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傈僳族彝族乡地图
光华傈僳族彝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优势
光华乡水利水能资源丰富,由于缺乏开发资金,目前五郎河上仅建有海联电站、光明龙洞电站两座水电站,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较多,可新建数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其次在新生、海联等地还有煤矿分布。境内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彝族、傈僳族等有迷人的民族风情,每年的火把节、阔时节都会引来大批外地游客前来观光,特别是每年复活节都会有从大理、丽江远道而来的群众到新民地角坪基督教教堂(永胜县基督教协会所在地)参加庆典。光华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乡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问题,立足乡情,制定了“山区果畜魔芋区、盆地增收调结构、河谷粮菜竹增收,坡地林草山河秀”的二十八字经济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
光华傈僳族彝族乡把科技示范、推广和培育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全面加强了科普宣传,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稳步推进和发展我乡特色产业的发展。2008年上半年,全乡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2班109人,举办厨师、电脑、电焊等职业技能培训班3班74人,发放科技资料3000多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群众的科技管理水平。
人文情况
光华傈僳族彝族乡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至今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烧火坛的生活习俗,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每年农历6月24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本地一大特色,这一天人们都穿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在新民地角坪和水井上、下红岩的傈僳族信仰基督教,过西方的各种节日,成为本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特色产业
光华傈僳族彝族乡在楼海、海联、柯乐、水井四个山区村委会引进良种中药材品种,推广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以木香、秦芄等中药材辅以白芸豆、脱毒洋芋种植、黑山羊养殖为主的产业结构链;在光华、光明两个河谷村,大力发展冬早蔬菜产业,力争把这两个村建设成为光华的冬早蔬菜基地;在光华村委会发展种植朝鲜蓟、花卉、稻田养鱼产业,并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正在逐步扩大规模;在新生、新民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力争把光华建设成为永胜的万担烟叶基地。以水井青椒协会为依托,加大青椒产业发展力度,并在各山区村委会推广,把青椒做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一扶持。2008年,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了林产业发展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核桃产业5000亩,计划5年内发展核桃10万亩,把光华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原生态优质核桃种植基地。
文化教育
多年来,光华傈僳族彝族乡乡党委政府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来抓,积极探索符合山,区教育发展的教育模式,制定符合山区实际的管理方案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推动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全乡逐步形成了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青壮年扫盲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形式,为山区经济的发展作好知识的铺垫。2007年以来,在集中办学试点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我乡全面推行集中办学模式。通过改革,全乡小学教学点由原来的23个合并为18个,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