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资阳市地图 > 雁江区地图 >
中和镇地图
中和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解放初,只有一家铁器社、一家木器社、酿造小作坊一家、豆油生产作坊一家,缝纫社一家。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较快,大小企业(含小作坊)986个,其中工业企业161个。主要以建材、酿造、铸造、粮油、食品加工为龙头,尤以酿造业最为发达。2005年该镇企业总产值8397万元。重点企业有资阳市中和校办砖厂、资阳市中和酿造厂、四川省露乐矿泉水公司、中和预制构件厂、资阳市玉林食品有限公司、中和国灿酿造厂、千年好公司等,成为区政府规划的河东片区工业重镇。中和地处雁江区丹山、中和、保和三镇的腹心地带,成为该地区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四方客商云集,场镇吞吐量较大,除日用百货外,以水果、海椒、榨菜、中和醋和“中和”锄头等生产资料为主。
1、中和醋、榨菜:中和素以“酿造之乡”著称。早在成立供销社时,酿造业就已产生,当时主要生产醋、豆瓣、酱油,品种少,企业形式是单一的集体制。随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壮大,目前大小酿造企业十余家,其中股份制企业两家,年产值达800万元3家,产品由原来的3种发展到现在的“中和醋”、“四川泡菜”、“四川榨菜”、“四川泡椒”、“红油豆瓣”、“资阳泡姜”等二十多个系列产品。1994年“中和”牌中和醋被上级命名为“传统名特食品”,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南京、天津、湖北等省内外十多个大中小城市。2007年政府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鼓动中和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和浙江余姚相思达菜业有限公司合资经营,于5月25日在西博会上正式协议,由相思达投资5000万元,对榨菜和中和醋进行深加工并扩大规模生产,一期工程现已投资1000万元,“老板牌”中华榨菜拉丝切片无菌真空包装生产线已于6月正式投入试生产。国灿食品厂、中和醋业、玉林食品等全镇主要食品工业企业正在进行扩建、完成资产投资480万元。
2、“露乐”矿泉水:中和气候温和,雨量偏少,日照充足。自然特种矿产资源“露乐”矿泉水经国家地质部鉴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水天然矿泉水》<GB8537-8>标准,水质为锶、偏硅酸钙、镁型优质矿泉水,全市独一无二,甘甜可口,闻名省内外,龙潭、干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地下水源。此外有遍布全镇的石料和云母等地下矿产。

五、历史古迹

“双枪老太婆”陈联诗夫妇墓。“双枪老太婆”陈联诗夫妇墓,其墓地坐落在岳池县中和镇城边的一个高高的山顶上,背倚巍巍华蓥山,面向滔滔渠江水。岳池县政府和重庆市文联为双枪老太婆夫妇修建了合葬墓,墓碑上刻着“廖玉壁烈士、陈联诗同志之墓”。墓地后面还立着两排石碑,上面刻载着他们的革命誓词和著作。当日虽大雨倾盆,但来此悼念的人们仍络绎不绝。也许是人们都太熟悉《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因此才对这一艺术形象的原形陈联诗充满着由衷的敬意。陈联诗和她的丈夫廖玉壁烈士就长眠在他们故乡的土地里,他们俯瞰着宽阔的双枪湖,朝夕相伴着浩浩的渠江水,朝沐清风、暮浴落霞,流芳千古。陈联诗(1900~1960),又名陈玉屏,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中和乡一个书香世家(母系和父系都是明清时期出过翰林的大家族),岳池县女师毕业,1923年与共产党员廖玉璧结婚,并一同去南京就读于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五卅运动”。大学毕业后,回乡组织华蓥山武装起义。华莹山武装起义参与者(经多方查实当时起义游击队中没有女性,故推测并为直接参加战斗)。一九二六年,我党正是幼年时期,对于武装斗争还处于摸索阶段,接受了马列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廖玉壁毅然接受了党组织的派遣;带着妻子陈联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川北华蓥山下的岳池县。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一揽当地的民团武装大权,和同志们一起抓住群众和中小地主痛恨反动军阀的心理,参与了以抗丁抗粮、地方自治为旗帜的“川北民军”起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我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极其险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二十多年游击战争,这在四川和全国都是罕见的。1935年2月23日和丈夫廖玉璧(华蓥山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双双被四川军阀杨森逮捕,廖玉璧英勇就义。出狱后,带着孩子闹革命,步丈夫的足迹,任川东北临工委赤卫队三支队支队长,转战于岳池、武胜、合川、营山、大竹、渠县、西充和垫江八县的深山老林。她领导的由四十多人组成的双枪队,左右开弓,出奇制胜,使敌人闻风丧胆,因此“双枪老太婆”的赫赫威名,就这样传遍了西南各省。抗战开始国共二次合作,被调做统战工作。重庆解放后,被分配到重庆市妇联工作,任生产部副部长。她任重庆市妇联生产部副部长期间,因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和一批老党员一起被强行“劝退出党”。从妇联出来之后,被派到小南海金戒山劳动教养院工作。一年以后,她当选为人大代表。以后,由当时的西南文联副主席邵子南同志奔走呼吁,被调到了重庆市文联。她又拿起了放下多年的画笔,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她以画花鸟和仕女见长,尤其擅长画蝴蝶。她画的“百蝶图”等曾参加全国美展,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1960年7月21日,陈联诗让人代她写下了最后一份“入党申请书”,即第42份入党申请书。第二天,她在安静的蝉鸣中,乘鹤远去。1982年8月16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一篇重要文章中郑重宣布:为地下党老党员陈联诗同志平反,并恢复党籍。此时离她“退党”的时间,整整30年零两个月。刘兰芳评书版的《双枪老太婆》就是以她为原型。14、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街道(原四川省双流县中和镇)中和(街道(原中和镇)位于成都市城南新区,原隶属于成都市双流县,现隶属成都市高新区。辖4个社区、3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9.2平房公里,人口3.8万人;区位优势突出,是成都市主城区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成都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毗邻成都高新区和锦江区,背靠华阳卫星城,是省级试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镇。中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市特设文化之乡,正创建省级先进文化乡镇,竞技龙、女子连萧、威风锣鼓享誉川内外。是市级教育强镇,建成国家级职业中学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1所。拥有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1个。市区7条公交线路直达中和,方便市民出行。

一、地理概况

中和镇原名黎梓卫,镇境位于岳池县东南部,与华蓥市明月镇、岳池县临溪镇、伏龙镇、罗渡镇、广安区化龙乡接壤,黎梓卫社区又座落于渠江河畔,水陆交通发达,曾经是水上重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口3.1万。该镇下辖羊头坝、河峡溪、祝垭、太阳坪、山陵湾、兔儿梁、凉风垭、大庙山、河堰沟、长梁子、智光嘴、长石坝、龙泉寺、卿家堂、金鼎山、甘家梁、左家寨、马家桥、大庙、资阳坪、二郎庙21个村委会和新场街、正南街、上东街3个居委会。

三、经济

中和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盛产玉米、稻谷、薯类、小麦、豆、荞子等,适宜种甘蔗、花生、油菜、土烟、磨芋等作物,茶叶、竹笋、竹材、五倍子、天麻等且中和盛产柚子、柑桔等农副产品,特色产品有中和陈醋和板鸭,特色小吃有中和豆花。其中陈醋极有特色,远销各地。乡镇企业有化肥、建材、加工等厂。

旅游景点

1、罗汉洞:罗汉洞又叫罗汉寺,以前是个山寨。位于中和镇罗汉村,始建于宋末元初,曾有“蜀之名洞”的称誉。古今流传,吸引了不少游人。庙内的字库塔上有光绪时一首七律诗。罗汉洞悬岩上有瀑布,泉下有洞深遂,冬暖、夏凉,有石桌石凳,可容1000余人;洞内雕有罗汉塑像数十尊;有1462年铁钟,1592年重修碑记,石仿上刻有“蜀资名洞”四字,1806年培修廊庙。传说大洞里有一小洞,放一只鸭进去,能从几十公里外的简阳走出来。现在已经找不到小洞的入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庙破坏严重,许多塑像残首断臂,庙内文物散失,令人惋惜。好在近年有游僧到此化缘兴寺,重建庙宇,添置设备。每到初一十五,佛事活动渐渐兴盛起来。罗汉洞一直是当地百姓一个焚香拜佛的好地方,也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2、花溪谷:花溪谷发源于中江县,流经金堂、简阳,在雁江区保和镇宴家坝两河口汇入沱江。全长136.54公里,雁江区境内河道长34.4公里,已发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处.距离资阳城区27公里,花溪谷和平桥至白龙湖段2公里左右路段风景幽雅,景点相对集中,位于雁江区保和、中和、老君等镇乡,流域面积199.4平方公里,谷内幽谷狭窄,重岩叠嶂奇山异峰,各种动植物品种多,天然植被好,自然、人文景点多,夏天激流翻滚响水滩,春、秋、冬溪水清澈透明,小鱼成群,并有鸟类在深谷啼鸣,沿岸奇坡异石,峭壁似画,湖面平静,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秀丽景观。从保和镇两河口到老君镇双河桥,是花溪河下游地区,这一段河面宽阔,河水平静,两岸绿树成荫,翠竹掩映,清澈的溪水倒映着两岸,形成“山在水中,舟在山上”的奇特景观。从保和镇钓鱼村踏水桥经和平桥到中和镇罗家村三河口,这一段景色是花溪的精华,青山绿水用在这里一点也不夸张。两岸山上是通过国家林业部验收的长江上游防护林,秋天的林中,红黄绿叶交相辉映,五彩斑斓,可与九寨秋色比美。过了三河口,河床陡然狭窄,宽不过十几米,河水深不可测,三四十米长,十多米宽的巨石随处可见,横卧在河道两侧,犬牙交错,小舟也无法行驶。两岸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山高两三百米形成四千多米长的花溪怪异景观。
3、白云寺:白云寺(白云村境内),在光明山顶,1711年修。山脚下的花溪谷幽深狭长,两岸繁花似锦,终年溪水淙淙;谷内有“三河口”、“龙颈湾大瀑布”和“响水滩”、“白龙湖”。二十世纪,作家邵之南生于镇西凉风乡鸡鸣山下,相传陈子昂为资阳土主神,魂飘过此,鸡鹤齐鸣,故有鸡鸣山、鹤鸣山之说。

二、历史变革

1921年建黎梓卫乡,1941年改中和乡,1952年建中和镇,1966年更名赤卫镇,1971年复中和镇,1984年中和乡并入,1992年渠河乡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