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埔镇地图
柏埔镇相关地区地图:
财政税收
2004年全镇实现本级财政收入92.3万元,完成农业税14.85万元,生猪税25.9万元,国税54.6万元,地税19.8万元;信用社年末存款余额5,500万元。2004年投资36万元,完成福田村榴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兴建方湖村“三面光”水圳1,000米和南昌、利民、黄果陂等一批农业水利设施。全年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参加人数548人次,新建科技示范基地2个,科技示范户5户。全镇全年水稻播种面积16,738亩,总产5,297吨,其中优质稻13,469亩,占80%。全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1,734亩,扩大蔬菜种植面积706亩,花生321亩,其他经济作物707亩。年底生猪存栏量为8,353头,“三鸟”饲养量7.5万只。全年新种水果1,410亩,新发展小庄园42个,全镇累计水果面积12,449亩。荔枝、春甜桔、三华李等水果及西瓜种植等收益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
全镇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镇文化站长陈道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紫金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2004年12月,柏埔中心小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紫金县文明单位,永丰、洋坑、福田、良洞、复兴、利民、东方、大鲁、小鲁、居委会等10个村(居)委被评为文明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圩镇街区的规划建设,抓好圩镇街道的净化、亮化工程,规范市场摆卖秩序,整治圩镇乱、脏、差,圩镇面貌改观,秩序好转。年内争取各级各界支持,投入80万元新建梅中大桥,解决了梅中、东方、永丰3村的交通难问题。东方、南昌、复兴村道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上马,计划全长8.5公里,总投资195.5万元(其中柏埔退休教师杨伟云捐资12万元)。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完成了电视光纤改造,年底县至镇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开通。
计划生育:认真落实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到村方针,2004年全镇累计完成计生“四术”362例,其中结扎113例。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37‰,计划生育率为84.82%,自然增长率为7.24‰。教育争取上级布局调整拨款80万元兴建柏埔中心小学科教大楼,祖籍福田村的东莞老板蔡伟国捐赠30万元兴建的梅中小学教学楼交付使用。柏埔中学在2003年通过“市文明学校”、“县一级学校”验收后,通过严格治校,创新环境,调动师生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有新起色。教师邬科良、学生张静霞等师生获县级以上表彰。2004年中招考试紫中录取19人,高考入围录取36人,均取得历史好成绩。现全校有27个班,学生1,700多人,教职工104人,庆祝2005年建校60周年的献礼工程,《柏埔中学校志》编写已经启动。文化广播电视:全面完成了电视光纤改造,增加了电视收视频道,县至镇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于年底开通。
医疗卫生:积极帮助支持卫生院筹资,添置医疗器械设备,年内全镇动员农户参加合作医疗14,807人,完成县下达任务,参保人数占农业人口的50%。
扶贫工作:以良洞村为示范点投入30多万元开展以山水田林路为重点的“大禹杯”活动。争取省及深圳市扶持7万元,支持大鲁和良洞合股参与渔潭水电站改建;争取为梅中村90户贫困户无偿发放鸡苗4,000只,安排良洞村90户贫困户农房改造,扶持资金36万元,每户补助4,000元。
武装工作:加强民兵集训与整组,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征集兵员12名。社会事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优抚救灾救济工作落实,殡改工作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