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地图
宜丰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析建成县始置宜丰县,取此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自此至五代南唐,宜丰或单独设立,或并入望蔡、建城、高安、上高四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新昌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浙江新昌县重名,复名宜丰县。1949年7月15日宜丰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袁州分区。1952年属南昌分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68年属宜春地区,1999年属宜春市。1985年4月18日,设立石花尖、黄岗山乡(赣府厅字[1985]230号)。1985年4月21日,设置潭山镇(赣府厅字[1985]236号)。1985年10月4日,黄岗乡、石花尖乡合并改设黄岗镇(赣府厅字[1985]534号批复)。1987年1月6日,撤销黄岗山乡和黄岗镇建制,恢复设置石花尖乡和黄岗乡建制(省政府赣府厅字[1987]7号批复)。1994年11月25日,撤销棠浦乡、芳溪乡,设立许棠浦镇、芳溪镇(赣民字[1994]239号批复)。1996年3月19日,撤销石市乡、新庄乡,设立石市镇、新庄镇(赣民字[1996]50号批复)。至此,全县辖6个镇、10个乡:新昌镇、潭山镇、棠浦镇、芳溪镇、新庄镇、石市镇、敖桥乡、澄塘乡、花桥乡、同安乡、天宝乡、双峰乡、黄岗乡、石花尖乡、车上乡、桥西乡。1999年9月7日,撤销宜丰县澄塘乡,设立澄塘镇(赣民字[1999]213号批复)。至此,全县辖7个镇、9个乡。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5836人;其中新昌镇40518、澄塘镇20336、棠浦镇24269、新庄镇14150、潭山镇14812、芳溪镇23334、石市镇27127、敖桥乡16457、花桥乡10911、同安乡7720、天宝乡15682、双峰乡5154、黄岗乡10066、车上乡7495、桥西乡16231、石花尖乡4432、江西鑫龙集团虚拟乡7142。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3年8月19日,撤销敖桥乡,成建制划归新昌镇管辖;撤销车上乡、石花尖乡,成建制划归黄岗乡管辖;撤销双峰乡,成建制划归桥西乡(赣民字[2003]192号批复)。实际调整情况:撤销双峰乡建制,成立县属双峰林场;撤销车上乡建制,成立县属车上林场;撤销石花尖乡建制,保留石花尖垦殖场;撤销敖桥乡成建制划归新昌镇管辖,新昌镇政府驻地迁至敖桥乡政府驻地。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7.2万人。行政区划
宜丰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沿革。早在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就设立县治,因该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故嘉名宜丰。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更名新昌,直至元明清三朝沿袭。1914年因与浙江省新昌县同名,故复名宜丰至今。1949年7月15日宜丰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袁州分区,1952年属南昌分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68年属宜春地区,2000年属宜春市管辖至今。全县有7个镇(新昌镇潭山镇棠浦镇澄塘镇新庄镇芳溪镇石市镇),5个乡(花桥乡天宝乡同安乡桥西乡黄岗乡),2个林场(车上林场双峰林场),2个垦殖场(石花尖垦殖场黄岗山垦殖场),166个行政村,县政府所在地新昌镇。新昌镇面积:132.5k㎡人口:68982人邮编:336300,辖城南、耶溪、花门楼、桂花、窑前、流源等6个居委会,窑前、桂花、荷舍、敖桥、大桥、流源、楠树、两路口、良田铺、良头、樟陂、良岗、陂下、茶头、枫源、大塘等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新昌东大道。
潭山镇面积:205k㎡人口:26760人邮编:336316,辖潭山居委会,潭山村、店上村(莲花村)、龙岗村、伏溪村、院前村、坪上村、上山田村、茜槽村、中兴村、逍遥村、石桥村、汉塘村、找村桥、羊源村、碓下村等15个村委会。
澄塘镇面积:178k㎡人口:20332人邮编:336303,辖澄塘居委会,澄塘、茜港、黄坪、名山、高坪、大厦、毛家、柏树、秀溪、彭源、水东、黄梅、沙湾、枥下、故村、牌楼、钩下、桥下、英村、高枧、新安、茜坑等22个村委会。
棠浦镇面积:115k㎡人口:24176人邮编:336304,辖棠浦居委会,高家、塘岭、姚家、枫林、南坪、沐溪、陈家、袁谢、滠田、澄溪、东刘、棠浦、西刘、车田、沙塘、稻香、讲堂、岭下、骆家、北坑等20个村委会。
新庄镇面积:87k㎡人口:14000人邮编:336305,辖新庄居委会,万坊、芳里、新庄、荷溪、宋家、筠山、湾溪、口溪、张家、龙溪、湖城、虎溪、上塘、邓家、南垣、岭背等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湖城。
芳溪镇面积:200k㎡人口:23542人邮编:336308,辖芳溪居委会,香源、庙前、上屋、下屋、塘头、简家、花田、杨木、石坡、禾埠、城溪、新村、南田、芳溪、刁枥、蕉溪、芭蕉、万丰、溪浒等19个村委会。
石市镇面积:153k㎡人口:28014人邮编:336307,辖石市居委会,潭下、土桥、夏讲、石崖滩、何家、车溪、库里、竹源、凌江、石涌、枫桥、浪源、楼下、梨树、黄花、星溪、七都等1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石崖滩。
花桥乡面积:115k㎡人口:10699人邮编:336306,辖花桥居委会,花桥、社溪、白市、山田、山口、仁义、义源、池源等8个村委会。
同安乡面积:91k㎡人口:7763人邮编:336317,辖同安居委会,洞山、党田、罗家、宅里、同安、鹅颈、东槽等7个村委会。
天宝乡面积:141k㎡人口:14262人邮编:336318,辖天宝居委会,辛会村、辛联村、芳源、石井、横岭、耶溪、藤桥、河思、长桥、草坪、上梅、山背、兰家店、黄沙、松溪、床源、平溪等1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辛会。
黄岗乡面积:280k㎡人口:21431人邮编:336311,辖黄岗、车上等2个居委会,潮溪、将侯、黄岗、坪田、大门洞、坳溪、骆家槽、黄陂、黄檗、湖溪、港口、车上、东岸、小水、小洞、洞上、直源、官山、洪源槽等19个村委会。
桥西乡面积:237.5k㎡人口:15907人邮编:336300,辖城西、双峰等2个居委会,付家坪、曹家岭、潭埠段、大畲、柴源、湾里、潭港、桥西、刁丰、石塘、东源、黄陂前、前头、龚家坪、石埠、城西、双峰、库前、院南、骆家槽、夏家坊、小槽、东村、水岭、龙袍、严湖、李家、斜港、双木、五里、炎岭等31个村委会。
黄岗山垦殖场面积:64.6k㎡人口:11693人邮编:336316,代管炎岭、五里2个村委会。
车上林场面积:95k㎡人口:6737人,代管车上居委会和车上、湖溪、港口、东岸、小水、小洞、洞上、直源8个村委会。
石花尖垦殖场面积:65k㎡人口:4723人:代管官山、洪源槽2个村委会。
双峰林场面积:95k㎡人口:4738人:代管双峰居委会和双峰、库前、院南、骆家槽、夏家坊、小槽、东村、水岭、龙袍、严湖、李家、斜港、双木13个村委会。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人口状况
200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746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308人。男女性别比例108.8: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2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县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34.63%、42.2%、9.56%、3.5%、2.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14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新黄岗中学、新昌六小等项目顺利建成。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成人教育协调发展。2008年,全县招生8927人,其中小学招生3575人,初中招生3486人,普通高中招生1258人,职业高(中)专招生608人。2008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34817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930人,比上年末减少64人;初中在校学生8855人,比上年末增加615人;小学在校学生20720人,比上年末减少28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312人,比上年末增加37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比例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69.19%,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46.64%。2008年全县考取大专以上学校人数928人,其中本科生405人。成人学历教育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参加成人高考人数25人。聋、哑、智、残等特殊教育得到发展,2008年末共有在校学生95人。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2008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9085人,比上年末增加297人。科技队伍继续壮大,科研事业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县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98人,其中1551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008年共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7个,申请专利17项。经济状况
整体经济: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57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总收入3.62亿元,增长16%,连续两年实现“三年翻番”,其中地方收入2.25亿元,增长30.1%;农民人均纯收入5237元,净增359元;固定资产投资20.64亿元,增长34.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2亿元,增长18.74%。农业生产:宜丰传统农业以粮食种植、养猪为主。近年来,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抓好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壮大猕猴桃、工业原料林、优质米、蛋鸭、蚕桑五大产业,做强龙头,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推进标准化绿色大米建设。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2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0%。粮食产量达225011吨,水果产量8253吨,肉类产量25009吨,生猪出栏278329头,禽蛋产量8973吨,蔬菜产量33062吨,水产品产量11300吨。
工业生产:宜丰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木竹建材、陶瓷生产、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为主导的五大产业。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37%,县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4万吨。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完成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增长8.6%,其中地方收入1.04亿元,增长2%;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亿元,同比增长28.75%;农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粮食播面55.53万亩,增长7.66%;粮食总产达到22.5万吨,生猪出栏27.83万头,增长23.79%。农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比上年净增252元。宜丰工业领域实行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连续几年来生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源优势、产业态势和发展趋势,县委、县政府将木竹建材、食品加工、陶瓷制造、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作为全县工业的支柱产业。积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以“五大产业”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产业支撑。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本地个体经营户把资本投向工业领域,促进个私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5700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773万元,同比增长28.75%。
工业园区:宜丰工业园整体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由城东工业区、良岗工业区、清水桥工业区三个部分组成;城东工业区以食品工业为主导,良岗工业区以建材工业为主导,清水桥工业区以机械工业为主导,通过建设50米宽的工业大道,使三个工业区融为一体。良岗工业园区位于宜丰县城城郊,这里交通便利,省道宜丰至上高公路穿境而过,园区东与上高县接壤,离320国道仅14公里,距省城南昌市120公里,离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宜春80公里。良岗工业园区采取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科学化布局园区以50米宽工业大道为主线,呈三纵多横状,以亮化、绿化、美化为重点,通过开发建设,园区将成为集银信、商贸、保险、教、卫、研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型的招商引资的载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载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科技与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城建设的新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6千多万元,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讯,基本完成了5000亩的土方平整及部分道路、下水管道的建设。县委、县政府为工业园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从土地、水电等费用,从财政扶持到配套服务,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和承诺,真正体现了“只要来宜丰,一切都宽松”的开放理念,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良投资环境。宜丰县工业园是投资者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