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林乡地图
桔林乡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桔林乡枇杷桔林牌枇杷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2001年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枇杷。桔林乡是福建省定枇杷主要生产基地,也是闽清县十大现代农业示范乡镇之一,现有枇杷2.1万亩,“早钟6号”、“长虹3号”等优质品种占八成。为让果农们快富起来,桔林乡相继打出“组合拳”,做大做优枇杷这一支柱产业。桔林乡里采取财政补贴等多种办法,推广种植当家品种“早钟6号”,每年定期举办3-4期培训班,聘请果树专家进行枇杷栽培技术讲座和进果园现场指导,让果农掌握栽培管理技术,为扩大品牌效应拓展外地市场,乡里并先后在浙江、新疆等地举办“桔林枇杷营销会”,还邀请福州、厦门等地果产经理、营销大户座谈,共谋销路。桔林乡政府做媒,牵头建立桔林枇杷协会,引导桔林乡枇杷产业化经营,联合果农抱团闯市场,使枇杷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握拳”优势。桔林乡里统一注册“桔林牌”枇杷商标,当地果农免费贴牌销售。桔林乡将枇杷文化体验旅游与高效生态农业结合,办好一年一度的“桔林枇杷文化节”。桔林“森林人家”旅游品牌效应初显,在枇杷采摘游中,观光园里的果价倍涨,也带动了其他农特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桔林牌”枇杷先后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称号,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枇杷价格一路攀升。每年春节前后,抢占水果市场先机的“早钟6号”每公斤收购价更是被“炒”到18-20元。福建省环保局此前认定的“桔林乡15000亩有机枇杷基地”,已发展为中国南极科考队绿色食品基地之一。质优、牌好的桔林枇杷还被年代酒业、康辉食品等厂家开发成枇杷酒、罐头等,从而增加了枇杷的附加值。桔林优质枇杷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出口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
农产以稻谷为主,1987年粮食产量4687吨。水果有雪柑、蜜桔等,年产130多吨。山林面积93160亩,其中杉2905亩,松22160亩,竹9815亩,余为杂木林。木材年采伐量2100立方米,毛竹9万根。乡内近年食用菌栽培有较大发展,各村都利用山区优势,种植香菇、白木耳等,香菇年产26吨,白木耳140吨,冠全县。1987年农业总产值569.43万元。乡办企业有胶合板厂、竹木制品厂、文化用品厂、险桥厂电站、农机修配厂等10家;村集体、联合体、个体企业有117家。1987年总收入305万元。古嵩公路沿古田溪东岸穿越乡境,北可通古田县,南可达县城。各村建有简易公路。埘坪旧有一条古街,店屋虽不多,却是山区农副产品的小集散地。今街道移到乡所在地四宝村。乡办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卫生院1所。各村均有卫生所。乡境伴岭村解放前是中共的游击区。民国33年4月在此成立过中共古田工委,7月成立过中共闽东特委,领导闽清、古田两县交界地区的地下革命斗争。乡内汤兜有两处温泉,可供开发利用。风景名胜
白岩山:桔林乡建设完善13公里进山路,建造多功能服务管理楼及别墅,建设服务管理区园林,种植本地四季花卉,按原貌改建修复仙君殿、白岩寺、一家仙、玉皇阁等一批建筑。完善路网,形成生态游步区,完善各种标识,修建竹木休息小亭,沿路安装地灯,搭建索桥、栈道、天梯天桥、升降机和山间滑索。开辟攀岩点,开拓白岩山——姬岩5公里旅游公路。依原貌重建“三县亭”,设置石刻三县交界处山水图和古道介绍,修整观光梯田,改造散居农舍,开辟农家旅舍,推出“农家乐”游项目。黄楮林温泉景区:黄楮林温泉景区位于桔林乡西南部,雄江镇境内,属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一个景区,景区面积约2.6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500亩。黄楮林温泉景区以森林、温泉、溪谷飞瀑为特色。天然温泉是黄楮林景区最具有特色的自然风景资源。据测定:温泉水温为53.7℃,出水量大,日涌量达800吨,水质好,无色无味,温泉水富含碳酸氢钠,温泉水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人称“美人汤”。当地村民们常用温泉洗浴,健康长寿老人多。景区开拓者以人为本,应用科学方法,充分利用温泉、溪谷天然景观资源,巧妙地创造了天池(温泉)十八景,包括温泉游泳池、温泉浴、温泉按摩等保健养生项目。同时兴建星级宾馆、豪华别墅。增加游乐设施,并利用这里的森林、溪流飞瀑和人文景观,构筑森林、温泉、飞瀑之旅,为人们休闲养生、游赏观光、登山拓展等提供理想景区。黄楮林温泉景区对外交通便捷。进入景区公路在雄江与闽江交汇处与316国道连接。距福州市区90公里,距闽清县城37公里。现有班车直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