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地图
雁江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雁江地形:雁江区雁江区是典型的四川盆地红岩丘陵区。丘陵多为浑圆形或长条状、桌状的浅丘和中丘,岗丘杂陈,连绵起伏,山脊走向明显,沟冲纵横曲折,谷坡平缓,覆盖紫色砂页岩互层。境内沱江及其支流两岸,小平坝变化座落其间县境内地势起伏不大,海拔在390米——46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40——90米左右。最高点是回龙乡老鸦山,海拔544米,最低点是铜钟乡罗家坝河边,海拔316.8米,最大高差227.2米。县境西、西北、东和东北部较高,向中央逐渐降低,并向东南倾斜,沱江及其部分支流均向东南流入资中境内。
雁江水文:雁江区境内有沱江、花溪谷、蒙溪、九曲河、清水河等一江七河十八溪流灌全境,老鹰湖、鲤鱼湖等大小人工湖泊星罗棋布。
雁江气候:雁江区雁江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年均日照1233小时,年均降雨量965.8毫米,年均无霜期303天。
自然资源:雁江区物华天宝,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物产丰富,是国家和省粮食、花生、海椒、柑桔及瘦肉型商品猪出口基地;地势起伏不大,海拔在390—460米之间,岗丘杂陈,连绵起伏,沱江纵贯全境,是发展现代农业(蔬菜、经济林木、中药材、花卉)的理想基地。
历史沿革
资阳,尧为资国地,夏属梁洲,周入雍州为蜀国地,秦灭蜀建郡为蜀郡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在此置资中县,北周武成二年(560)改置资阳县。置县初面积较大,后随内江、资中及威远、乐至、安岳、荣县等县的分治逐步缩小。县的隶属演变频繁,区乡镇时分时合,至1958年公社化后渐趋稳定。1993年1月,撤销资阳县,设立县级资阳市。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设立地级资阳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雁江区。(2)资阳市设立雁江区,以原县级资阳市的行政区域为雁江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雁江镇。(3)资阳市辖原资阳地区的安岳县、乐至县和新设立的雁江区。2000年11月,地级资阳市成立,辖资阳、简阳、安岳、乐至四县(市),县级资阳市随之更名为资阳市雁江区。,1997年,资阳市面积1632平方千米,人口104万,辖19镇3乡:雁江镇、松涛镇、宝台镇、临江镇、保和镇、老君镇、中和镇、丹山镇、小院镇、堪嘉镇、伍隍镇、石岭镇、东峰镇、南津镇、忠义镇、丰裕镇、碑记镇、迎接镇、祥符镇、新场乡、回龙乡、清水乡。市政府驻雁江镇,距内江市区71千米。2000年,雁江区辖19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016034人,其中:雁江镇156568、松涛镇54816、宝台镇31083、临江镇41851、保和镇57190、老君镇49907、中和镇54408、丹山镇60803、小院镇49858、堪嘉镇32242、伍隍镇51722、石岭镇41339、东峰镇39548、南津镇50993、忠义镇29616、碑记镇27280、丰裕镇37523、迎接镇34061、祥符镇29154、新场乡29974、回龙乡29130、清水乡26968。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雁江区辖19个镇(雁江、松涛、宝台、临江、保和、中和、丹山、小院、伍隍、南津、忠义、丰裕、祥符、老君、东峰、堪嘉、石岭、迎接、碑记)、3个乡(新场、回龙、清水)。2005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37号)批准,同意资阳市雁江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批复如下:(1)将松涛镇所属的小堰、二堰、石厂、前进、顺河、燕山、周祠、石梯、雁家、进仕、新堰、双槐、河心、花椒、响水15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雁江镇管辖。雁江镇政府驻地由水巷子迁至刘家湾。(2)调整后的松涛镇管辖红岩、桐子、杜家桥、柏树、同合、盐井溪、团宝、金滩、书台、长寿、歇马、溜马、五显、高岩、宰山、马兵、八愣、侯家坪等18个村和侯家坪社区、红岩子社区。镇政府驻地由凤岭路迁至侯家坪。(3)将雁江镇所属的城北、莲花、资溪3个村和雁中、雁北、向阳、观音阁、火车站、海川、双龙井、九眼桥、河堰嘴、三贤祠、爱国、桥亭子、八角井、鸿丰、黄泥井、九曲河、桂花井、师园、雁南、南骏、西门桥21个社区和松涛镇所属的狮子山社区、槐树村的行政区域划出,同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合并设立莲花、三贤祠、资溪、狮子山4个街道办事处。雁江区辖4个街道(莲花、三贤祠、资溪、狮子山)、19个镇(雁江、松涛、宝台、临江、保和、中和、丹山、小院、伍隍、南津、忠义、丰裕、祥符、老君、东峰、堪嘉、石岭、迎接、碑记)、3个乡(新场、回龙、清水)。
辖区代码
雁江区行政区划代码(2006年):512002雁江区,512002001莲花街道,512002001001雁中社区,512002001002雁北社区,512002001003向阳社区,512002001004观音阁社区,512002001005火车站社区,512002001006海川社区,512002001007双龙井社区,512002001008九眼桥社区,512002001200城北村,512002001201莲花村
交通
成都出发,沿成渝高速公路东行87公里,就到了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雁江区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腹心浅丘,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163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107万人口。这里是天府粮仓,这里是鱼米之乡,这里是绿色海洋。位于古今要道——成渝交通干线上的雁江区,属成都经济发展圈。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与资资(中)路,资乐(至)路,资仁(寿)路构成放射状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铁路、沱江水运编织出交通运输宽带,使雁城资阳保持着川中地区物资集散的要冲地位。这里人居环境优美,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完善,是“西部车城,绿色资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全区90%的镇乡通水泥路,山乡民宅,掩映在浅丘绿色之中。
基础资源丰富
雁江区物华天宝,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是国家和省粮食、花生、海椒、柑桔及瘦肉型商品猪出口基地。年平均气温17℃,是发展蔬菜、经济林木、中药材、花卉等现代立体农业的理想基地。以四海公司,七环种猪,临江寺豆瓣,盛美农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引领雁江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精细加工前景广阔。配合资阳市“千万畜牧业工程”,雁江区狠抓生猪和养羊两大龙头,已建成以三元杂交种猪场50个,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00个,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羊大户30个。全区年出栏肥猪100万头,出栏山羊30万头。配合“绿色资阳”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雁江区大力发展水果业,以柑桔、黄金梨、西瓜、枇杷等为龙头的优质水果已形成气候。其中碑记镇发展优质桔类1.4万亩,1万亩进入盛产期,已成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伍隍镇的枇杷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首要途径。雁江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区现有劳动力65万人,常年外出打工20万人。全区普及劳动力职业培训,常年可提供高效低价劳动力30万人。
文化底蕴
资阳市雁江区原为资阳县,是“资阳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早在3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聚居生息,开启了蜀中可考的最早文明。翻开资阳历史,代代有才人。早期有孔子师东周内史大夫苌弘、西汉辞赋家谏大夫王褒、东汉太常博士,五官中郎将董钧,西汉水利专家王延世,盛唐高僧智诜。中期有南宋博学多才、桃李满天下的石室主讲李石和力图中兴、官拜右相的赵雄。近现代有鸦片战争中力抗英军、投海殉国的谢朝恩,有在四川率先举起“灭清、剿洋、兴汉”旗帜的义和团首领李南山、李冈山,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王侃予、余国桢、邓俊,有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陆军上将饶国华,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国家建设忘我奋斗的曹获秋、邵子南、郭治澄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构成了雁江独特的人文背景。,源远的历史造就辉煌的文明。半月山大佛、丹山白塔、祁龙坳石刻、鲤鱼桥文化、莲台古寺、宝刹晨钟、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等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残存着资阳文明的化石。如今,享誉海内外的雁江之子,变脸大师彭登怀把民族文化瑰宝“资阳河”发挥极致,其变脸绝技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东周天文学家、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谏议大夫、辞赋鼻祖王褒,东汉五官中郎将、经学家董钧等古代“三贤”,闪耀着资阳文明的光芒;原上海市市长曹荻秋,现代作家邵子南,抗日名将饶国华,革命烈士余国祯等现代“四杰”,永葆着资阳文明的精髓。王褒“墨池”催人奋进,孔子“学艺”遗风尚存。在这崇师尚教的地域,民风纯朴,学子成才,桃李天下。资阳中学争创“国重”夺标在即;区杂技艺术团及金雁杂技团享誉海内外;历届全国性青少年艺术大赛雁江赛区成绩斐然。
工业发展
雁江区工业基础较好,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站制造,绿色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工建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资阳机车和新兴南骏汽车正成为“西部车城”的响亮品牌;久负盛名的龙府花生、中和醋、临江寺豆瓣、宝莲大曲、花瑞巾被、征峰鞋、真丝地毯、四海生猪分割肉等产品畅销全国及欧美。如今,已建成的南骏汽车,国安钢铁,四海食品,中西制药四大工业圆区,已成为雁江走工业强区之路的中流邸柱。“雁飞霞满天,江上柳如烟;招蜂引戏蝶,商机巨无限”。新雁江,新景象,新希望。随着雁江中等城市的定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区投资环境日益优化,以成都七环,四川山山,禾邦集团,浙江金瓯为代表的各路客商纷至沓来,招商引资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