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罗源县地图 >
凤山镇地图
凤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卫生

全镇辖区内共有1个县医院,1个县级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中医院,1个计生服务站。截止2007年9月30日止,全镇的年初人口为71808人,年末人口为72049人,出生人数496人,出生率为6.90‰,其中一孩371人,一孩率为74.80%;二孩122人,二孩率为24.60%。计划内三孩3人。在出生人数496人中计划内出生494人,计划生育率为99.60%。自增人数195人,自增率为2.71‰。全镇有已婚育龄妇女14151人,已采取措施的有12668人,综合节育率为89.52%,其中男女扎2577人,绝育率为18.21%,放环9769人,放环率为68.70%,三术合计12299人,三术率为96.93%,服药、打针、用套369人。全镇农业人口办理独生子女证人户1678户,办证率为59.89%。凤山镇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目前,全镇参合人数达16120户47931人,参合率达95%。上半年总付门诊费4782人次86027元,兑付住院补偿费719人1099664元

乡镇概况

壮、汉、苗、瑶、仫佬、侗、水等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居多,耕地面积2746公顷,其中水田1024公顷,畲地1722公顷。1997年10月16日,凤山镇被柳州市人民政府划定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

人口分布

镇政府驻凤山村。面积361.9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1个社区居委会、33个村委会:凤山;凤山、铁营、上坝、下坝、饽营、石桥、刘营、庙沟、北关、南营、东关、白营、花盆、兰营子、上官营、下官营、朱首营、跑场沟、八郎沟、东头营、抄梁山、坝汉沟、二道沟、团榆树、达来沟、榆树林、千佛寺、沙锦营、陶来营、乌拉海营、元宝山沟、佟栅子坝营。

民风民俗

凤山镇现有汉、彝、苗、白、回、傣、满、佤、藏、壮、布依、布朗、纳西、哈尼、景颇、阿昌、傈僳、黎、蒙古、满族等20种民族,现有民族11327人。正月初二开始,直至元宵节为止,凤山都要进行龙灯表演。三月十五日,龙华胜会,信徒们多到新寺、东山寺、三清观、太阳宫参加庙会;正月十五日,佛教徒上元会;二月十九日,观音会。在节庆活动上,信徒或游客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不拘老少贫富,参加完祭拜仪式后,共同就餐,人与人之间形成祥和友善的良好关系。凤山具有浓郁动人的彝族风情,等上、金平、安石以及大部分村寨农户都会烤制清香四溢的“百抖茶”,会唱淳朴热烈的彝族山歌,习惯以奔放激昂的打歌来休闲娱乐。凤山最具特色的产品是名扬海内外的滇红茶,最具特色的美味小吃是粑粑卷。凤山镇民间乐器繁多,大多为宗教乐器,最具特色的是佛教洞经会乐器,如今凤庆的洞经音乐已逐步走向全省、全国,成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而最具特色的歌曲为民间小调打歌调、《送郎调》、《祝英台》、《孟姜女》等,所唱的词相近,但曲调各异。凤山传统文化以儒文化为主,现存的凤庆文庙,其建筑风格,以及高及三尺的孔子铜像,都在极具代表性地继承和发扬着底蕴深厚的儒文化。

乡镇概况

凤山镇,原名“凤凰砬子”。传说早年从凤阳屯西南山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山上,故名“凤凰砬子”。原属通河县管辖,1929年从通河县划出,设置凤山设治局,为设治局驻地。东北沦陷后,1933年“改局为县”,为凤山县城。1939年6月,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设凤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凤山区,后改为第八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凤山乡。1958年10月,改称凤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凤山乡。1985年8月,改为凤山镇。凤山镇地势北高南低,多数村屯坐落在山间平地处,山地面积总数占90%以上。大小山脉呈口袋形包绕村屯,有名山峰18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白石砬子、元蘑顶子、岔林岭等,山间溪涧清澈,林木葱郁,山脉波壮起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小镇,是全县山产品重要产地和北药生产基地。凤山镇属山区气候,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多雨潮湿,冬季风小雪大,初霜期在9月20日—10月5日,终霜期4月25日—5月15日,无霜期105—110天,有效积温在2000—2200℃,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六、七、八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凤山镇地处山区腹部,林产品得天独厚,全镇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90%左右,红松、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秋子等珍贵树种驰名中外。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马路、野猪、熊、狍子、山羊、水獭、野鸡、飞龙等珍贵禽兽。野生植物有名贵药材山参、刺五加、五味子等百余种,野生食用菌如山木耳、圆蘑、猴头等产量甚高,是通河县林产品重要产地之一。凤山镇境内矿产有金、大理石、石英、石灰石资源有待开发开采。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岔林河、蚂螂河、大小泡泽及小型水库60余个。旅游景点有岔林河漂流、青峰山庄、乌龙国际狩猎场、石猴山冰湖旅游区等,岔林河漂流被评为全省十大漂流旅游景区之一。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平顶山风景区、八个砬子风景区、凤凰砬子风景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凤山镇,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发展本地自然优势,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招商引资,开发资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通河大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区名镇。

行政区划

镇辖二塘、头塘、旧县、对河、凤山、南丹、思练、大塘、大湾9个村民委员会和凤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共64个自然屯。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7所、卫生院1所。

经济建设

凤山镇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出现欣欣向荣气象。凤山镇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投资200万元完成坝汉沟小流域治理工程面积9000亩;投资150万元,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总治理面积15000亩,辅助造林3995亩,德援造林项目9801亩。同时,依托以工代赈,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投资154万元浆砌渠道1260米,新打机井19眼,铺设地下固定及移动管道6760米,修建农道桥、分水闸、泄水闸、涵洞等。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在养殖业上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奶牛、肉牛、优种羊、优质猪的养殖。奶牛饲养已初具产业化规模,现镇内奶牛存栏1500头,建有规模养殖小区3处,肉牛存栏3500头,年内可出栏1200头,肉类产量650吨。利用小规模大群体型、大户带动型、协会会员型三种不同舍饲圈养模式,养殖优种羊18万只。优质猪饲养量达6万头,年内出栏4万头。种植业上以蔬菜种植和速生林种植为主,全镇种植蔬菜1万亩,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1处。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由本地蔬菜大户与北京蔬菜商建立产供销一条龙销售组织,解决了农民卖菜难问题。全镇栽速生林3000亩,新增杏扁1500亩,使杏扁林总面积达到5000亩,杏扁总产量55万公斤,为农民增收近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