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资阳市地图 > 雁江区地图 >
祥符镇地图
祥符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建设

祥符镇借宜春“心圈廊”战略和举办第五届全国农运会的东风,下大力完善集镇功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优化集镇环境,强化320国道走廊建设,充分依托祥符新兴集镇,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无污染的优美环境,化弱势为优势,以现代的理念规划集镇,以相适应的标准建设集镇以市场的机制经营集镇,以科学的规范管理集镇,使集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增强,争创一流的人居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大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基础瓶颈,为融入“心圈廊”发展战备和对接省会南昌“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民生工作

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该镇坚持推行“分类施保”,对重病、重残和无经济收入等低保家庭给予重点救助。到2007年第四季度,农村低保施保1303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逐步规范。按照《区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对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及时发放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做好解释工作。2007年共发放医疗救助金30810元,缓解了58位贫困家庭成员、23位五保老人看病难的问题。特困户安身工程已解决12户,拨付资金11.04万元。该镇已解决三星桥村21名绝对贫困人口温饱;改善483人基本生活条件;培训贫困人口18人;“新农合”覆盖面100%;完成复明手术12人;打机井892口,解决4000人饮水困难;完成30985亩森林管护;完成550口沼气建设;发展养殖户55户,新建养殖家园22户,实现养殖人均增收80元;免除学杂费2645人,免费提供教科书2645套,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50名;关爱留守学生971人;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自然村20个;完成15.7公里水泥路。

农业建设

2007年全镇已实现农业总产值23626万元,占年初确定任务21200万元的111%。其中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6.1%。出栏生猪7.45万头,占任务的100.7%;出栏山羊3.16万只,占任务的101.6%。粮食总产量实现23716吨,占任务的124.1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98元,人均增加565元,占任务的188%。新建生猪专业合作社4个,占任务的200%。优质水果产业成带推进。万罗路、杨清路沿线的白狮、柏柳、滚水、松树、星桥、桃树、小高、华泉8个村规划了以绿色食品黄金梨、新世纪梨为主要品种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10000亩,2007年已建成5000亩,2007年新植1000亩;二湾、桃树、祥符、白头、天鹅5个村新植黄金梨600亩;排桶、蛟龙新植椪柑400亩,投产优质果树面积3260亩。实现产量4890吨,总收入1076万元,纯收入699万元,人均纯收入224元。以“三瓜一椒”为主的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夏季,全镇种植西瓜11000亩,冬瓜3000亩,棒瓜3000亩,海椒13000亩,夏秋蔬菜(茄子、黄瓜等)2000亩;种植秋菜6000亩。实现产量4.5万吨,总收入7260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品牌产业做大做强。“白狮牌”黄金梨、新世纪梨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商标注册成功,其生产基地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祥符西瓜获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园区建设强力推进。加强了六个园区的规范化建设,扩大了投资规模,大力推广了“果瓜蔬”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增加了园区效益。引进禾邦药业在祥符投资150万元,建立了三个半夏种植园,增加了药材种植面积300亩。

经济状况

该镇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400万元,占年初确定任务的137.5%,占追加任务4000万元的110%;新办民营企业7个,占任务的140%;新增规模企业完成1个,占任务的100%;招商引资实现1100万元,占任务的110%。企业技改切实加强。投入200万元进行砖厂技改,使砖厂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生产能力比原来提高了50%,年扩大产量400万块,增加产值120余万元;祥符火炮厂投入150万元进行规范化建设,提高了烟花爆竹的机械化生产能力,将火炮厂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了分离,实现了安全、低耗、高效生产。新增企业出效益。依靠本地资源,激活民间资金30万元,新建立了宏祥食品厂,年加工农副产品2000余吨。建筑业不断发展。2007年,居民住房的改建和新建较多,新改扩建民房共计272户,完成投资产值1523.2万元。小企业迅速发展。为盘活企业自身资金,该镇落实信贷帮扶资金50余万元,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2007年,全镇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现2430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76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91万元。

区域概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位于雁江区西北,与雁江区迎接镇、临江镇和仁寿县甘泉乡、简阳市老龙乡、望水乡相邻,距资阳市府17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9154人。广播电视、移动、联通通信信息覆盖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4%,居全区首位;群养县道——万罗路、杨清路穿镇而过,镇内基础设施完善,属省级试点小城镇。

社会发展

祥符镇历任党政领导班子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勇于实践,带领全镇广大干群不断探索强镇富民之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特别是2000年以来,祥符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为行动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着重点工程和重点产业开展工作,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和谐发展。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0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大力推进招商引资。2003年,全镇共引进外资企业10多个,签约资金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795万元。二是集镇建设如火如荼。祥符新集镇于1996年元月由原来的祥符观迁到320国道旁,当时新集镇所在地是一片荒山。自1996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扩容提质并重,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集镇建设,千方百计降低准入门槛,增加集镇人口,使集镇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七一”大道的延伸、美化和亮化,镇区土地的盘活,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为集镇建设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祥符镇集镇房屋整齐美观,街道宽敞平坦,环境绿化净化,市场繁荣活跃。三是社会事业蒸蒸日上。镇党委、政府一方面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另一方面积极筹集配套资金,共投入120多万元,实施镇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共完成校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使中心小学学生由300多人猛增到1138人。四是规模养殖蓬勃发展。200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农民增收。重点在发展特种养殖业上下功夫,不断壮大培育猪、牛、羊、鸡、鹅养殖基地,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走特色养殖、规模养殖大致富之路。到2006年为止,先后发展了两家万头养猪场,十几家规模养猪场;种草养牛业也蓬勃发展,两个种草养牛基地每年种草上千亩,当地黄牛已全部更新换代。规模养殖已成为祥符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