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六安市地图 > 寿县地图 >
安丰镇地图
安丰镇相关地区地图:

宗教民族

全镇有宗教(基督教)活动场所13处,信教人员2147人,传教人员36人,境内没有非法宗教活动。安丰镇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25户94人,均为回族。
人口:2006年全镇总人口81054人,总户数18349户,男43621人,女37433人。农业人口72698人,非农8356人,人口出生率为10.67‰,自然增长率7.46‰。全镇有外流人口20534人,主要流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大中城市,家中留有一定的劳力种田。安丰镇以张、李、石、王、梁、吴、廖、赵等八大姓氏为主。
计划生育: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乡实际少出生人口达15140人,相当于一个小乡镇人口。计划生育实行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实行“以宣传教育为主、以避孕节育为主、以经常性教育为主”。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采取优质服务、降低病残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奖励扶助政策,切实做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发展经济,造福子孙后代。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3755男26787女26968家庭户户数17582家庭户总人口(总)52737家庭户男26149家庭户女265880-14岁(总)86860-14岁男45300-14岁女415615-64岁(总)3888115-64岁男1940615-64岁女1947565岁及以上(总)618865岁及以上男285165岁及以上女333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0947

城镇建设

西安丰镇上下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致力发展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外向型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工业经济主要有水晶工艺品、玻璃工艺品、陶瓷复合钢管、铝塑复合管、通信电缆、制衣、船舶机械、机电、管件等八大系列产品,西安丰镇以江苏天成集团为龙头的水晶工艺品专业生产厂超百家,注册资本7200万元,职工4000余人。农业经济,西安丰镇总面积为8.87亩,其中水面约3万亩,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绿草荡的螃蟹、青虾、甲鱼等特种水产品在省内外占有一定的市场。集镇建设,由省规划设计院为该镇制定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已经启动,集镇“三纵四横”主框架基本形成,路面实现黑色化、灰色化,占地300亩的工业园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园区16米宽水泥路面已建成,供电、供水、有线电视主体网络全部形成,邮电、移动通信发展迅速,互联网已接入全镇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

区划沿革

南北朝时即设安丰县,并为安丰郡治。此地早先有“安康丰盈”之称,为典型的鱼米之乡。1958年12月,寿县正阳关—真武庙店—庄墓桥一线以南成立安丰县,在境内石家集老街以北1.5公里处(现安丰高中处)兴建安丰县城。次年因供水难度大安丰县被撤销而停止建设,仅建成一条街道,取名安丰路。1961年置安丰区至1992年。区公所驻安丰路。1992年2月撤区并乡,安丰区一分为四,即谷贝乡与石集镇合并为石集镇;杨仙合并入荆塘乡;隐贤乡、太平乡并入隐贤镇,彭城乡并入众兴镇,至此,安丰区建制撤消。1996年3月石集镇更为为安丰镇(曾设安丰县),1999年10月荆塘乡更名为杨仙镇(境内有杨仙铺子老集)。2004年9月乡镇区划调整,杨仙镇并入安丰镇至今,为一类乡镇,镇人民政府驻安丰西街原区公所处。

历史名人

悠久的历史,发达的交通,繁荣了古镇的经济,孕育了古镇的文化。值得安丰人民自豪的是古镇拥有永载史册的盐民哲学家王艮和平民诗人吴嘉纪。
王艮(1483-1540年),字汝止,号心斋,出身盐丁之家。在那世态动荡,民不聊生的岁月里。迫于生计,王艮曾19岁、23岁、25岁时三度贩运食盐,商游山东,拜谒孔庙,发奋说:“孔子是人,我亦是人”。从此,开始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探索,38岁时拜王守仁为师,从关心人民的经济、生活出发,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和“以百姓日用之道为本”的朴素唯物主义命题。
吴嘉纪(1618-1684年),字宾贤,见解超人,州试第一。1645年4月,清军攻破扬州古城后,吴嘉纪隐居家乡,专工诗作。其家贫,仅有破屋数椽,不蔽风雨,自颜其居为“陋轩”。他苦吟欺骗中,著成风格健劲,语言朴素,反映盐民、灾民疾苦、揭露清军暴行的《陋轩诗》。如描写盐碱地民劳苦的《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的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诗人以“炎日”之“凉”,烘托出六月煎盐之苦,成了诗歌史上的绝唱。王艮、吴嘉纪的刻苦求知、严谨治学的精神代代相传,据《扬州府志》等统计,明、清以来安丰有进士、举人逾百名,有著述者达22人,著作30余部,其中代表性的有袁承业的《明儒王心斋先生全集》、王元的《投壶谱》、《大学浅臆》、王大经的《独善堂文集》袁啸竹的《啸竹诗钞》等。载入《辞海》的有2人,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有3人,载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的有5人。《东台市志》收录了全市39名历史名人,安丰就有10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安丰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财富,优越的交通优势是安丰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五万五千安丰人民加快步伐向现代化目标迅跑。1998年,安丰镇跃了盐城市明星乡镇、文明集镇、新型小城镇、经济综合发展先进乡镇的行列。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固农业之本、壮工业主体、生副业之财、兴三产之利,安丰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济状况

1.基本状况。2006年,安丰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53亿元,粮食总产量57728吨,油料总产量8383吨;财政收入660万元,比上年净增260多万元,增幅达65%;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六安市排名第24名。
2.农业。安丰镇现有耕地10.5万亩,主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经济作物有西(打)瓜、豆类等。农业生产广泛推广良种良法和杂交制种技术。水稻品种主要有汕优084、Ⅱ优084、协优084、协优63等。小麦当家品种有豫麦18、扬麦5号。油菜品种为陕油6号、皖油18等。
3.林业。全镇现有林业种植面积10060亩,木材蓄积量9600方,年采伐量1200方,退耕还林1681亩,林业育苗300亩,林木主要品种有杨树、水杉,果树有梨、桃、杏等。
4.畜牧。2006年,全镇饲养家禽60万只,出栏35万只,饲养家畜5.5万只(头),出栏3.3万只(头)。农民饲养家畜以圈养或散养为主,境内有大型种猪场2家,黄牛饲养户4家,獭兔饲养户5家,家禽以散养为主,大型饲养户10家。家禽主要品种为生猪、黄牛、水牛、獭兔、母代杂交波尔山羊。家禽主要品种有土杂鸡、肉鸡、麻鸭和皖西白鹅。
5.水产。境内可放养水面18100亩,精养鱼塘12600亩,年捕捞量6300吨,产值6500万元。渔业生产以粗放经营为主,投放鱼类品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兼有饲养龙虾、黄鳝、甲鱼、鳜鱼、河蟹等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大型渔场有东大圩、梁家湖、戚冲、罗冲水库等渔场。
6.水利。安丰镇属淠河灌区,全镇灌溉面积10万亩,境内有石集分干渠、瓦西干渠、淠东干渠等大型灌溉河流,有梁家湖排涝渠、东淝河、中心沟等大型排涝渠道。灌区分瓦西、淠东、木北、石集分干渠,有桓店支渠、酒房支渠、新圩支渠、安丰支渠、梧桐支渠、金店支渠、西河支渠、关庙支渠、长青支渠、北湖支渠、杨南支渠、农埂支渠、爱国支渠、小东圩支渠;大型水利设施有杨仙大桥、王家大桥、承接淠淮的庙岗船闸。防洪设施有号称万亩的东大圩和爱国圩、马路圩。水利站现有职工25人,承担全镇防汛抗旱、水利兴修及配套工程维护管理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7.乡镇企业。安丰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0余家,从业人员7560人,产值2.4亿元,利税2400万元,工业企业增加值7200万元,技术含量较高。主要规模企业有丰粤米厂、丰盛米业有限公司、安康自来水厂、桓丰和康达生猪、汇光肥料科技有限公司、寿县建筑建材总厂(丰华集团)、阳光驾校、荆塘、安丰等五座轮窑厂、安徽省三畅豆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年来,由于实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盘活部分资产和资源,激活全镇企业发展势头,目前有招商引资企业:三畅公司、汇光公司、阳光驾校等。
8.第三产业。饮食服务业。2006年饮食服务业126家,从业人员706人,产值3780万元,利税793.8万元,解决剩余劳力和下岗工人就业286人。
9.房地产。全镇有建筑队21家,从业人员252人,实现产值9408万元,利税254万元,竣工面积3.6万平方米。
10.商贸流通。安丰镇为周边地区商贸流通商品集散地,现有大小商埠568家,极大活跃了全镇及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
11.金融。安丰镇金融机构共有三家,分别为寿县农业银行安丰营业部、安丰信用社和安丰邮政储蓄。农行安丰营业部有网点1个,职工8人,业务范围涉及存、贷款、结算、金融服务、家财险、长期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2006年底存款余额达7000万元,发放贷款600余万元。安丰信用社营业面积达上千平方米,拥有网点3个,职工21人,主要为存、贷款及结算业务,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的主力军,2006年底,存款余额达5100余万元,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安丰邮政储蓄所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有财政储蓄、汇兑,拥有网点3个,职工16人,营业面积300平方米,截至2006年底,存款余额已达8500万元。
12.保险。1989年10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安丰服务所正式设立,主要有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人生意外伤害险等三大类30多个险种,年收保费100万元,理赔70万元,目前共收保险费2000余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基础设施

由省规划设计院为西安丰镇制定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正在启动,集镇“三纵四横”主框架基本形成,路面实现黑色化,占地100亩的工业园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供电、供水、有线电视主体网络全部形成,邮电通信实现程控化,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发展迅速,互联网已接入全镇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环境。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