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乡地图
天宝乡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天宝乡所辖行政村(场)、居委会名称及自然村名称如下:1、辛会村:辖柏树下、南门楼、司前、洋沙州。
2、辛联村:辖三宫殿、黄狗卷窝、袁家、九子樟、观前。
3、藤桥村:辖青山下、坪下、刘家窝、周家、谢家垴、老街、茶头败、坎上、新街、桥下、炉前。
4、河思村:辖万寿宫、甑皮垴、戴家、江家槽、洋鼓坪、荒坑、茜坑、新毕家屋、鸡公岭、枫树下、花园坳、余家窝、金狮面、石壁、庙前、龚家屋、张家、何家、河思桥、彭家湾、嘴背。
5、鸦溪村:辖石屋、老鸦石、湾里、窑上、龙洞、老毕家屋。
6、床源村:辖床里、周家、下冈山、庵里、老源亭、杨林、蒋家、狐狸前、茅屋里、曹家屋、下垴、篓里、石门、才坑、下东坑、杨家屋、艾坑、垴上。
7、平溪村:辖平溪、三公祠。
8、松溪村:辖松溪。
9、芳源村:辖张家里、西败、角坑里、海马山、枧竹埚、店前、何家里、栏棚下、徐家、金子凤、金家湾、垴下、盆里、八斗里。
10、石井村:辖杨梅岭、大仓下、梨树下、八斗、下黄土岭、草坪、石巷里、山陂槽、竹子窝、罗家源、洞子里、邹家里、东门、芒坑、株树下、桥头、桥背、象形里、黄公庙、书院里、杞树下、倩网下、水棚下、九曲岭、南山下、丁坑里。
11、横岭村:辖横岭、鸡公塘、较车岭、桃树坪、南岸、老屋里、雷公窝、南源里、下垴、上垴、泥糊岭、庙里。
12、长桥村::辖长桥、沙里凌、左家湾、百吉、新屋下、下梅、万寿宫、官庄、黄雀里、上屋、彪马岭、燕窝。
13、草坪村:辖草坪、株林寨、喻家、南祥、上雨林、下雨林、长坪、油竹巷、熊家厂、谈家湾、港坎上、陈家屋、棚下、锅炉下、官山桥、冬茅嘴、厂里、聂家、花楼里、蛇形上、升米坪、太子庙、漆家屋、曹家屋、况家屋。
14、山背村:辖山背、坪背段、坪上、邓家、聂家、熊家、罗家、长沙岭、杨家。
15、上梅村:辖毛家、下蒋芜、观溪、上石下、下石下、张家丘、上梅、西庄、堆石头、高排、坳背、上陂坑。
16、兰家店村:辖蓝家店、漆家槽、恩家、磨刀槽、枧头、杨桃里、苟子山、礁子里、院前、王江下、凤形里、垴头。
17、黄沙村:辖街子里、杨梅岭、和尚棚、冬瓜窝、罗家窝、下龙窝、七里排、半岭、铜锣岭、上马石、毛洞、巷口、张家、山下边、
18、茅坪林场:辖下茅坪、箬坪、内屋、太子庵、界山、天井窝、牛冈上、左家败、辛田、上茅坪、芋窝、半岭、小岭、石庵、茅庵塔前。
19、居委会:辖农科所、基建队农业队、沙里岭农业队、上东港、下东港、吴家坑、邢家、乌石败、下屋、上岭、张家坪、竹山下、新村、下垴。
人文社会
天宝不仅自然资源丰富,更是人文之邦。以左山新石器遗存为起点的天宝文明史,已逾五千年;天宝青铜文化江南罕见;三国古城,独具特色,古天宝人才辈出,进士、举人、贡生达151人,仅进士就有22人;现代著名外交家刘师舜,潜心四书五经之翻译,于中美文化贡献颇多;今天天宝,更是人才济济,且多以其业绩或政声为乡梓增辉。特色农业
天宝位于赣西北离县城仅20公里的农业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长江中下游中低丘地貌。境内群山环抱,土壤肥沃,盛产木竹、优质大米。人均耕地1.9亩、人均林地12亩。种养业加工业构建农业产业链,种植业以水稻、兰花为大宗作物,养殖业以养猪、养鸭、养蜂为主体,加工业是大米加工及作坊式米粉加工,年产百吨有机(蔬菜)食品竹笋,俗称“鱼米之乡”。水稻:年种植面积3万亩,种植制度,稻—稻—肥“三熟制”,稻一肥“二熟制”。年产粮食12000吨,年销售达国标1-2级绿色大米2千吨,国标3级大米3千吨,商品率达60%。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基地6000亩。兰花:全乡有兼职花农300余人,占全乡10%左右,种植面积2000多亩,品有春兰、寒兰、建兰、蕙兰、墨兰、台兰等六大类1万多个品种。尤其是寒兰种类丰富多彩。出自天宝的兰花“水胭”,及叶花艺的边、爪、纹、斑,应有尽有,花艺更为优良,花形硕大,色彩艳丽,素心、蝶花、硬捧、色花、多瓣,无奇不有。在2005年度江西省兰花会展获金奖。养猪:丘陵山坡,依山傍水,是养猪的好地方。全乡共有专业户80多户,良种母猪达800多头,自繁自养率达70%,年出栏生猪1.5万头,远销港、澳及沿海地区。养蜂:全乡有专业户100余户,养蜂达2000多箱,充分利用天然林木花源,年产蜂蜜40吨,商品天然蜜糖20吨,有壮身健体,清凉解暑之功效。是夏季滋补品。养鸭:地域辽阔,养鸭得天独厚。全乡有育雏孵化场两个,年育雏鸭(鸡)25万羽,有专业户100多户,饲养各类鸭苗达3万羽,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农业机械:“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后,农民购机、用机热情日益高涨,农田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迅速增长,到2006年5月全乡农机总动力达4800千瓦。有联合收割机13台,耕整机、机耕船598台,变型机、拖拉机50台,机动脱粒机610台,农用运输车20台,年机耕机收面积分别达2.5万亩和2.1万亩。机耕机收:天宝是一个农业机械普及率较高的乡,2006年成立了“天宝乡农业机械协会”,有会员5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多名,组建机耕、机收服务队15个,从业人员达300多人,开展机耕、机收“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达1万余亩,占机耕、机收面积的50%。供求信息:可供优质绿色大米数量不限,每吨2300-3000元。季节性有机食品(蔬菜)冬笋,供货时间当年11月至翌年2月份每吨5000-10000元。兰花:品种至多,从普草到精品数量不限,价格面议。蜜糖8-12元/公斤,杉木400-480元/立方米,毛竹7-9寸8元/支,10寸15元/支,生猪7元/公斤,鸭蛋10元/公斤,肉鸭20元/公斤。天宝概括
天宝乡位于宜丰县北部。西同双峰林场、潭山镇相连,东与同安乡、澄塘镇毗邻,南与新昌镇、桥西乡接壤,北和奉新县甘坊乡交界,地处东经114°46′,北纬28°30′,东西长18.9公里,南北宽16.3公里,总面积141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天宝集镇距县城18公里,天宝集镇距省会南昌165公里,西隔宜春市120公里,南靠火车站(上高)46公里,宜潭公路由南向北,已修成国家二级公路,棠潭公路由东向西穿越而过,320国道从县内经过。武吉高速公路贯穿天宝集镇,并开设天宝互通立交,交通便利。天宝乡境内山峦环抱,中间是平坦良田,地形呈盆地状,天宝乡地处九岭山脉中段之东南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青山环抱,绿水潆绕,中为盆地,一马平川,广袤开阔。境内主要山峰有增背岭、三千岭、黄沙坳、尖峰岭、黄竹尖、吉样山等。最高点为曾背岭,海拔高度958米,最低为点鸦溪村,海拔7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藤江、石溪、黄沙港。这里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天然的船形地貌勾勒出“东西南北门,前后两条街,四十八条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墙,四季马蹄香”的轮廓,这就是对天宝古村的真实写照。天宝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万物宜生。年无霜期270多天,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697毫米,相对湿度83%,日照数1634.8小时。天宝乡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宜丰有名的粮仓。俗谚云:“水清米白,粥饮发拆”、“人到天宝舍不得回,牛到天宝要剥皮”即谓天宝之富庶。自明代起刘氏子孙便在此世代繁衍,留下140多栋古建筑及大量的牌匾楹联文物古树。古村一直有重教之风,历史上曾孕育出22名进士,139名举人,秀才则不胜枚举,古村还保留有江西最早的现代职业学校—培根职业学校。2、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天宝乡
安岳县辖乡。1941年置天宝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乡,1995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29.9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大清流河纵贯乡境。通公路。辖九桥、兰草、东观、君寨、福庄、碑口、金湾、仓沟、白路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桐油。养殖生猪。特色产品
天宝罗酒:宜丰天宝特有传统名酒,具有色呈浅黄,酒清见底,昧香爽口,富有后劲等特点。被誉为“三碗倒”。以农历八、九月间制作最宜。罗酒这来历据传源于锣声,锣声“哐哐”。谐音“响响叫”,故又名“锣。天宝罗酒又以松溪所产为佳。目前,宜丰天宝集镇能熟练掌握罗酒酿造技术的只有少数几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喜的是,宜丰天宝罗酒已入选“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宜丰县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食品,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橙片、青豆:民间自制点心。橙片以小柚切片,经加铜煮沸和漂晒拌以冰糖而成,脆甜可口,且能止咳清凉解毒。青豆即以天宝青豆加料以炭火烘干而成,分外爽口,有回味。宜丰青豆在古代就以天宝为佳。此二宗点心因不能批量生产,故仍为待客珍贵点心。
冬笋、闽笋:天宝为林区,乡境自古盛产冬笋,历年产量在百万斤以上,主要销江浙一带。天宝闽笋具有透明、不变质、不变味、耐贮藏等特点,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始由客家人从福建移天宝时传入,今茅坪、黄沙、辛会、辛联为主要产地,年产量可达10万斤。
香茹:天宝香菇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上等佳品。境内大部分村庄出产香菇,有花菇、平菇、两种,原来是老法生产,有近400年的历史,但产量较低。80年代后采用袋装香菇,产量大大提高,年产量达4万公斤。
黄莲麻糍:天宝传统米馃,黄莲麻糍由当地特产黄莲糯米及黄莲树灰做原料。其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梗米之间。黄莲麻糍具有软而不粘、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等特点。先将糯米碾白、洗净,浸一天一晚,滤干蒸熟,倒入竹盘内拌适量碱水,米饭成金黄色后,用甑蒸第二次,上大气后倒入石臼内,用竹(木)杆舂至不见米粒,表面光滑时,取出搓条,切成长8寸、宽1寸半、厚1寸左右的长条,或填入有花纹的模具内压成圆形饼状,冷却后漂入碱水内。吃时切成片,放如鲜汤内煮熟,加大蒜、辣椒、酱油、味精等调料,或水煮、油炒后,拌白糖或加食盐皆可。
香菇松肉:天宝特有名菜。盛传200余年。具有色泽金黄、质地酥烂、柔滑适口、食而不腻、入胃消融、香味浓郁、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鸡蛋2个,蕨粉或优质薯粉75克,香菇20克(没有香菇称松肉,用海参称海参松肉),食盐、酱油、味精、姜、葱为原辅材料。将肉切成9~12公分宽的长条,用食盐、酱油腌15分钟左右,再与鸡蛋、蕨(薯)粉拌匀,然后逐条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成金黄色起锅,再切成2.5公分的小块。香菇去蒂洗净用油炒一下。平放碗中,将松肉放入,按紧齐实,不留空隙,酌加调料,再上蒸笼,旺火蒸2小时,反扣入盘中,撒上姜葱即成。
八扎,:八扎又叫炒八扎,天宝特有传统名菜。具有汤汁油润,质地香醇,清爽可口,食味鲜浓等特点。用猪精肉100克,猪肝、猪腰、猪肚子、猪心各50克,猪脑花1副,鸡蛋1个,冬笋50克,香菇15克,大蒜、姜、葱、盐、料酒、酱油、味精、鲜汤、香油为原辅材料。先制好“野鸡卷”,即将肉剁细,放盐少许,腌浸片刻,将猪网油摊开,置料于其上,卷成直径2公分圆型长条,用湿薯粉粘口,再切成4公分长1块,下锅油炸,呈金黄色时捞起。另将猪脑花、面粉25克和鸡蛋拌匀,下锅油炸,起锅后与“野鸡卷”同放碗内,加上汤、盐、味精,蒸半小时,倒入大盘。再将猪肝、猪腰、猪心、猪肚子、香菇、冬笋等在旺火上用熟猪油稍炒,放入料酒、酱油、鲜汤,熟后浇入“野鸡卷”、脑花块垫底的盘中,撒上姜葱即可。
狮子头:天宝特有传统名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五香鸡:天宝特有传统名菜,具有色泽灰黄、肉质酥烂,清香味美,造型美观等特点。选用周年土鸡1只,重约1000克,干大头菜50克,料酒25克,酱油15克,鲜汤200克、生姜l0克,葱1根,八角1只,味精少许为原辅材料,将杀好洗净的鸡,放到热水锅内煮到五六成烂时捞起,斩下头、足、翅、尾,将鸡骨慢慢拆出。大头菜切碎,姜拍松,葱打结。将鸡平放碗内,加上大头菜,鸡的头、足、翅、尾、八角、姜块、葱结,用另一只碗盛入好汤,放入料酒、酱油、味精搅匀,倒入盛鸡的碗内,上笼蒸1小时,拣出鸡的头、足、翅、尾和生姜、八角,翻入盘内,摆成鸡形。
腐虾:天宝特有传统名菜,流传普遍,具有制作精巧,清醇多味,滑润爽口,易于消化等特点。用,猪精肉50克,虾米5克,鸡蛋1个、生粉50克,香菇5克,猪油5克,以适量盐、白糖、酸醋、辣椒粉、味精、姜、葱为原辅材料。将猪精肉、香菇、冬笋切成小丁、加上虾米,先放入鲜汤内煮沸,把搅散的鸡蛋和酱油倒入,再把冷水拌匀的生粉、味精、盐倒入锅内,煮成糊状起锅,最后撒上生姜。
米豆腐:天宝传统米点,具有制作简易,细嫩爽口,清醇芳香,去腻消食,四季皆宜等特点。用大米、石灰水、猪油、味精、生姜、辣椒粉为原辅材料。将米洗净滤干,加入适量沉淀后的石灰水,浸3~4小时,磨成米浆,倒入锅中,升火搅拌,熟后盛入盆内冷却,凝固后划成大方块,用清水浸漂。吃用时将米豆腐切成蚕豆大小的方形小块,置锅内煮沸,捞起盛入汤碗内,再加入熟猪油,辣椒粉和姜葱等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