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镇地图
岩前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气候
海拔高度:320M,无霜期290天左右,年降雨量1700毫米。全镇总面积1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3万亩,森林面积21.2万亩。经济产业
岩前镇是省府批准的18个工业卫星镇之一。全镇辖16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85平方公里,1994年末总人口36621人,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6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19亿元,镇级财政收入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9元。拥有各种成份的企业4600余家。岩前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区内水、电、路和征地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镁合金集中区(即为岩前工业集中区西区),已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入园企业福建鑫利华年产5000吨镁合金屑粒生产线项目等已建成试产。岩前镇依托资源、交通区位和工业基础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优势,出台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有利于招商引资的行政环境、信用环境、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实行领导挂钩服务制,积极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征地拆迁、土地供应、施工材料组织等问题,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促进项目生成落地。该镇建材、煤炭、机械、铸造、化工、水电、食品、竹木加工、食用菌、家俱、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优势。该镇还积极拓展新的项目源,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项目推介、咨询和跟踪服务。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健全奖惩措施,认真落实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廉政“五同步”,重抓已签约项目的履约工作,健全跟踪推进和协调服务机制,在全镇形成了“敢抓项目是胆识,善抓项目是能力,能抓项目是本事”的氛围,把项目推进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握紧拳头攻产业,集中精力抓项目,坚持定位招商与定点招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主体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产业招商与园区招商相结合,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企业,形成一个产业,发展一个基地。据统计,2006年该镇引进项目22项(含技改、扩建项目),其中投资在500万元的项目有香江矿粉制品有限公司、恒鑫矿业有限公司、武平县强友建材厂等12项,完成投资8532万元,引进县外资金6439万元。人口数据
人口:3.8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风景名胜
狮岩是武平岩前的重点风景名胜,有着优美的天然景观和神奇传说,工艺精湛的古代建筑而名闻遐迩,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现有何仙姑宫、大雄宝殿、均庆寺等景点。登狮岩,入主洞口,便是古佛殿,正中供奉三尊定先古佛。前一尊是台湾淡水镇鄞山寺送来的。岩壁上刻有北宋丞相李纲所题的"灵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洞两旁立着护法神。洞右侧供的是一丈多高的如来佛,洞左侧供的是"水德参天"和妈祖。古佛殿后有一曲径,经过"通天第一洞",阵阵凉风袭人,洞内有许多大自然造化的石狮、石象、石猴、石龟等,岩顶上刻有"人世篷壶"四字,相传是乾隆皇帝所题。出了岩洞,左可通观音宫、何仙姑宫、七圣宫,右可通财神宫、药王菩萨宫、天上圣母宫。山麓为均天寺。狮岩山顶,古树参天。狮岩前有一天然泉水湖,称"蛟湖",清彻如镜,有"蛟潭涌月"之称。狮岩与天然蛟湖相映成趣,游入香客络铎不绝,且有不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慕名前来观光,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1984年县人民政府把狮岩和均庆寺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岩的传说:狮岩因形似狮,故名。岩有一洞,可容数十人,洞内涌道纵横、石柱笔立、钟乳悬垂,泉露滴敞。北宋乾德2年(公元964年)泉州僧人郑自严(号卓锡)曾在此设道场,宋真宗时曾封为均庆院。南宋时又名定义院。据传是个有仙有龙的地方。仙,便是古代道家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龙,则在何仙姑出生和修炼的岩前狮岩,旧称南安石洞。据《福建通志》记载:“仙姑世居武平南岩”,生于后晋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生时性质异凡,幼性清净,不饮酒,不食荤牲,长年隐居狮岩之中,一生矢不适人.她在南岩修真养性,传说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当时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名,通称之为"仙姑"。仙姑天生性善,喜为老百姓解除病痛,颇识草药治病,方圆数十里内,谁家大人小孩患病,她便抓草药等,给来者带回家治病。患者服之,疾病除。因此。仙姑颇受远近百姓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