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镇地图
杨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杨村镇位于龙南县的南面偏西,东邻武当镇,南与广东连平县毗邻,西与九连山林场接壤,北与夹湖乡相连,总面积144.78平方公里。省道横黄线贯穿镇域东西、大广高速(正修建)纵贯南北并在镇区设有出入口,大广高速的通行,使杨村真正成为江西南大门第一镇。杨村镇区处于太平堡(包括现杨村镇、夹湖乡、九连山林杨、武当镇部分)区域的中心,距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10公里,距夹湖乡10公里,距武当镇14公里,距小武当山省级风景名胜区11公里。大广高速通行后杨村镇距广州230公里,离县城50公里。杨村镇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在杨村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杨村至夹湖公路以及2001年投资新建横黄线旅游公路贯穿整个杨村镇境内,公路两旁的受惠村庄达到14个。2009年开工建设的大广高速公路龙南到杨村段在杨村设立互通出口,除杨村至紫霞,三坑公路还在筹划修建中外,整个杨村镇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统筹全镇各项产业大发展,实现发展层次的大跨越,(1)、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科学制定杨村镇工业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杨村生态工业园,推进企业聚集和产业聚集。加紧完成杨村工业园选址,并尽快启动园区“三通一平”。积极推动3-5家县内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率先入驻杨村工业园,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产业规模和聚集效应。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低碳环保型企业,做大做强生态工业产业。(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紧紧围绕打造旅游名镇的目标定位,依托燕翼围、乌石围、太平桥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突出客家文化特色,精心挖掘、整理客家文化资料和相关史料记载,收集展示客家文物、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拓展杨村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周边南武当山、九连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响横黄线(南武当山——杨村围屋——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客家山水文化旅游品牌,注重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和生产,打造以杨村为中心的旅游集散地。加大杨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特别注重横黄线及中心镇周边山体的林相保护和改造,提升生态环境质量。(3)、大力发展商贸产业。依托杨村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做大做强杨村客家饮食服务产业,精心包装宣传杨村米酒、杨村香菇、杨村乌粉等具有浓郁杨村特色的土特产品,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星级宾馆、杨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土特产一条街。制定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并培育专业市场,重点实施太平水酒专业市场、竹制品专业市场;推进城乡市场、商贸街区和物流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全力推动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杨村中心镇蓬勃发展。(4)、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立足农业“高效、优质、规模、集约”的发展要求,围绕无公害蔬菜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传统农业逐步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大力培植高山蔬菜有机蔬菜品牌,以绿田蔬菜合作社为龙头,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力引导农民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种养大户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企业化管理格局。(5)、大力发展劳务产业。适应杨村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务工技能,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工人。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做好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对接服务,提升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劳务经济产业化。(6)努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高标准编制杨村中心镇总体规划、杨村新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杨村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努力构建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布局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发展体系。着眼建设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杨村新镇区,以实现杨村经济发展新跨越、构建亮丽城镇新面貌、建设和谐文化新亮点、塑造政务建设新形象为目的,分步展开以大广高速出入口服务区、工业区、行政文化及商住区等三大板块为一体的杨村新镇区建设。制订《杨村老镇区整治实施方案》,以老镇区整治为切入点,全力营造整治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展开整治老镇区脏、乱、差行动,以整治环境卫生、违章搭建、占道经营、集贸市场为重点,加大公用设施、景观环境、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推动圩镇环境面貌有质的改善,增强群众对加快杨村中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齐心协力把杨村打造为环境整洁、设施配套、交通畅通、美化亮化的新城镇。突出强化杨村作为全县“赣粤边际第一镇”的区位意识、“杨村中心镇”的品牌意识。(7)推进发展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区域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态龙南。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打好龙南客家文化旅游特殊牌,使文化旅游互动双赢。杨村特产
太平香菇:杨村产太平香菇驰名中外,杨村曾为全国最大的椴木香菇批发市场。杨村香菇又称“太平香菇”,盛产于菇木资源丰富的杨村镇,有平菇、信菇、花菇、冬菇等十几个品种。太平香菇以其菇厚柄短、色鲜味香、质纯肉脆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有“菇不到杨村不香”之说。太平香菇鼎盛时期,香菇年销售量有几千吨,销售额达到上亿元,其中80%以上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中东。杨村乌粉:杨村乌粉以味鲜爽口、色泽晶莹、柔韧清香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
太平水酒:杨村米酒又称太平水酒,地方风味非常深厚,口感极佳,更是远近闻名,脍炙人口,深受市场欢迎。精明的太平人利用自己生产的优质糯米和清沏透明的山泉水或井水,酿造出独具太平风味的醇良水酒。太平水酒清香醇甘、扑鼻迷人,酒精度适,一般二十度左右,热喝冷饮皆宜。太平水酒与众不同,其特点主要是将生酒装入特制的酒缸中密封锻烧开沸。所以,醇香顺口,饮后不上脑,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份的酒饮料。据科学分析,水酒营养价值是酒中之王。适量饮用水酒能通络活血,提神醒脑,有益于健康长寿。因此,太平水酒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享誉太平内外。从过去到现在,独具一格的太平水酒,是太平人家家会做,人人会饮的大众酒。逢年过节,婚庆喜事和农时大忙季节,家家一定会酿造最喜欢饮的水酒,喜事临门还猜拳助兴,热闹非凡,饮得人人红光满面,喜在面上乐在心中。太平水酒如在冬天酿造,放的冬至水,密封烧沸煮透放入大酒缸中,可以长期存放。称为陈年老酒。是太平人的主要饮食酒。家中自制,街上有买,圩上亲朋好友,总要喝上几杯太平水酒,以表情思。现在太平水酒已传入龙南县城和广东连平、和平等地,如能研究出防腐防变,太平水酒将以其独有的风味进入国内以至国际市场,到远地去独放芬芳。
杨村珍珠汤:杨村珍珠汤又称鱼眼汤,制作珍珠汤并非易事。首先,将薯粉用开水冲成团状;其次,把成团的薯粉放入圆底锅中摊开(不烧火),用手顺时针将薯团轻压在锅上不停地旋转,使薯团慢慢分解成为像珍珠一样的颗粒,人们称为“珍珠米”;然后,用米筛过滤出均匀的珍珠米,接下来,就要进行烹调了。先在锅中放一勺水,待水煮沸以后,将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锅中。当珍珠米全部漂浮在水面上时,用漏勺捞起,再重新烧一锅开水,放入珍珠米,加入油、盐、荸荠、葱等调料,珍珠汤便烹调而成了。煮好的珍珠汤热气腾腾,幽香袭人。吃上一口,肠胃舒适,脑清目明。
风景名胜
依托深厚的客家文化,人文,历史底蕴,龙南县着力创建杨村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太平桥:明正德十三年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南赣巡抚王守仁率官兵进入龙南太平堡,镇压太平农民起义后接踵镇压广东三利农民起义。回师赣州府进,王守仁在太平堡水口岭处建太平桥以示天下升平。太平桥建成,鸠工建桥的督理、族正赖懋杰在四通凉亭北向额上书写了“太平桥”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堪称书法珍品。
燕翼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翼围,自公元1650年始建以来,就以其高大、坚固、防御功能强之特点而名闻天下,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和专家学者趋之若鹜的必到之地。燕翼围呈方形,四层高15米,长42米,宽32米,面积1368米,房间136间,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住,四层为战楼,有5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二口暗井,一为水井,一为粮库井,平时以土埋之。因高大易守而有"高守围"别称。史上记载,蒋经国在此围住过;围名由道光二十九年赣州府台周玉衡借住燕翼围时所书,取意为围中赖氏后人安康吉祥,夫妇举案齐眉,燕侣比翼。“燕翼贻谋,妥先荣昌”,语出《山海经》。燕者安也,翼者敬也。
乌石围: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外圆内方”,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周边房屋做成圆形,围着祖厅,意即盘龙状。地理名师说,此围来龙很远,龙头在广东连平州,龙尾在此结穴。故从择地起名到建筑施工都不离“龙”字。传说,在开工时,曾凿开门前一块大石,竟“呼”的一声飞出一只金乌鸦,窝里还有一只,赶忙填石补复。又传,仙人曾在石上坐过,至今留下坐位痕。
杨村龙舟赛: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龙南县杨村镇,古称太平堡,居住着客家人,他们每年端午都要举办龙舟赛盛会。杨村龙舟赛是杨村镇独有的一种端午民俗,龙舟赛是在面积15亩的池塘里举行,随着五百多年的流传,形成了祀奉龙神、请龙神、龙船会、扫邪、决赛、游船、龙神归位、送游船鸭等为一体的独特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成为赣粤两省三县五乡一场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活动。杨村龙舟赛历史悠久、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壮观。
车田石水牛:杨村太平桥建成后,桥下游十余米处突然显现出一块巨大的奇石,形同卧伏的水牛麻。一到晚上,水牛麻便去广东连平州寻食禾麦。至清道光初,一风水先生说:“神牛在桥下,必往外地爬,神牛在桥上,保得太平旺”。村民按风水先生的吩咐,即在原桥下游100米处重建了一座太平桥,即今太平桥,并将原桥拆毁;又精雕一只水牛牯与水牛麻配对,置放在太平桥所在地车田村兰田围(老围)门口。
杨村水口庙:坐落在杨村镇车田村的水口处,古代以来,这里香火很旺,与太平桥一起构成了杨村美丽的风景。
银山庙:因其坐落在美丽的银山上,是古太平堡八景之一,在原址上建立了现在杨村中学。银山庙,是杨村的神庙,充满了神话传说,当年王阳明也敬重的不得了,专门去朝谒。
蔡屋大榕树:在杨村镇蔡屋蒋经国先生题写的“江南第一树”的大榕树前观望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