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长乐市地图 >
梅花镇地图
梅花镇相关地区地图:

梅花与壶江友谊

明嘉靖年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犯闽,两乡渔民在闽江口协同戚继光之部属抵抗倭寇,用鲜血和生命护海御边,结下生死情义。清康熙年间,两乡共辟马祖定置渔场,梅花定位"福沃",壶江择地"山垅",渔汛丰获季节,两乡祭神联庆,是夜突遇外患袭扰,双方以“依舅”作为哨语联络,合力击退外寇,从此,两地渔民互称“依舅”相沿成习。前世纪中叶,福州沦陷后,敌舰横戈江面,壶江岛粮食中断,此时,梅花乡人不顾危险,冒死送粮过江解壶江之危难;解放前夕,有不轨者骚扰梅花,壶江乡民得悉,连夜召集几百强壮乡丁驾舟驰援,使梅花乡化险为夷。解放后,新一代的梅壶人倍加珍惜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传统友谊,并且不断发扬光大.两乡渔船在海上作业时,相互照应,资源共让;有难必帮,亲如一家;从来没有发生过海上作业纠纷,即使在生产中两船相碰、两网相绞,只要一句“依舅”,再大的事情都可化解,损失的再多,谁都不愿开口要赔,认为自己一方承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谁都不愿做破坏舅舅相称关系的千古罪人。特别是近20年来,友谊之情不断升温。有一次,壶江渔船在海上作业时,机器发生故障,无法返航,梅花渔业信息站接到呼叫信号后,十几艘渔船赶往现场,将遇险渔船及船上渔民救回。在前年一次台风袭击长乐市时,梅花的一艘铁壳船,来不及回港被狂风抛上岸,船体严重受损,壶江村民得知后,立即带上拖具,不顾半夜风大浪急,把搁浅船只拖回船厂修理。时至今日每年遇到重大节日时,两地老人会都组织互访,规模最大的是2002年春节,壶江村4000多村民中有1100多人到梅花过春节,梅花百姓将最好的房子、最好的床、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招待远方来的朋友,并举行声势浩大的“接亲”踩街活动。千余人的男男女女,以依舅依妗外甥女的身份在梅花镇吃住玩三天,梅花依舅以最高的礼仪招待壶江依舅,梅花镇所属的梅东、梅西、梅南、梅北、梅城、梅星等6个村的16000多个老老少少,家家敞开大门喜迎宾客.300多桌的酒席,3000多人的聚会,不再是为了满足诱人的食欲,而是演绎着几百年来的欢歌笑语;叙述着祖祖辈辈赶海人的历史诗篇;品尝着岁月沧桑酿成的美酒佳肴;流露出对未来美好事业,希望和憧憬;酒杯里闪耀的是民族传统生生不息的气节和光芒;这就是梅壶舅缘文化永久的魅力!.

乡镇概况

梅花镇位于泗洪县西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32146人(2009年)。辖梅花1个居委会和从庄、段庄、赵庄、郭嘴、凤墩、大罗、川城、万全、前老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梅花,距县城15千米。宁宿徐高速(S49新扬高速)、121省道过境。【沿革】1949年设梅花乡,196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年,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楼花、赵庄、从庄、段庄、郭嘴、凤墩、陆桥、大罗、川城、义井、韩井、五迁、万全、前老、林场、梅花农科站16个行政村。2003年,辖梅花1个居委会和赵庄、从庄、段庄、郭嘴、凤墩、川城、大罗、万全、前老9个行政村。【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21324107:~001121梅花居委会,~200220赵庄村,~201220从庄村,~202220段庄村,~203122郭嘴村,~204220凤墩村,~205220川城村,~206220大罗村,~207220万全村,~208220前老村
地理交通:梅花镇位于泗洪县城北郊15公里处,距宿迁市区35公里,东与金锁镇接壤,北邻归仁镇,西与安徽泗县刘圩、黑塔两大镇相邻。总人口3.15万人,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辖域面积9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9万亩,水域面积2.4万亩,利民河、拦山河、老濉河3条河流南北蜿蜒穿流其境,拥有进士湖、胜利水库等9面水库,镇域地形呈西高、东低。宁宿徐高速、121省道穿境而过,梅曹公路横贯东西,高速入口毗邻镇区,“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宿宿淮铁路客货站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交通十分便利。

乡镇概况

梅花镇位于藁城南部,南与赵县接壤,西南与栾城县搭界,东连常安镇和贾市庄镇,北接廉州镇和兴安镇,西与南营镇为邻。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藁(城)赵(县)公路从镇区通过,交通方便,集市贸易繁荣,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藁城市最大的粮食主产区。2001年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耕地9.18万亩,总人口5.76万人。

发展规划

2009年该镇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乐昌北部经济强镇,争当全市乡镇经济发展排头兵,继续推进“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民营经济”三大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展自身优势,培育发展后劲,促使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0%,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此全面构建和谐梅花。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中心镇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我镇“中心镇”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开展梅花科学发展新局面。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乐梅公路即将开通的有利条件,加快中心镇建设,拉大城镇框架,完善“软、硬”设施,以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全面实施乡村公路硬化工作,实现“六通”(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邮、通客车)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努力实现城乡自来水供应。
2、制定各项优惠措施,营造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加快工业进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形成产业规模。
3、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农业结构。主要抓好黄烟生产,2009年实现市下达的黄烟种植面积3000亩任务。抓好梅花猪养殖,打造“梅花猪”品牌;抓好梅花子姜辣椒发展,进一步搞好梅花子姜辣椒深加工,扩大子姜辣椒的种植面积,力争到2010年全镇种植生姜4000亩,辣椒1万亩。
4、好“山”字文章,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搞山地综合开发,发展优质水果种植。
二、以重视改善民生良好势态,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当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必须看到,经济社会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改善民生工作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地做好工作。从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而又有条件的事情做起,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1、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在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上实现突破。根据梅花的实际情况,一是继续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如沼气池建设的生态建设工程,并紧紧抓住乐昌市被国家定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的契机,从试点涉及的农、林、水、国土、环保出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加强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更多的农民兄弟到城镇创业,到二、三产业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巩固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综合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民异地就业、异地发展,达到自主创业。
2、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实施镇、村卫生院、站的改造、文体场所建设,少生快高等工程,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多项政策,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完善好梅花敬老院等问题,同时,加快村级卫生站和文体活动场新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良好局面。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镇、村面貌新变化上实现突破。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切实搞好镇、村规划。一是2009年全面启动乡村公路硬化工程,部分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化。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带动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使镇、村软硬环境设施明显改善,全镇实现“六通”(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通客车);三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解决饮用水困难村食水问题,使大部分自然村食水达到国家饮用卫生标准。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树立乡风民俗新风上实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杜绝土葬陋习,形成体现本地实际和时代特点的新的乡风民俗,实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通过开展“和谐梅花”,“平安梅花”和“文明梅花”建设活动,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5、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在建立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上实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要抓好村党支部建设,同时又要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一是继续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培训学习工作,使他们成为“党性强、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二是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导班子;三是通过采取领导进村蹲点,干部进村挂职等办法,充实基层组织力量;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党务公开,改善公开和村民自治,形成推进农村建设的合力。五是加强完善党员教育远程管理。

基建历史

1958年建成梅花影剧院,可容纳1092人;旧街道改建成土石路,1960年铺长2000多米方块石板路。1961年建成电厂。1980年建成梅花自来水厂。1985年投资62万元建梅花中学校舍,建筑面积2090平方米,投资4.3万元续建梅花中心幼儿园。1992年投入75万元建成镇卫生院,雇用各类清洁工80多人,使脏、乱、差状况得到治理。镇有道路7.7公里,桥梁2座,防洪堤长1.3公里,排水管长0.46公里。主要街道5条:建设路、环镇路、横街路、中学路、白石头路。镇投资58.84万元铺设村间道路47条,总长5.3公里。对外交通有3条道路:峡梅路,从营前镇黄石村至梅花全长39.6公里;沿江路,东北接海运码头,西南连峡梅路;新开辟的绕城公路,东连白石头,南接峡梅路。有线电视入户率50%以上。镇拨款2万元,建成篮球场、灯光球场,购置文娱设备,并投入30万元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绿化覆盖面积3.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35公顷,公共绿化地面积1.6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92平方米。1994年划出450亩开辟将军山风景区,增添海区自然景色。投入120万元,建成2座日产3000吨自来水厂,供水管长12.4公里,人均日生活用水6.5升;更新改造低压电网;程控电话覆盖全镇;将军山小学教学楼落成。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1994年建筑面积竣工6300平方米,桃园工业小区建成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全镇建筑面积32.4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20.23平方米。

概况

梅花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北部,镇驻地距县城16公里。东界双牌县理家坪乡,南接白马渡镇、东门乡、富塘乡,西邻寿雁镇、乐福堂乡,北连双牌县打鼓坪林场、理家坪乡。镇驻地梅花村。辖梅花、虎头牌、江南、蒋莫、斜皮渡、赤源、大路边、修宜、沙路源、盘家、西田、正鹄、黄土祠、车头、石下渡、贵头、井头、仙田、上仙田、直州、玉岗、斯屋、司空岩、廊洞、社湾、新屋、洞中、老母宅、周家、棠下30个村,254个村民组。全镇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7公顷,林地4070公顷,9733户,35905人。该镇村民同时兼用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两种语言。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有宜山和胜穆岭等山,南部处于盆地中心,大部分是中部平岗山。地貌特征是“丘平交错,地势低平,以岗地为主”。岗地坡度平缓,岗顶浑圆。河流水网发育,光照充足,气温高,雨量充沛,水利条件好,土质较肥沃,盛产水稻、甘蔗、板栗、大蒜、蔬菜、水果、烤烟等。宜水和廊洞水库左右干渠自北向南纵贯全镇。交通方便,洛湛铁路、G207线和道县至江村公路横穿全境,是县北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镇经济以农业为主。镇年工农业总产值10172万元,财政收入105.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