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镇地图
石市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石市镇古牌坊:石市乡自古人文历史发达,古迹亦颇多,有寺观、庙祠,古墓、古桥、古牌坊、古陶瓷、古字画等。由于石市地处军事要冲,自古兵事频仍,许多古物被破坏,加之文化大革命中的“敲四旧”,巳为数不多的一些文物古迹也被焚烧、拆毁,只有极少数侥幸保存下来。古文化遗存:茜山文化遗址---位于石市乡首山,面积约0.5平方公里。高锦江直径距离约一公里余,1982年12月全区物普查时发现。在遗址发掘标本16件,石砝10件、网坠2件,砺石2件,石芹2件,石茅石球各l件,经考盲人员考证,茜1山文化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对锦江流域商周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古墓葬:石市汉墓---石市汉墓墓址已发现的有3处.1982年全区文物普时,文博考古人员在石市乡梨树村任家发现标有“永和五年·铭文的汉砖,墓巳毁,墓砖被农民拾取用作砌棚屋墙。1992年,在石市集镇新城开发区,先后掘起三座汉墓,一墓已毁(位于新农贸市场台基下)。一墓已掩(位于石市营业所左侧石砌护坎内)。另一墓较为完整(位于农贸市场交易场右侧民宅后的土坎上),墓约长6米,高2米,宽1.5米。双室复券式,前室和后室的比例约为4:2,中间用砖封隔,前室有耳洞和踏台:后室山有耳洞和踏台。已发掘出的两件墓器分别为硬陶蟹青釉四系圆口罐和硬陶蟹青釉四乐长颈罐。3座汉墓的墓砖分别呈网钱、车轮和同心圆状。石市汉墓为了解和研究锦江流域及整个赣西北汉唐文化规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江西日报》、《宜春日报》为此均在头版作了报道。明云南布政使邬琏墓---位于石市竹源.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各二,墓志铭长0.64米、宽0.52米.铭文为楷书石刻。该墓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6月7日墓被丰城县河洲乡农民盗掘。宜丰县公安局和博物馆。配合丰楼下文昌阁城县公安局和博物馆,在丰城县河洲乡徐家,曾家等村。追捕盗掘犯罪分于和文物走私分子,拘留审查2人,抄获盗掘及非法收购的文物700多件,文物全部存丰城县公安局。明邬承业墓---邬承业,明旌赐巡抚都御吏,墓在石市乡石涌村西向500米处(葬于明万历元年),墓前有石人2座,表柱2座,御碑l座。冯文盛墓---冯文盛,明南京大理寺评正,贵州兵备道副使,明天启年间殁。墓葬于石市乡梨树村任家西北500米处,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各2.
楼下文昌阁:楼下文昌阁---位于石市乡楼下村东面之锦江乌江潭畔。清嘉庆十九年(1814)建,系砖石结构的三层八画楼阁式空心塔.塔高23米。底层每力,宽3.5米,墙厚L25米,塔底座稿;70厘米,块石砌成。塔刹为瓷质,门楣石额刻“文昌塔”三字。该塔屑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都堂陵观瀑:都堂陵即明云南布政使邬琏墓,民间习称邬琏为邬都堂。墓在竹源山中。墓前苍松翠柏,亭亭如盖。墓以东50米外有一小溪,瀑布飞练,洒烟如雾,下注深潭,潭水清澈,鱼石俱现。
印镇双龙:在石市集镇5公里处的禹溪村。有口印心塘。传说Q9琏当年带兵回家。探望双目失眠的母亲,恰见两条巨龙在其家后山摇头摆尾,一时山洪如涌。邬琏见状大惊,忙拿出大印。朝双龙砸去,一时双龙失踪,化·作两条蜿蜓山带。大印为水淹没,积水成塘,塘心骤然隆起一小丘,小丘瓣印,在小丘上长出一棵铁树。恢树仍生长茂盛。
仙姑寨听涛:仙姑寨位于石市集镇3公里处。传说古有一奇女,名素娟,欲与男人争高下,立寨为王。恰逢八仙中的何仙姑路过,点化素娟而成仙。后人称此寨为仙姑寨。如今群峰连缀。山色苍翠。晴时山涛似筝,阐泣如诉,阴时松涛似雷,如怒如啸。林海绿涛中,匿奇禽异兽,山色滴翠,隐宝庵灵庙,堪称人间静境。
辖村情况
潭下村土桥村夏讲村何家村竹源村梨树村石崖滩村凌江村十都村车溪村楼下村库里村浪源村黄花村石涌村枫桥村七都村仁和水库,自然村情况:潭下村辖小水、潭下、照溪、黄塘下、猴子形,下浣、况家渡7个自然村。土桥村辖木桥头、墨塘下、桐树山、荷田、土桥、羊角门前、水口、淡山、下屋、印塘10个自然村。夏讲村辖戴家、青山、上古、各前、破塘5个自然村。石崖滩村辖下罗、白田、新屋、李家、宁家、罗家、刘家、江家、严家、石崖滩、田里、上田、坎头、叶家、外南山、内南山、小康新村17个自然村。何家村辖叶家、燕埚、尾师塘、散溪、樟树垴、米家塘、达车、上何、石门、易家、陂头、石咀上、竹丛、何家、桥头、郭家屋、榨下、上林、大山、下达车21个自然村。梨树村辖地斜、葛坪、淡里、上横塘、狮里、中横塘、下横塘、任家、桥头、漆家、黎家、蔡家、肖家、干坪塅、陂角、游家、刘家田、新村、冯家19个自然村。凌江村辖邹家、上左、下左、车上、冷上、塘下、咀上、易家、钱家、金干、凌江街11个自然村。竹源村辖竹源、梅源、丁家屋、王家、下家、邓家、垴头、黄家、新田(原名清塘)9个自然村。星溪村辖土库、世家、下卢、中卢、塅屋、树下、新城山、老城山、长沙、丁家、唐前、良下11个自然村。车溪村辖店塘、塅屋子、上邹、下邹、庄屋、彭家前、炉下、庙前、车上等9个自然村。楼下村辖:楼下、松树山、南车、阳家、下江家、上江家、上四房7个自然村。库里村辖耙宜咀、库里、土岭下、茅花4个自然村。浪源村辖陂下、浪源、谌家、丁田、书院5个自然村。黄花村辖杨家咀、茅屋、土地前、叶家、黄花5个自然村。枫桥村辖东岸、西岸、罗家、高陂4个自然村。石涌村辖石涌、上田心、下田心3个自然村。七都村辖七都、戴家堂2个自然村。仁和水库管理所辖中炉、炉里、黄家3个自然村。石市集镇居委会辖石市集镇、邬家、茜坑、胡家4个自然村。夏布之乡
石市镇素有“夏布之乡”的美誉。夏布是石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主要产于石市镇星溪、何家、石崖滩等村。夏布产业是石市镇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盐乘》记载,清末宜丰夏布“岁出六千六百匹有奇”,当时夏布大都出自石市,据民国25年(1936年《江西年鉴》记载,石市夏布年产量2.8万匹,销售往省内外。新中国成立以后,石市镇的夏布生产更得到了迅速发展,1992年的夏布生产量达到了8.5万匹。石市镇夏布的传统工艺全国独创,用这种工艺纺织成的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曾被历代列为贡布,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蜚声海内外。用这种夏布制成衣服、床垫,质地柔软、抗皱性好、超强透气、散热祛湿、悬垂挺爽、抗菌保健、冬暖夏凉。尤其夏季着装可使体表温度降低2.5度,而且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保养皮肤,预防皮肤癌。石市夏布具有凉爽通气,坚固耐用等特点,主要用于制蚊帐、衣服,并可做工业、渔业生产用布等。所以石市夏布经久不衰。石市彭城实业有限公司,在石市镇党委、政府的重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立足石市实际,夏布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通过构筑经销网,延伸产业链,搞好服务,狠抓质量,使石市夏布打入韩国、日本、中东市场,使石市夏布供不应求。仅2003年彭城实业公司就销售夏布20多万匹,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上缴税收200多万元。自然资源
草本植物:石市乡属于丘陵和河谷平原,山林较少,主要植物资源有马尾松、雪松、楠竹、方竹、油茶树、杉、樟、桐、枫、杨、乌桕、枫香、木荷、槠、柏、紫木、柳杉、水杉、银杏、苦楝、亮叶桦、大叶含笑、小叶含笑、玉兰、小赤楠和茶叶树、胡枝干、山楂、黄栀子、金边黄杨、合欢等40余种。杉木、马尾松、油茶.各地山场均有分布;樟木(主要是四旁树、风景林).各自然村均有分布,枫、杨.分布在棉河岸边和浪源、枫桥、何家、黄花、石涌、溪岸等处;木荷,各地山场均有散生分布.主要分布在七都、竹源等村;槠木主要分布在潭下、车溪、梨树等村:紫木分布在仙姑寨、夏讲;柏木(四旁树).水杉.粮管所、浪源粮站、石市中学等均有四旁植树;银杏.分布在七都村;亮叶桦、金边黄杨、玉兰、大叶含笑、小叶含笑,分布在石市中学;方竹在七都,小赤楠、胡枝子、山楂、黄栀子.黄拎木.全乡各地山场均有散生分布;池杉长于何家、石崖滩等处:合欢分布在七都等地;柳杉、雪松,分布在石市中学和乡政府驻地;枫香.四旁植树和山地散生,茶叶分布在东坑、夏讲果园场;苦楝.沿茜一石公路分布;乌桕,车溪、溪岸等地散生。动物资源:穿山甲:各地山场均有分布;獐:主要在七都、竹源等村:竹鸡、田鸡:各地均有分布;眼镜蛇、松花、山箭、菜花蛇:各地均有分布。梨树七尾塘有蟒蛇出没,尚未绝迹:金钱豹:竹源、梨树山均有人目击,尚未绝迹;豺:出没于竹源、七都(光华水库以北山场),尚未绝迹;野鸡;主要分布潭下、竹源、匕都村等地。龟、鳖、鱼类:主要分布锦江流域。
矿产资源:石市乡地处宜丰县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宜丰构造盆地的西南缘.受其构造位置和成矿环境的控制.区内主要分布一些沉积矿床,目前已发现的有煤炭、膨润土、石灰石及砂石等矿产。煤炭乡内所出产的煤炭有两种类型.一为无烟煤.产于二迭系的龙潭组地层,主要分布在潭下村一带。这套煤系埋藏较浅,有煤层三层.平均厚度为0.6米,可采量2.4万吨,发热量为5.78大卡。另一种类型为烟煤,产于三叠系安源组地层.主要分布于邹家至梨树村一带,由数层可采煤层蛆成.储量约在40万吨以上。发热量在4000千卡/公斤以上。该矿区曾进行过普查探勘工作。铁矿分布在楼下村的毗岗尖,为风化帽型褐铁矿.有1至4层矿体,矿层位于下侏罗统地层中。矿体厚0.5至3.74米,最厚处为9.7米.品位含铁量为25~46.1%。cl级储量为19.47万吨,c:级睹量为11.98万吨,合计31.45万吨.在潭下村尚有铁锰矿点发现。膨润土奉区所产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颜色为灰红色至暗红色.具蜡状光泽。其主要矿物成份钙蒙脱石含量为40480%左右,最高可达95%左右.该种矿产主要产于白垩系南雄组地层,主要分布于石崖滩村七坑水库至宁家一带。据920地质大队所完成的部分矿段勘查,巳圈定的矿体储量约32万吨左有。民间有小量采掘。石灰石在乡内主要分布有两个矿带.一个矿带分布于邹家一茜山一何家一凌江带。另一个矿带分布于320国道沿线黄塘至荷田及印塘北侧的陈家垴一南山一石崖滩一带,分布面积约2.5平方公里.这两个矿带所产石灰石皆出于石炭系黄龙组及船山组地层,质量较纯,是烧制石灰、水泥的良好原料.,砂石主要分布于新华至凌江的锦江河道及两侧河滩、心滩,分布较为广泛,总面积约有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