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梓镇地图
敬梓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
乡境原称径仔,因地势狭长而得名。后谐音改为敬梓。明清时属琴江都中镇社(约)。民国初属第六区,民国18(1929年)属第三区,民国34年属中正乡。建国初属第一区(附城),1952年5月属第二区(中坝),1958年10属中坝公社,1961年4月分立敬梓公社,1963年又并入中坝,1973年4月再度恢复敬梓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称敬梓乡。地势东北、西南较高,东南、西北较低,成径状河谷地形。北琴江(中坝河)经境内流向五华。东北部南村石门印为最高峰,海拔552米。林业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洋高锡矿,开采历史悠久,有一定规模;水晶矿生产闻名全县。
农村经济
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全年投入45万元,建设水利永久陂3座,修复被水毁陂头5座和7条农田灌溉道1300米。12月,投资30万元修复甘田村水毁护河堤,保护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力推广杂优系水稻种植,2007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17390亩,总产6550吨,杂优种值面积达98%以上。引导农民管理好原有三华李,搞好优质水果的种植;大力发展养殖业,全镇生猪饲养量比上年增长21%,其中中联村养殖户黄维浩养猪年产值50万元。全年生猪出栏4965头、1240吨。新造速生丰产桉1200多亩。大力扶持黄龙酒业扩大生产,促进产业发展。
人民生活
年内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4132元,比上年增长8.5%;已参加筹资入股市高新区的行政村实现资金返还,村级经济进一步脱贫。2007年,全镇共为中小学贫困学生402人,免学费14.38万元。
困难与问题
1.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薄弱,农民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财税收支面临较大的缺口;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敬梓镇领导名录
2007年敬梓镇党政主要领导名录:书记:许长兴,副书记:刘耀方张景云,人大主席:许长兴,人大副主席:廖应平,镇长:刘耀方,副镇长:黄少波廖奕贤
民主法制建设
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0件,已办理8件。群众来信来访6件,已办理6件。镇人大代表民主评议团对中心小学、卫生院2个单位进行行风评议,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法制建设,重视维稳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抓好禁毒、消防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构建综治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