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罗源县地图 >
洪洋乡地图
洪洋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石材加工业已成为洪洋乡支柱产业,现有1个石材工业集中区(洪洋工业集中区),全乡共有石材企业92家,锯机410台,年加工石板材4亿平方米,石材业产值占全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农业方面:食用菌、畜牧、果蔬、林竹是该乡的农业四大产业。食用菌实现年生产秀珍菇、鸡腿菇、香菇、蘑菇等500万袋(M2尺);畜牧业主要发展波尔山羊等优质品种,带动群众圈养猪、羊、牛等传统项目;果蔬业着力发展王认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全乡种植台湾蜜桃、脐橙、油桃、蜜柚、橄榄、西瓜等500亩;林竹业共有大目、石塘等2个竹编加工基地。,坚持发展,做大做强石材业。石材加工业是洪洋乡的支柱产业,坚持以石材业为龙头,着力壮大经济实力。一是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建成工业集中区水泥路3.2公里,改建王认桥,扩建倪洋桥、皇万桥,形成两纵三横的工业交通路径。3.5万伏变电站扩容,在原有两台6300KVA主变基础上,又新增一台6300KVA,并积极筹建洪洋11万伏变电站,以缓解工业用电紧张状况。完成工业区道路3.6公里的路灯建设,区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二是全力推进万鑫石材集中加工区建设。拟建成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生活为一体的园林式、生态式、环保型工业区,该区规划面积1236亩,一期计划开发500亩,可容纳20家规模企业落户。乡党委、政府多方引资,已引进浙江温州秀雨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在区内创办“福建秀雨石材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2千万,占地面积100亩,计划投资1个亿加工进口石材。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改力度,整合提升石材加工企业36多家,进行厂房改造,地面水泥硬化,机台技改更新。新装多片型锯机160多台和数条异型材加工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引导本乡企业在上海、北京、宁波等中国大中城市建立石材营销部100多家,发展营销人员1000多人,石材产业维持供销平衡。

招商工作

2007年,洪洋乡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心一意抓项目,迎难而上求突破,不断推动乡域经济外向型的步伐。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行招商引资奖励制度,鼓励乡村干部参与招商,形成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通过实行领导带头、层级分解、分头招商的办法,增强了招商能力,提高了服务水平,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招商引资硕果累累。1、引进福州筑地食品有限公司在罗源开湾开发区落地,目前完成部分基建和设备,计划投入资金3500万元,2008年可投入生产,预计年可创产值达1.5亿元以上,创地方级财政收入150万元。2、发展乡镇“飞地工业”,建成罗源湾开发区北区第12#标准厂房。并引进唯致食品有限公司入驻。3、在洪洋万鑫进口石材集中加工区引进秀雨石材实业有限公司。4、在石塘村引进落地兴源竹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年创产值500万元以上,解决当地毛竹盼出嫁。

工业

洪洋工业集中区位于洪洋溪北岸,总占地面积400亩,横跨皇万、洪洋、曹营3村,东距福州外港罗源湾码头20公里,区内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是罗源县石材产业重点开发基地之一。工业集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规划工作由福州创景设计院负责,在完成长廊结构工业集中区整体建设的同时,规划在区内皇万段建设一个大型石材堆放场,在紧邻变电所处建设一个休闲娱乐区,在接近洪王桥段建设一座集办公、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楼,大力架构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新兴工业集中区。2集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元,基本完成区内用地征租用平整,2500米通区道路、皇万新桥建设,2500米高压专线架设,主变压器增容扩容等工作,初步形成洪洋溪北岸为石材加工长廊,并通过皇万、洪王、倪洋3座桥梁与县道凤中路对接的格局。集中区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办厂,已落地“富利达”、“华辉”等规模以上石材加工企业17家,固定资产总投资达6000万元以上,成为该乡新型石材加工企业的集聚地。为了加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和管理,洪洋乡党委、政府还积极制定与省、市、县相对应的系列优惠政策,成立了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矿业秩序和环保整治,全面构筑优良的石材业发展平台,扎实推进规模化、高标准、环保型工业集中区建设。

行政村

辖洪洋、星万、曹营、王认、石塘、秋岭、禄洋、厝坪、穴里、盾后、牛角丘、后洋、樟溪、大园、洋中、车溪、官村、民族等18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

党政建设

以人为本,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委班子成员理论学习教育。每季度召开1-2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积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委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召开科级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抓好整改工作,努力加强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决策透明度。同时,依托乡党校加强干部培训、轮训,举办了新上任村干部岗前培训班,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得到提高。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建设,深入宣传、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行动,确保党的政策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能够正确执行。一是村级组织建设。年初乡与村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坚持党委领导与村党支部挂点指导制度,落实责任。坚持村财乡管和村务每季度一公开制度,加强村财审计规范财务管理。通过换界选举,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二是党员发展工作。按照程序对纳新转正对象进行考察、审核,新发展党员24人,超额完成县委组织部下达的发展党员任务。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党支部制度,完善14个村部设施建设,村级办公场所逐步改善。四是开展党建“三个一”活动,深入开展机关千名党员结对帮扶主题实践活动,实行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结对一户贫困户,帮助他们制定发展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改变主动输血为积极造血,达到真正脱贫致富。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落实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乡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初乡党委向各村、乡直单位、乡党政领导颁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二是健全机制。根据中央下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年度计划,建立健全乡机关财务内审、机关作风整顿、政务村务公开、廉政学习、廉政例会等制度,努力完善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积极配合县纪委查办党员干部违纪3例。四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机关管理制度》,坚持干部考勤情况与工资、年终奖惩相挂钩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上级精神及时传达贯彻,紧急事件及时应对。五是推行“阳光工程”。乡机关对外公开政务4期,对内公开每季度公开1次,对公车使用、干部公出报支等9个方面内容进行公开。并做好重要工作公开,道路交通工程承包、有关拍卖等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作业,增加了工作透明度。

农业

洪洋溪流经厝坪、石塘、曹营、洪洋、皇万等村,形成小小的河谷平原,是该乡的水稻生产区。香菇、烤烟、薯粉为乡农业三大支柱。保鲜香菇远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