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镇地图
东坝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开发
据考古专家考证上乘寺村是谯周故里,并列入南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之中,2004年10月10日由宗教事务部门挂牌成立了上乘寺管委会。六面山生态公园建设已成雏形。东坝镇下村:杨家坝村彭家堰村银家湾村尤家祠村千佛庵村红山岭村土桥子村安福寺村圆坝寺村龟山庙村继龙庙村蓼叶湾村八卦岭村上乘寺村马蹄岭村寨营庵村楼房沟村打鼓山村杨家店村东坝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1736男11158女10578家庭户户数6419家庭户总人口(总)21354家庭户男10908家庭户女104460-14岁(总)57220-14岁男30700-14岁女265215-64岁(总)1443415-64岁男730715-64岁女712765岁及以上(总)158065岁及以上男78165岁及以上女79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967
特色文化村
因大马灯而闻名的东坝镇,200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之乡”。2006年,“江南一绝”——东坝大马灯已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东坝镇镇政府配合市、县文化局,又将东坝大马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东坝大马灯的诞生地——东坝镇东坝村,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加大了对东坝大马灯的保护力度,并整合民间文化资源,争创特色文化村。为此,东坝村村委会统一思想,积极行动。一是以东坝大马灯表演队为龙头,同时组建龙灯表演队和水上龙舟表演队,充分展示该村民间特色文化。二是东坝村村委会通过民间集资40万元人民币,开辟十多亩山地,建立民间表演艺术基地。其中,东坝大马灯表演广场约占地2亩。同时,建起100平方米的东坝大马灯表演艺术展览馆,供人参观。目前,各项工程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预计今年七月底全部竣工。东坝村民间表演艺术基地的兴建,不仅是打造特色文化村的重头戏,而且也将成为东坝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亮点。
民营经济
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是加快东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制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了发展环境的整治,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形成了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秩序、优质的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开放、广纳贤才、广聚客商的发展格局。东坝镇现有大型页岩机砖厂、加气加油站、三惠食品厂、湖南酒厂、汽车修理厂、大众超市、兴旺复合肥厂、天爱菌业公司、金鹰学校等民营企业20余家。全镇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和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招商引资实效,将一些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有前景、有信誉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引进来,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00万元的民营学校—金鹰学校已正式启用,投资100万元的万福来超市已正式投入使用,生意兴隆;投资500万元的杨家坝新区开发正在建设中。
农业发展
东坝镇为农业大镇,属丘陵山区,耕地总面积42322亩。全年种植水稻3.8万亩,油菜4.0万亩,蔬菜面积为2.58万亩,主要特色有优质油菜、早园竹、蘑菇、经济林果、山芋、大豆、南瓜的种植,其中优质油菜在全中方国闻名,是全中国优质油菜基地。东坝镇有乡镇企业60家,农业龙头企业16家,其中豆腐干、萝卜干、拉丝萝卜、苦瓜茶、茶叶加工等企业,产品供不应求。镇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不断提高,东坝镇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条件不断提高,使镇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东坝镇是江苏省无公害粮油和蔬菜基地。
特色产业
棉花是东坝镇的主导产业之一,镇上不断加大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先后示范推广了棉花双株双层种植技术、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树棉、无菌棉、JD—3、JD—4、新陆早8号、9号,9665等棉花新品种,2007年,东坝镇共种植棉花面积达到3.9万亩,建成棉花新品种推广示范点49个,棉花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棉花总面积的80%以上,落实棉花膜下的滴灌示范点2个570亩,为全镇棉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日光温室产业是东坝镇的特色优势产业,东坝镇共有日光温室座亩,年可生产反季节蔬菜2600吨,先后引进推广了圣雪、德龙三号、津优三十号、红小玉、美玉、博耐十三号、骄子四号瓜菜新品种13个,注册“大柴梦”商标1个,建成了柴门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棚均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肉羊产业坚持按照“建龙头、带基地、联农户”发展壮大草畜产业的要求,依托饲草基地,走“龙头加工、设施育肥、县内外市场”为一体的发展路子,建成酒泉市纯种小尾寒羊纯繁基地,新建西部牛羊交易市场1个,年交易牛羊30万(头)只以上,新建年屠宰肉羊10万只以上清真肉羊分割屠宰生产线,新建成了集引繁、饲养、育肥、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标准人畜分离综合养殖小区2个,东坝镇新建温精授配点9个,高代杂交改良点115个,搭建高标准暖棚圈舍2240座,基本实现了肉羊的转型生产,东坝镇肉羊饲养量达到了12.7万只。
地理资源
东坝镇位于东经111°44′,北纬22°56′,地处郁南县东南边。镇府驻地距县城72公里。全镇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居全县18个镇第7位。该镇背靠群山,面临南江,依山环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属小平原地形。红洞河由东往西,经思磊、深埗注入南江,两岸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山上遍长竹木松杉。面临南江的大坪、粗石等地,为郁南县最大的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水稻和经济作物高产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该镇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石贮量多,品位高。其中水泥石储量超亿吨。一条自然的大山脉将该镇分成坝片(大坪、粗石、虎岩、石咀四个村委会)和山区片(沙冲、佛路、龙塘、双凤、大迳、思磊、深埗村委会)。山区易旱且土地贫瘠;坝片易涝但土地肥沃。
基本概况
东坝镇位于苏皖交界处,地处高淳中部偏东,距县城25公里,毗邻安徽省郎溪县,素为南京市的南大门。面积78.5平方公里,人口3.58万人。宁高高速公路、228省道、芜太一级公路显十字型穿镇而过,北至南京,南往安徽、浙江省,东至苏锡常,西至芜湖。五级航道芜太运河(胥河)与芜太公路呈平行线交汇镇中心。东坝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强镇、工业重镇、文化名镇”目标,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2006年东坝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9亿元,财政总收入51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