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镇地图
大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粮经作物
大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的良好条件,块泽河流经11个村委会,全镇农业灌溉受益较大,全镇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低缓的山坡上,少数耕地分布在高山或山坳里。主要作物有包谷、水稻、小麦、蚕豆、豌豆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6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467.1万公斤,人均吃粮329公斤。2004年完成专用型及特色玉米良种推广1.48万亩,旱作及水稻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6000亩,优质水稻新品种推广4000亩,完成脱毒马铃薯及加工型优良品种推广6500亩,马铃薯双垅高产栽培技术推广250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8000亩,土壤配方施肥及专用肥推广1.21万亩。规模化连片种植蔬菜5260亩,产量2630万公斤,产值1315万元,种植无公害魔芋620亩,产量98万公斤,实现产值140万元,完成冬早包谷665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烤烟种植面积1.1万亩,其中完成漂浮育苗8000亩,完成烤烟收购量117.2万公斤,实现产值1303.1万元,其中中上等烟完成107.8万公斤,上等烟比例达59.7%,平均单价11.93元,综合合格率83%以上,实现烤烟农特税260.62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647男9249女9398家庭户户数5368家庭户总人口(总)18311家庭户男9040家庭户女92710-14岁(总)54700-14岁男29230-14岁女254715-64岁(总)1211515-64岁男579815-64岁女631765岁及以上(总)106265岁及以上男52865岁及以上女53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656
乡镇概况
大河镇在南江县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海拔高度:548米。东连通江县陈河乡、西接关门乡、南邻石滩乡、北抵兴马乡,是典型的山地河谷地区,幅员面积124.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3个社区,1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万人,耕地面积21800亩,海拔600至1536米,平均气温16.3度,历史最高气温40.2度,最低气温零下10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9%,平均无霜期285天,总日照162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70毫米,属北亚热带气候。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风、雹灾及洪涝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灾害发生也比较频繁。大河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绿色资源得天独厚,有南江黄羊之乡、银花之乡之美称。
自然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茶叶、核桃、中药材等自然资源丰富。初步探明铅锌矿储量1000万吨,60多万亩成片木竹林分布全镇,红色大理石储量丰富,品质优良。有巴山塔子坪原始森林和黑山坝原始竹林。这里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黑熊、云豹、大鲵、红腹锦鸡;有红豆杉、楠木等稀有植物。境内险峰奇洞堪称人间仙境。
基本概况
大河镇位于西乡县西南部,地处巴山腹地,两省三县交界处,东邻镇巴县永乐乡、大池乡,南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相接,西连南郑县白玉乡,北邻左溪乡和骆家坝乡。距县城105公里,总面积3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80米,年均降雨量1300㎜,境内峰峦叠翠,山水秀逸。辖12个村、28个村民小组、1437户、5447人,耕地面积14400亩,茶园面积4170亩,有大河、楼房、河西、龙池四个小集镇,集镇人口1620人。
革命精神
大河镇是革命老区,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1933年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曾在大河建立了川陕赤北县楼房坪苏维埃政府,开辟了红色交通线,为川陕革命斗争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如今其遗址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河山大林深,地势险要,民俗风情古朴浓郁。
社会事业
大河镇现有中学一所,镇完小二所,村小学二十所,民办私立小学十二所,十余所幼儿园,初高中在校学生2160人,小学在校学生3380人,中小学有教职工268人(含私校教师),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1%,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达标,中学及完小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教学环境明显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大河中心卫生院,大河镇卫生院,大河镇白院卫生院三家镇属医院,大河中心卫生院属乙级甲等卫生院,现有业务用房1800m2、床位41个,医疗机械齐备,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其中有中级职称16人)。2004年投资200多万元动工新建的中心卫生院医技楼即将竣工,将极大地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同时20个行政村均建有村卫生站(室),社区有个体医疗服务点8个,药品超市及私营药店5个,83%以上农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群众就医方便,看病不再难。镇计划生育服务站1997年度评定为乙级计生服务站,医疗设备齐全,能开展“五大”计划生育手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