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站镇地图
黄站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
黄站镇把上规模、提效益、创品牌作为重点,绘制出建设“孝感市茶叶第一镇”和“湖北名茶大镇”的宏伟蓝图。为实施茶叶产业率先突破,该镇先后出台了扶持茶叶产业优惠政策,通过土地流转、退耕还茶、科技兴茶、管理提效等方式,扶持农民连片开发,建立高效茶园,鼓励外来客商和本地能人投资开发茶叶产业,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该镇本着做大做强招商农业、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对茶叶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走民营化之路。大悟寿眉茶叶公司被认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了IS0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连续两届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厂”殊荣,公司研制的“大悟寿眉”茶通过了有机茶认证,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称号,“寿眉”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坚持名牌推进战略,进行资源整合、品牌对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龙头效应,遵循市场规律,指导全县2200农户7800亩茶园,做到品牌共享,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目前,全镇建成了8000亩茶叶基地,培育出10多家茶叶专业大户,茶叶年产量大幅度增加。黄站镇党委书记邓庆胜说:“下一步,黄站将致力于创品牌、拓市场,做大做强做活茶叶龙头企业,把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0据鄂东地质大队勘测资料显示,该镇境内贮藏有丰富的粘土、萤石矿和金矿等资源,茶叶、花生米、粉丝等农产品在全县乃至全省享有盛名。花生米加工是该镇另一主导产业,全镇常年从事加工的有330户,3100多人,年产销花生米2000万斤,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鼓励花生加工南迁北移,净化城区街道,用优惠政策引导大户建立大加工业。刘河粉丝加工是黄站的传统加工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加工销售协会,组建公司,注册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每年可销售180万斤刘河粉丝。大悟寿眉茶产于大悟县黄站镇万寿寺茶场。该场地处大别山南麓三角山下,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气候支配。茶园位于丛山优势层域内,溪水环绕,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酸碱值适中,具有优越的生态气候和土壤特征,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咖啡碱和黄酮类物质,茶叶的各项品质因素互相衬托而相得益彰。黄站镇把上规模、提效益、创品牌作为重点,绘制出建设“孝感市茶叶第一镇”和“湖北名茶大镇”的宏伟蓝图。为实施茶叶产业率先突破,该镇先后出台了扶持茶叶产业优惠政策,通过土地流转、退耕还茶、科技兴茶、管理提效等方式,扶持农民连片开发,建立高效茶园,鼓励外来客商和本地能人投资开发茶叶产业,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该镇本着做大做强招商农业、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对茶叶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走民营化之路。大悟寿眉茶叶公司被认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了IS0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连续两届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厂”殊荣,公司研制的“大悟寿眉”茶通过了有机茶认证,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称号,“寿眉”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坚持名牌推进战略,进行资源整合、品牌对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龙头效应,遵循市场规律,指导全县2200农户7800亩茶园,做到品牌共享,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目前,全镇建成了8000亩茶叶基地,培育出10多家茶叶专业大户,茶叶年产量大幅度增加。黄站镇党委书记邓庆胜说:“下一步,黄站将致力于创品牌、拓市场,做大做强做活茶叶龙头企业,把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亩。”
基础设施建设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村扶贫开发中,优先解决通村公路沥青路或水泥路建设,2006年张寨村通村公路硬化3.7公里。2007年4个村计划硬化13.7公里(目前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截止2007年底,该镇通村公路建设11个村有10个村可完成41.9公里,剩下的伍桥村可望在2008年全面解决。通村公路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节约了运输成本,方便了农民致富。通过供电部门努力,投资110万元,全镇消灭了用电空白户。通信方面,有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公司经营,多年前就解决了通信难的问题。基本上做到了通信信号全覆盖。有线电视建设方面,该镇还有红联、西冲、团冲、长联、祝山5个村没有实现城乡联网、不能收看大悟新闻,还需要广电部门继续支持。黄站街道地下水含氟较高,已列入县安全饮水今年的项目建设,通过该项目,已解决张寨、黄站、西冲及镇区居民6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革命老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爆发过农民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郑新民在李园村建立党领导的“黄学”,培训农民武装,并以此为据点,组织、领导宣化店起义。后分别是罗山县苏维埃、黄安县苏维埃辖区。该镇先后诞生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五位将军、原交通部副部长伍坤山、南京军区副政委张潮夫、河北省军区司令祝永兴、长江航务局第一、第二任局长兼党委书记祝永年、祝永茂,现任中共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钱运录。该镇名人商贾众多,民风淳朴。如原红9军政委陈海松,曾代表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的第一任北平市市长熊斌;曾被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接见,以“议案多、建议多,件件关系百姓疾苦、调研深入”著称的连续3届全国人大代表、黄石市监察局副局长赵咏秋等。
地理位置
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红安县华河镇、河南新县卡房乡交界,西与丰店镇接壤,南与吕王镇毗邻,北与宣化镇相连,总面积51.19平方公里,境内东北部峰峦叠嶂,西部群山连绵,中部、北部沿河岸间有平地,境内界岗为江淮两大水系分水岭。总耕地面积11853亩,其中水田8396亩,旱地3457亩,山场面积43200亩。辖11个村,分别是黄站、刘河、熊畈、伍桥、张寨、祝山、李园、红联、长联、谈冲、西冲。108个村民小组,4295户16241人。308省道穿境而过,距武汉110公里、天河机场120公里,车程都在2小时以内,交通十分便利。
资源
据鄂东地质大队勘测资料显示,该镇境内贮藏有丰富的粘土、萤石矿和金矿等资源,茶叶、花生米、粉丝等农产品在全县乃至全省享有盛名。花生米加工是该镇另一主导产业,全镇常年从事加工的有330户,3100多人,年产销花生米2000万斤,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鼓励花生加工南迁北移,净化城区街道,用优惠政策引导大户建立大加工业。刘河粉丝加工是黄站的传统加工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加工销售协会,组建公司,注册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每年可销售180万斤刘河粉丝。大悟寿眉茶产于大悟县黄站镇万寿寺茶场。该场地处大别山南麓三角山下,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气候支配。茶园位于丛山优势层域内,溪水环绕,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酸碱值适中,具有优越的生态气候和土壤特征,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咖啡碱和黄酮类物质,茶叶的各项品质因素互相衬托而相得益彰。
特色产业
该镇本着做大做强招商农业、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对茶叶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走民营化之路。大悟寿眉茶叶公司被认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了IS0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连续两届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厂”殊荣,公司研制的“大悟寿眉”茶通过了有机茶认证,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称号,“寿眉”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坚持名牌推进战略,进行资源整合、品牌对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龙头效应,遵循市场规律,指导全县2200农户7800亩茶园,做到品牌共享,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花生米加工是该镇另一主导产业,全镇常年从事加工的有330户3100多人,年产销花生米2000万斤,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鼓励花生加工南迁北移,净化城区街道,用优惠政策引导大户建立大加工业。刘河粉丝加工是黄站的传统加工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加工销售协会,组建公司,注册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每年可销售180万斤刘河粉丝。经过十多年的基地建设、龙头带动、市场培育,该镇的“大悟寿眉”茶、花生米加工、“刘河粉丝”已成为远销省内外的三大特色产业,全镇年人均增收1860元。
大悟寿眉简介
大悟寿茶眉产于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万寿寺茶场。茶园面积0.78万亩,年产茶101吨,产值1725万元。该场地处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茶园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云雾缭绕,溪水长流,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大,散射光多,极适宜茶树生长发育。黄站镇万寿寺茶场始建于一九六四年,当时茶园面积只有13.3公顷,产值不过数千元。自九三年以来,在国际茶叶名人陈椽等知名专家的指导下,我公司研制的“大悟寿眉”茶连年获得湖北省茶叶鉴定评比特等奖,首届、二届、三届“鄂茶杯”金奖,中国“陆羽杯”优等奖,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于98年获得中国国际名茶;99年获首届湖北省“十大名茶”、“十大名茶场”,2001年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银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再次获得第二届湖北省“十大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并通过了机有茶认证,且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家获得“双十”的茶叶生产企业,2004年获“湖北省首届十五佳有机名茶”再次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获湖北省第三届“十大名茶”,并被评为“湖北省名优茶先进生产单位”,且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大悟寿眉”茶选料严格。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制作精湛、品质优异、条索略扁直似人眉、色泽翠绿、白毫披露、汤色明亮、高秀持久、叶底嫩绿匀齐,饮后回甘生津耐冲泡,堪称茶中精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贵州、武汉、香港及日本,韩国等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大悟寿眉的采制工艺:采摘: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细嫩齐匀,色泽翠绿,不带鱼叶、老叶、蒂梗,肥壮挺直的芽叶,不采紫色芽叶,空心叶,病虫叶,对夹叶,损伤芽叶,瘦弱弯曲芽叶。摊青:鲜叶采回后,摊放清洁通风的竹器内,摊放时间2—4小时、厚度1—3cm,每隔1小时轻翻一次。黄站镇,杀青:在微型滚筒杀青机内完成,当筒内温达到120—130℃时,开始投入鲜叶,每次以适量匀速投入,要求老而不焦,嫩而不生。随着叶体水份散失,芽叶热软,香气外溢,折梗不断,叶不沾手,水分散失约50%为杀青适度。烘焙:大悟寿眉茶高香持久,滋味鲜醇柔和、烘焙分三次进行,温度先高后低,以辅足杀青不足,破为酶的残余活性,保持绿色兼做形理条。将杀青叶匀摊直径120厘米园型烘笼上,每笼200—300克,烘底温度保持在100—110℃,上烘后要勤轻翻,每分钟1—2次,边烘,边翻,边捺压做形,手势要轻,当叶面收汁后,使其油润光滑挺直,然后下烘摊凉。二烘:在振动理条机中进行紧条,温度控制在80—90℃,至八成干时下机摊凉回潮,5—6小时后进行下道工序。三、足干,在名优多用机中完成。温度控制50—60℃,历时20—30分钟,当白毫显露,香气外溢,手捏成粉末即下机冷却经拣剔包装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