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镇地图
阳平镇相关地区地图:
文化教育
大悟县各类学校大悟县阳平镇中心小学大悟县阳平镇中秋村小学大悟县阳平镇双冲小学大悟县阳平镇古寨小学大悟县阳平镇和平小学大悟县阳平镇尚寺小学大悟县阳平镇新寨村小学大悟县阳平镇朱岗小学大悟县阳平镇柳林小学大悟县阳平镇虎岗小学大悟县阳平镇铁铺小学大悟县阳平镇阳平小学大悟县阳平镇陈湾小学
经济建设
(一)农业经济。(1)水利建设。全年投入各项农业水利工程资金262万元,投工44万个,完成工程量25万立方米。投资12万元完成了灵湖水库续建工程和三干一支渠渠道修复工程;投资58万元,打机井4眼;投资120万元,埋设引水管道2.8万米;投资36万元,硬化渠道4500米;投资21万元完成水毁修复工程10余处;投资15万元,完成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改造等水保治理面积1050亩。当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00亩,新增旱涝保收田205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年末,全镇农田灌溉面积达到4.9万亩,提前一年达到了全镇人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2)退耕还林。当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00亩;在三灵高速、310国道及乡级公路两旁补植补造植树3万株,“四旁”植树20万株;社会造林1000亩;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000亩;发放林权证830本。(3)果品生产。当年完成苹果树形改造1.8万亩,苹果高接换头3000亩,苹果套袋3.3亿只;新发展优质品种苹果1100亩,小杂水果2850亩;新建设施大棚11个;新建郎寨高标准示范村1个,示范园105个,总面积5000亩。(4)菌业生产。坚持以春栽香菇为主、多菌并举的发展思路,通过宣传发动、强力帮扶、技术服务、产品销售4个环节的落实,促进了全镇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全镇全年共生产各类食用菌337.85万袋(穴),产量40万公斤。(5)畜牧养殖业。认真落实奖补政策,使畜牧养殖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当年,饲料青贮1.46万立方米。年内,全镇大家畜出栏280头,生猪出栏5124头,山绵羊出栏910只,家禽出笼20673只;年末,大家畜存栏2632头,生猪存栏4900头,山绵羊存栏7696只,家禽存笼22992只。(6)劳务输出。当年,全镇外出务工人数达4000余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200万元以上。(二)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年,黄金工业在乡镇企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年产黄金6500两,生产性和规费收入共计394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当年新上项目11个,特别是占地150亩,总投资3200万元的“灵宝市鼎湖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落户,为阳平镇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当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4.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4.3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664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党的建设
是年,全镇共确定党员先锋工程135个,建立党员“先锋工程”示范基地4处,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全镇共调整村党支部班子4个。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两抓一促”活动深入开展,共评出十星级文明农户538户。
行政区划
面积:279.8平方千米;人口:71824人(2005年);代码:411282103。2006年,辖44个村委会:北阳平村、阌乡村、坡底村、张村、横涧村、嘴头村、下庄村、九营村、南阳平村、乔营村、下原村、桑园村、大湖村、水峪村、湖东村、郎寨村、王念村、中社村、五留村、东坡村、西常村、裴张村、东常村、涧沟村、沟南村、大寨村、东营村、北沟村、强家村、娄底村、徐营村、庙底村、程村、上阳村、香什村、涣池村、肖泉村、秦南村、麻沟村、北社村、姚王村、南天村、营田村、苏南村(358个村民小组)。2003年,全镇粮食总产量658.7万公斤,果品总产量7758万公斤,蔬菜总产量609.7万公斤,肉类总产量34.5万公斤,蛋类总产量18.1万公斤;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69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5853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6859万元;乡镇企业上缴税金216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2100万元;镇级财政收入125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5元;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
区域概况
位于大悟县东郊,东邻新城镇,南接芳畈镇,西连应山县杨寨乡,北靠城关镇,人口21341人,面积115.7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阳平、古寨、红升、新寨、和平、余冲、双冲、朱岗、汪墩、铁铺、红光、中秋、柳林、虎岗、陈湾、尚庵寺。该镇地跨混水东、西两岸。东岸群山起伏,西岸低山、丘陵,沿河为平贩。总耕地面积11415.50亩,其中,水田10931.36亩,旱地484.14亩。山林面积17898.29亩。阳平,全称“阳平口”,为一乡村小集镇,老街位于混水西岸。1963年,孝(感)大(悟)公路竣工后,该镇布匹、百货、副食、五金等商店及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始陆续移至公路东侧下口湾,形成新街。阳平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6月,鄂豫皖红军(红一师)在阳平口首次歼敌1个团。后为陂孝北县苏维埃辖区。镇政府驻地阳平口,北距县城7.5公里。阳平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6月,鄂豫皖红军(红一师)在阳平口首次歼敌1个团。后为陂孝北县苏维埃辖区。位于宝鸡市东35公里处,西宝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经济繁荣。辖窑底、新秦、联合、宁王、晁阳、龙家湾、五星、居村、三联、东港、西港、报李、同心、宝丰、东风、野寺、水庄、大帐寺、西枸、东枸、第六寨、姜马等22个村委会。有一个谜,很多人不理解。连从中得到实惠的本村村民也说:“包有民受的苦、干的活顶别人几辈子,他挣钱人们服气,他捐钱人们感谢,但谁会嫌钱多呢?不理解。”连包有民14岁正上初中的孩子也对他嚷:“你把那么多钱捐给别人,为什么偏偏对,这么‘残酷’,每星期只给人们20元?”这个谜就是——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村民包有民将他价值1012万元的资产捐给了北阳平村,将价值200多万元的矿口捐给了大湖村。对这个谜,许多人多次问过包有民。这次,又来探究这个问题,只是不仅问他,还问他的邻居、他的朋友、他的家人。
社会事业
(1)村镇建设。坚持以小城镇建设促工贸发展、用工贸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投资140万元,对镇区灵湖西路进行了拓宽改造,至年底已完成工程量的70%;吸纳民资431万元完成了阳平九龙客运公司扩建改造工程,为阳平新区工贸一条街的配套、繁华奠定了基础。年内,在镇区新开工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2720万元,总建筑面积8148平方米,铺设道路17895米,铺设下水管道510米。与此同时,办理农村宅基地选址意见书89户,完成农村宅基地改造59户;调解农村建房纠纷11起,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9起;完成土地复垦103.5亩。(2)教育文化。在2003年中招工作中,全镇上重点高中线121人,上普高线329人,另有100多个学生和近百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奖。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30多次,年末全镇有星级文化大院32个。(3)计划生育。继续坚持“三不变”,落实“三到位”,推行“三结合”,全年共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手术402例,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人口生育目标,并顺利通过省和三门峡市的检查验收,摘掉了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乡镇的帽子。(4)信访工作。全年全镇发生上访案件23起,比上年下降15%,结案21起,结案率达96%。(5)民政工作。全年共发放救灾救济款22000元,救灾面粉1098袋(折合人民币36000元),募集救助资金71000元,开仓借粮36.6万公斤,下发优扶金48400元,抚恤金294411元。(6)医疗卫生。当年创建甲级卫生所2个;建成孕妇保健村24个,儿童保健村20个;改厕完成185户。
旅游资源
阳平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大山寺保卫战纪念碑、新五师十三旅部旧址、蒋家楼子会议旧址,新五师十三旅会师旧址等众多革命旧址。大九龙禅寺风景旅游区、红升度假村、龙溪沟、白云洞、龙潭等绿色景区开发和建设力度逐年加大,逐步将建成大悟城郊最好的旅游休闲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