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罗源县地图 >
鉴江镇地图
鉴江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辖区

鉴江镇辖地有鉴江、陆上、海上;上澳、砂湾、程家洋、远顶、圣塘、井水等3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

乡镇特点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鉴江镇位于宁德三都澳口,东与霞浦县隔海相望,北连官井洋(大黄鱼产地)与宁德三都港相依,南接碧里半岛与罗源湾毗邻。规划建设的201省道穿境而过,前后连接宁德焦城开发区和罗源湾开发区。鉴江自然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春夏雨季雨量充沛,适合农业和水电生产。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鉴江镇地势高峻,群山起伏,大小山峰32座。海边丘陵多为裸露岩石,长期的风吹浪打,造就了奇异多姿的海蚀和风化地貌,形成了风光秀丽的井水风景区。自然景观还包括三十六曲岭、观音岩、香炉案等鉴江八大景,另有多处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公元886年的唐代白马寺、嘉定三年的周坑桥、嘉靖二十四年的古城墙、永乐二年的启泰桥,还有景色怡人的险桥风光。引人目光的投资热土。在优良的地理位置和潜在的交通优势基础上,鉴江还储备有万余亩的土地(其中3000多亩为盐场可建设用地,7000多亩为易于填方的滩涂)。在罗源湾开发区和几个大型码头辐射带动下,鉴江将成为福州北翼最具活力的石化能源基地。经过县委县政府多次积极磋商,目前已有(香港)安然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合资联手,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占地万亩的“福源石化工业集中园区”,该项目对引进原油,通过催化裂解等工序,生产汽柴油、聚丙烯、芳烃等系列产品。工程分步实施,第一期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建成年加工100万吨重油的生产系统;第二期计划投资70—80亿元人民币,再用三年时间完成石化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及石化下游延伸加工装置,建成年加工原油能力1000万吨的工业企业,年产值将可达500亿。该项目落地将飞跃性地提升罗源县经济实力,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自然资源

鉴江镇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鉴江镇地势高峻,群山起伏,大小山峰32座。海边丘陵多为裸露岩石,长期的风吹浪打,造就了奇异多姿的海蚀和风化地貌,形成了风光秀丽的井水风景区。自然景观还包括三十六曲岭、观音岩、香炉案等鉴江八大景,另有多处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公元886年的唐代白马寺、嘉定三年的周坑桥、嘉靖二十四年的古城墙、永乐二年的启泰桥,还有景色怡人的险桥风光。鉴江溪是该镇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北部之白马山,南流至西南边,再折向东北,注入鉴江湾。境内水产资源丰富,有青蟹、泥蛤、河蟹、淡水鳗、鲍鱼、黄鱼等;海带,紫菜精加工产品以质优闻名国内外市场。烤烟为主要经济作物。

经济建设

2004年,鉴江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0060万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2%,其中工业产值2800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3910万元),比增16.8%,农业产值12000万元,比增4.6%;乡镇企业总产值40000万元,比增7.1%;用电量330万度,比增6.1%;农民人均纯收入3806元,比增2.9%;财政收入100万元,剔除特产税、农业税等不可比因素,比增15.6%。鉴江镇牢牢把握镇域特点,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结合鉴江实际,按照“壮大经济新区,推进四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2004年全镇共养殖海带1700亩,比去年增加500亩,紫菜3300亩,比去年增长1000亩,笼养鲍鱼达到500万粒,白对虾养殖面积1000多亩,缢蛏3000亩,青蟹500亩;秀珍菇数量突破500万袋,并在继续增长。加强对现有7家“两菜”加工企业的服务与协调,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原料产地不断向宁德、霞浦、连江等地扩展,加工档次明显提高,企业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鉴江井水三级渔港主体工程、通港道路的建设,随着设施的完善,有效改善了鉴江海上交通环境,扩大了对外交流,接受外界辐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三友海产品有限公司在制冰生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计划进一步发展海产品冷冻保鲜、海上加油、加水等经营项目;区内原有的黄鱼育苗场都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转产培育鲍鱼苗,使区内鲍鱼育苗场达到6家,今年各育苗场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鉴江还储备有万余亩的土地(其中3000多亩为盐场可建设用地,7000多亩为易于填方的滩涂)。在罗源湾开发区和几个大型码头辐射带动下,鉴江将成为福州北翼最具活力的石化能源基地。经过县委县政府多次积极磋商,目前已有(香港)安然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合资联手,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占地万亩的“福源石化工业集中园区”,该项目对引进原油,通过催化裂解等工序,生产汽柴油、聚丙烯、芳烃等系列产品。工程分步实施,第一期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建成年加工100万吨重油的生产系统;第二期计划投资70—80亿元人民币,再用三年时间完成石化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及石化下游延伸加工装置,建成年加工原油能力1000万吨的工业企业,年产值将可达500亿。该项目落地将飞跃性地提升罗源县经济实力,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党政建设

鉴江镇一是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提高离退休党员政治素质。在鉴江镇党委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效果,并在党支部会议上吸收党外参加,听取他们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整改措施,积极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尤永寿、尤庆钗等老党员在台风暴雨来临之际连夜出海协助群众把船只迁回安全地方,避免了许多渔民的财产损失;支委陈友锐、王兆琪同志自筹车费帮助100多名白内障老人到罗源城关治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加强关工委工作。定期组织离退休党员到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主义教育,向中小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同时,开展评选优秀青少年活动,今年离退休党员在全镇评选出7名优秀青少年,掀起“比、学、赶、超”活动高潮,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广泛参与健身活动,加强党员身体素质。组织离退休党员进行体育锻炼,创办了“渔民健身操”等锻炼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党支部除几位病残的党员外全部参加体育健身,带动全民健身,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四是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加强对病残党员的关心。党支部现有严重病残党员3名。党支部不忘对他们的关心,经常组织登门慰问活动,给他们送去保健品,如老党员王兆镜、黄兆琪、黄全树重病住院期间,支部就多次组织人员前往慰问,向他们表达镇党委、党支部的关怀,让他们感觉到党组织的温暖。

历史沿革

1961年置鉴江公社,1984年改镇。原辖9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997年,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上沃、东湾、程家洋、远顶、井水、圣塘6个村委会和鉴江、陆上、海上3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