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南充市地图 > 南部县地图 >
大王镇地图
大王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大王:工业国际化渐入佳境

在华泰集团20万吨/年SC纸项目建设工地上,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项目是华泰集团与世界造纸巨头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建设的,总投资20多亿元,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近年来,大王镇大力实施工业国际化战略,着力做大做强工业旗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走出去,瞄准国际市场,引进世界尖端技术设备,抢先占领制高点,在大王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投入促进优势产业向集群化发展。120万吨/年新闻纸、1000万套/年半钢子午胎、1500万套/年高性能制动片等30多个一次性投资超1亿美元的高精尖项目陆续建设投产,建成了华泰、凯银等6大经济园区,形成造纸印刷、汽车配件、化工热电、轮胎橡塑、建筑建材等5大支柱产业,涌现出2300多家各类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超50亿元的2家,超10亿元的企业10家,拥有3家全国500强企业和2家上市公司。培植了“华泰”、“凯银”等一批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华泰、信义、金岭、华星、金宇、永泰、金泰、恒丰、红星等企业成为在全省、全国同行业的领跑者。大王镇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型新闻纸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子午胎生产聚集地,全国最大的摩擦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山东省重点石油及盐化工基地。加大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成立了工业科学院,建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4家,各类研发机构13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5家,各大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信义集团建立的全国一流的摩擦材料科研测试中心、华泰集团引领着行业技术执行标准的造纸研发中心、以金泰公司为代表的橡胶轮胎产业研发中心,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通过深化产学研结合,大王镇与国内外120多家高等科研院所、技术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大王镇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课题30多项,拥有专利20多项,被列为全国高新技术园区、全省星火科技示范乡镇、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区、山东省专利镇。积极实施亿元企业梯队提升工程,稳妥地推进镇办企业规范改制,理顺产权关系,企业迸发新活力。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美国TRW公司、杜邦公司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来自美、德、意、芬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专家长住大王,成了“大王居民”。大王镇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东方花卉出口韩国,凯银牌牛羊肉倍受东欧、约旦、阿联酋等国家的青睐。全镇40多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新闻纸、刹车片、子午胎等30多个系列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产品实现了工农全面开花,企业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大王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7731男29203女28528家庭户户数16476家庭户总人口(总)55020家庭户男27557家庭户女274630-14岁(总)122410-14岁男64510-14岁女579015-64岁(总)4027815-64岁男2057115-64岁女1970765岁及以上(总)521265岁及以上男218165岁及以上女303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3238-

红色历史

这里诞生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珍藏了我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这里哺育了邓天乙、李耘生、张太恒等大批仁人志士,被誉为“红色基地”、“将军之乡”……但这里却不靠山,不临海,没有任何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因此,当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南部,素有“东营市一枝花”、“齐鲁明珠”美誉的广饶县大王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在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全力进军山东第一镇时,“大王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王镇这方土地拥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王人发扬紧跟党走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坚定“建设文明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在改革开放的激流中一路领先。2007年,当“大王人民齐奋进,争创山东第一镇”的口号在全镇广泛唱响的时候,这里已率先步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大王镇大力实施“强工、扶农、建城、兴商、富民”的方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20亿元,生产总值75亿元,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固定资产总投资53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7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工业国际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现代化进程渐入佳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荣获全国最适宜人居新城名镇、全国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山东十大名镇等荣誉称号,创造了“三化三集中”的新农村建设“大王模式”,被中央党校“三农”研究中心列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研究课题。从无任何自然优势到创造发展优势,为新农村建设破题,这在许多专家学者眼里是一个“大王现象”。让我们再次把目光会聚这片神奇的土地——“红色大王”,看“红色大王”是如何领跑和谐新农村,全力进军山东第一镇的。

文化大王:大王精神凝聚合力

一年四季,大王镇的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春节期间,村村组织文艺宣传队,进行锣鼓、秧歌、民间文艺汇演,同时宣传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叫响了新一年工作的口号。“全民齐奋进,争创百亿镇”、“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大王”、“大王人民齐奋进,争创山东第一镇”这些阶段性的口号和奋斗目标伴随着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全镇上下,统一了干群思想,凝聚着民心,鼓舞着斗志。自1990年开始将每年三月份定为“爱祖国爱家乡”活动月,吹响新一年工作的进军号,引导全镇人民把热爱祖国的高度热情变成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始于1993年的消夏文艺晚会,每年一届,自6月份至10月,带动全镇50%的村办起了消夏晚会;1985年以来每年举办的金秋花节主旨在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已从最初的菊花展览发展成为集花展、书画展、鸟展、经贸洽谈、文艺汇演为一体的综合交流盛会,成为展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成就,扩大对外开放,推介大王形象的名片。十佳文明公民、十佳岗位标兵评选等树立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起到了文化聚魂的作用。在发展中,大王镇高度重视文化的凝聚力和道德的约束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工业、农业、小城镇三篇文章一起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开辟载体,做到精神文明具体化,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王文化品牌”,长年开展,从不间断。打造形成了以“双爱”月、消夏文艺晚会、金秋花节为主体,以重大节日庆典为主线,以“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十大文化载体。大王镇坚持开展文明诚信教育,着力打造“文明信用镇”这块金字招牌。全方位加强公德教育,以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带动群众文化,以评选“好孝子、好媳妇、好家庭”为内容的尊老敬老三百评选活动促进了家庭美德建设,带动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了全民的文明素养,文明做人、诚信做事成为大王人干事创业的普遍风格,“奋进、创新、顽强、诚信”的“大王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大王镇建立了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保存了全国第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大王镇充分发挥这些红色资源的优势,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张太恒纪念馆两个“红色教育基地”,持续不断地对党员干部群众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每月6日,隆重举行机关升旗仪式,坚定理想信念。以“红色文化”为基调,大王镇的企业铸就了以“双爱”为共同内涵的企业精神……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红色文化为动力,以大王精神为内涵,以企业文化为主体的大王文化建设体系,“大王精神”成为凝聚全镇发展合力的灵魂旗帜,“建设文明报效祖国”成为大王人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

人文文化

大王镇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说众多。有新石器时代的金盛庄遗址,开辟了黄河流域人类使用陶器贮藏物品的先河。有早于永乐宫的下方寺、龙王庙、玉泉观;有盛唐兴建的靖道院等。近有红色旅游圣地抗日名将杨振邦屯兵的雪花山,远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出山前的战略要冲方山。

魅力大王:新农村步入城市化

大王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城乡一体为目标,以规划为龙头,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农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战略,大力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先后实施了文化广场建设、城镇道路亮化美化、幸福公寓改扩建、阳河综合治理、兴广铁路、泰山路北延疏通、黄河路东延等一批精品工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品位不断提升。2006年,全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5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8090元。“一轴三心,两水飘带,六区共建,城林相伴”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使大王镇拉开了新一轮小城镇建设的大幕。随着生态化建设步伐加快,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现代化小城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广饶县县委常委、大王镇党委书记燕振诚最后告诉记者,2007年,大王镇计划完成社会总产值440亿元,GDP100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力争利用两三年时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综合实力稳居全省乡镇第一位,再造一个新大王,早日成为山东第一镇,攀升全国百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