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浦镇地图
棠浦镇相关地区地图:
土特产品
沙塘米酒色呈浅黄,酒清见底,醇香可口,富有后劲,立冬后至冬至制作为佳。制酒时用柳条糯米50斤洗净,浸泡4小时左右,捞起滤干,上甑蒸熟,再将糯米饭倒入竹盘内冷却,冷至20度左右盛入甑中,用一比一的冷清水冲凉,边冲边放入酒药(50-60克)。待滤干后,放入缸内密封保温。四天左右出酒,脱缸后倒入大缸,将原洗米饭的水及酒药倒入,封好,一星期后用锅铲搅动,待浮糟后,过滤,即可煮沸食用。封缺陈酿半年更佳。南坪米粉系棠浦镇南坪村出产,故而得名。每年春、夏、秋晴好天气产出,纯手工制作。出粉时,先把生米做成粉,每缸粉需大米120斤,用水浸泡7天后,捞出洗干净,用石磨将其磨成粉状,用布袋装好压干,入甑蒸三成熟,碾成粉,倒入特制的粉筒、粉底子、榨架压成粉条,再高温煮熟,二次蒸煮须保持30℃以上温度。趁热放置阳光下晾晒,风力要在2-3级以上。当天晒干方好,次日则废。该粉韧性较高,食前置于冷水中久泡不断,食用口感爽滑强韧,常用鱼、肉、蔬菜等配制烹调,深受县内外各界人士喜爱。行政区划
棠浦镇位于宜丰县城东部,东邻新庄镇,西接澄塘镇,南界上高县,北与花桥乡毗连。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16公里,全镇土地面积为11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棠浦集镇位于宜杨公路与上奉公路的交汇点上,距县城23公里,距省会南昌114公里。古称:棠浦镇古称新安乡,直至清代。民国时期先后为第六区、第三区驻地,境内曾设过棠浦乡、江洲乡,建国后为棠浦区驻地。乡境设过曲溪、浦澄、永和、沙袁、冠溪、稻香等6乡。1956年并为棠浦、江洲两乡。1958年改称人民公社。以后棠浦和江洲2乡时有分合,公社以下辖大队、生产队。1983年冬公社复名乡,乡以下设村,乡的规模基本未变。1994年11月,棠浦乡撤乡设镇。全镇共辖19个行政村和一个集镇居委会,102个自然村,170个村民小组,1个镇办果园场,2个镇办林场,镇直镇办企事业单位42个。全镇有7815户、242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72人),全属汉族。
丘陵地区:棠浦属丘陵地区,地形北高南低,镇北部为浅山区,中、南部属丘陵地,棠浦河穿境而过。境内地下资源丰富,蕴藏着煤炭、石灰石、沙金、石膏和石英石,其中尤以煤炭为最,主要分布在枫林、姚家、陈家、沐溪一带,探明储量在1260万吨以上。水资源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2亿立方米、地下水0.26亿立方米)。境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区,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宜丰县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全镇有土地面积46798亩,其中水稻耕种面积30382亩,水田29777亩,旱地605亩,有林地54190.5亩,森林覆盖率58%。全镇每年新增造林面积2100亩,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量为137852立方米。有水面586亩,水库123座,总库容量1746.24万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13座,山塘107座,千亩以上灌溉陂2座,全镇有效灌溉面积25627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3774亩。
盛产煤炭:棠浦盛产煤炭、石灰。镇境有省办煤矿1个,省级煤矸石发电厂1个,镇办煤矿9个,砂轮厂1个,运输公司1个。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84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380万元、农业产值446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466万元,占任务的106.2%,剔除农业税同比增长25.8%。近年来生猪养殖业规模日益壮大,全镇饲养100头以上养猪户150户以上,水面生态养殖户25户。利用荒坡、荒滩种植杨树22.2万株,养殖业和杨树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共改造硬:全镇共有县、镇、村级道路17条,总里程11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组组通汽车”。近年来,全镇共改造硬化村级公路10余公里,先后投资近200万元整修病险水库5座,完成水利渠道配套工程近5公里,投资新建了高家等村的饮水工程,新建袁谢电灌站。集镇建成长达2公里的兴浦大道,水电设施到位,420户农民到集镇居住开店,集镇人口发展到8800人,总体规划面积达3平方公里。移动和联通的信号100%覆盖集镇和行政村,程控电话入户率达84%。有线电视全面开通。近年来,先后投资200万元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改造占地456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安装近2.5公里的集镇路灯,新建集镇下水道2000米。棠浦镇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两处:磨子山文化遗址和东皮岭文化遗址。高家康乐古城,传为陶渊明父陶回封地。明代兵部侍郎毛伦(世称毛天官),清代王锡候(因编《字贯》而酿出清代江西最大的文字狱——“王锡候《字贯》案”),近代之龚栋(震惊中外的“棠浦教案”遇难者),皆为境内俊彦英杰。
文化教育:棠浦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自古有名,龚家龙灯、集镇童谣、高家龙船、江洲拳术,闻名县内外。1990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棠浦“全省体育先进乡”称号。教育方面,明清时书院、私塾遍布境内各处,曲江书院最为有名。改革开放后,棠浦镇教育事业发展很快。2001年至2005年,先后筹资250多万元,加大学校危房改造,新建中心小学教学大楼,改造江洲联小,新建棠浦中学电教大楼,完善多媒体远程教学设施。截止2005年,全镇共有中学一所,小学5所,共有2154名在校生。其中,中学在校生648人,入学率、普及率、毕业率均为100%,升学率为79.5%(其中统招升学率35.8%),巩固率为99.8%;小学共有在校生1506名,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幼儿园11所,435名学生。医疗事业也得到健康发展。棠浦中心卫生院于1943年成立,1994定为省一级甲等卫生院。2005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节育率分别为8.88‰、98%、93.61%。棠浦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2004、2005年均荣获宜春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乡镇”表彰。棠浦镇辖行政村19个,自然村102个。
高家村:辖高家、朱家、席家、堆上、街里五个自然村;岭下村辖岭下、樟源、中麻田、宋家、胡家五个自然村;沐溪村辖沐溪、麻田、对门、西滨四个自然村;讲堂村辖胡家、喻坑、松山三个自然村;
南坪村:辖南坪、祖刘、水井、元堂四个自然村;东刘村辖东刘、江洲、福田三个自然村;西刘村辖西刘、滩上、梓化、蛇口、江家洲五个自然村;袁谢村辖袁家、谢家、江家、港口、邹家五个自然村;
稻香村:辖黄罗、毛坑、浦坑、胡家四个自然村;滠田村辖枧头、张家、西丈、高家、桥头、龙江、梁家、雷家八个自然村;棠浦村辖楼下、林坪、仪堂、沙里、下坊五个自然村;澄溪村辖柏柱、二房里、勇下、老屋四个自然村;陈家村辖陈家、新村二个自然村;
骆家村:辖骆家、炉垣、墓坪三个自然村;沙塘村辖蟹坑、龙角垣、老爷里、陂头、沙塘、况家六个自然村;姚家村辖姚家、谌家、罗坑、金盆形、王家、寨里、朱家七个自然村;枫林村辖老屋、盆形、杨园、朱家、董家桥、邓坑六个自然村;
塘岭村:辖塘岭、新店、茶山、陶家、泥塘、路下、黄土坑、袁家、大坪、新屋、楼里、彭泽、塘田、回龙十四个自然村;车田村辖车田、北坑、张家、早禾坑、埚里、清溪、上坑、尾房、大路王家九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