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地图
河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情况
本镇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木薯、蚕桑、水果、黄烟、葱蒜等农副产品。全镇荔枝2.3万亩,蚕桑5000亩,无核黄皮4200亩,麻竹2100亩。河口香芒、无核黄皮和麻竹是本镇的名优特产。乡镇企业主要有水泥厂、红砖厂、石场等。其中红砖生产是镇的支柱产业。农业方面主要有水稻、玉米、蚕桑、水果、黄烟等。河口香芒、荔枝远近闻名,蚕茧产量多且质优,是郁南县蚕桑生产基地之一。1998年,形成了“公司+农户”模式肉鸡养殖基地,年产肉鸡100万头以上。2000年,河口镇工农业总产值1678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60万元,农业总产值113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9元。财政收入12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2927万元。镇内企业主要有年产水泥30万吨的河口水泥厂,河口棉纺厂和甘罗红砖厂等。镇内主要企业有信达砂砖厂、钰宇灯饰厂、盛辉线束厂、龙溪石场等。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木薯、蚕桑、水果、葱蒜等,其中无核黄皮、吕宋芒果远近闻名,蚕茧量多质优,是郁南县蚕茧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该镇有无核黄皮、吕宋芒、荔枝等水果近2万亩,“温氏模式”养鸡场近300户,年出栏肉鸡700多万只。
地理资源
河口镇位于东经111°43′,北纬22°52′,地处郁南县南部,罗定、云浮交界处。镇府驻地距县城75.2公里,至连滩镇8公里,到南江口港37公里。全镇管辖面积73.67平方公里,居全县18个镇第14位。该镇有山地面积65000亩,耕地面积15689亩,水田面积12099亩。境内有望君山、佛子坝牛头山、龙溪大岭坪等山峰。主要河流有南江河、白石河横贯镇西北流入宋桂镇。属丘陵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石、水泥石、石灰石、河沙、高岭土,其中白云石储量达7000多万立方米。
文化教育
截至2008年末,全镇共有中学2所,小学3所,教师230人。其中,全镇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57人,中学生857人,小学生1700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65%。全镇建有文化站1个,文娱队4支,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人口卫生
河口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机制。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广泛动员全镇人民群众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极大地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不良的卫生习惯;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镇共有居民626户1721人。其中:农业户161户728人。
基础建设
河口镇交通便利,省道荔池线11.5公里贯穿镇境。接324国道,东经南江口大桥与321国道相连,县道河苹线河口路段12公里,已改造成二级水泥路,经罗定苹塘镇与国道324线相接,全镇11个村委会全部实现了公路硬底化,正在建设油麻坑村通宋桂镇以及河口寨村通大湾的二级水泥路,大部份村小组已建成硬底化村道。建有镇府至村委会公路,水电站两座,装机容量1200千瓦。2000年省道、县道、镇通村公路已实现水泥硬底化。新建了市场、邮电、税务、金融、工商、供电等服务场所,通讯、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完善。1998年在省荔池线旁新建镇委、镇府办公大楼,楼高5层,总面积2000平方米。镇圩中心区移到荔池线两旁。圩镇总面积由1980年的0.5平方公里至2000年增加到2平方公里。镇内有35千伏变电站一个,无线寻呼、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镇内水力资源丰富,有水电站2个,装机容量1600千瓦。80年代末,各村小普遍用祠堂作校舍,该镇16间的完小、10间村小,十分分散。90年代至2000年,各村陆续新建或改建了学校,港胞独资捐建的有廖木新小学、傅木荣小学、宋清小学;港胞赞助捐建的有榃栋小学;老促会拨款120万元兴建的有绿化小学、油麻坑小学、南龙小学、甘罗小学。全镇学校实现楼房化,环境进一步美化,设施不断完善。2000年全镇有初中1所,完全小学9所、村小9所、幼儿园2所,在校中小学生5370人,教师281人。群众文化生活有舞狮、戏曲小品、歌舞、山歌等。
河口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187男6809女6378家庭户户数3897家庭户总人口(总)13174家庭户男6804家庭户女63700-14岁(总)24240-14岁男12050-14岁女121915-64岁(总)971915-64岁男510415-64岁女461565岁及以上(总)104465岁及以上男50065岁及以上女54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