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一是种植规模在今年基础上略有增加,2009年辣椒种植面积达到5500亩、西瓜5200亩、增加果树种植2300亩。二是重点对涧水村至坪尾村的老林场一带进行开发,引进资金和现代管理模式,尝试股份制经营承包,农民零风险土地入股,提高果树种植的规模化、合作专业化程度。三是继续做好各类经济作物的示范片开发种植,重点扶持上黄300亩芹菜示范片和水井200亩荷兰豆示范片。四是加大对果农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和投入,大步提高果树种植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果树种植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结合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要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改革,积极创建白石林业生态镇,积极引进资金,发展林业经济。计划2009年完成当阳经济林8000亩的种植项目,植树造林750亩。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抓好生猪的品种改良和山地养鸡增加“三元杂交猪”的饲养比重工作。加强畜牧防疫工作,重点扶持上规模的养殖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广云南昆明昆星农牧开发中心开发的“添加剂”养猪方法,明年内“添加剂”养猪方法占养猪户80%以上。全镇生猪饲养量力争达到15000头,“三鸟”出栏65000只。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方面。一是做好现有水利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特别对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对东、西圳的维修;二是争取完成修建新田黄烟灌溉水利工程(1.8公里)和改造镇机关片群众食水工程任务;三是要重点解决我镇东落河床问题,刻不容缓。东落河床问题是我镇一大隐患,受2007年的8·20和2008年的6·13洪灾影响,河床再次被抬高了一米多,直接威胁到我镇东落两个村小组700口人的生命安全和河床附近近300亩农田的生产;四是在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好现有地头水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户再建一定数量的蓄水池,增建地头水池100个。
——交通建设方面。进一步改善现有公路质量,对部分路面窄、路况较差的村道进行拓宽、维修。加快乡村公路硬化速度,2009年底,全镇要实现镇通村公路100%和村通自然村公路80%水泥硬化任务。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房改造步伐,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按照奔康房改造实施方案,全面加快农房改造步伐,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2009年争取完成150户农房改造。
——大力发展新型燃料能源开发。继续推广沼气能源,2009年进一步扶持沼气池建设,计划再兴建200个沼气池,并逐步普及推广,切实改变我镇燃料能源使用状况,有效缓和能源与森林资源之间的矛盾。
——大力改善农村人口食用水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大食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2009年将继续解决1000以上农村人口食用水问题。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白石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为改善我镇敬老院孤、寡、残老人的生活条件,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做好规划安排,争取明年完成我镇新敬老院的建设这一民心工程,并投入使用。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镇卫生院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医疗环境;支持农村卫生站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卫生站的看病能力和医疗水平;切实做好基本医疗、妇幼保健、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村级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保持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重点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确保人口结构、性别比例有明显降低。
——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进程。严厉打击“双抢两盗”、“黄赌毒”和“六合彩”等各类违法活动和刑事犯罪,逐步提高社会治安控制能力,营造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环境。加大信访工作力度,防止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积级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工作,强化监督,彻底清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严格控制雷管、炸药的使用,坚决禁止无证非法采石、采矿、开办加油站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抓好文明村(户)的跟踪管理的同时,继续搞好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搞好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新风尚,移风易俗,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加强全镇社会的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