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岭镇地图
文岭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发展
自2005年来,文岭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目标定位较明,发展思路较清,工作举措较强。为更好推动文岭镇今后在金峰组团中实现跳跃性发展,文岭镇新班子要做到“抱头、挺腰、揽尾”。“抱头”。文岭要在金峰组团中脱颖而出,趁势而上,需要主动承接金峰镇和空港工业集中区的辐射,借助这两块跳板,寻找机会带动自身,这样,才有可能先人一步,赢得优势。一要抱强工业,主动承接金峰镇的辐射,不断把企业发展壮大。二要抱旺商贸,依托阜山渔货交易市场的人流和物流,不断扩大市场容量,增强集散功能。三要抱优农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全镇经济作物与粮食的种植面积比例,提升石壁、山边刘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水准。“挺腰”。俗话说:要挺直腰杆,才能理直气壮抓发展,才能借梯登台,借势而上。在充分接受金峰经济发展辐射的同时,文岭镇要懂得借机发力,挺直工业发展这个“腰杆子”,挺快发展速度,挺足发展后劲,挺优发展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技术改造为动力,在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上下功夫,推动自身更快更好发展。“揽尾”。相对于梅花而言,文岭镇处于文梅地带的领头地位。在地理位置、人文资源、产业导向上,文岭与梅花双方都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方向。为此,要更好的把梅花的优势揽为文岭自身所有。揽港口。文岭与梅花之间都具有港口优势,要树立“大合作、大联合、大平台”的观念,更好依托梅花腹地,围绕渔货装卸、加工等优势产业进行分工协作,建立港口间紧密型或松散型的合作,倡导渔港口间相互合作,实现共赢。揽湿地。要看到湿地存在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加大阜山鳝鱼滩湿地保护区建设,在保护区内配备相关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定期监测统计,为优化湿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揽城建。在城镇建设上要与梅花力争做到和谐统一,形成独特的南方渔镇特色,使新镇区成为具有现代城镇气息、人文魅力和成长前景的现代镇区。经济发展
全镇粮食总产量6716吨,持平;农业总产值7830万元,比增4.2%;企业总产值12.97亿元,比增15.1%;工业总产值10.45亿元,比增18.3%;财政总收入841.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40万元,比增5.2%。全镇共有重点企业202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福建省台福食品有限公司、长乐市新世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长乐市航行面制品有限公司,文岭镇沿海沿江,沙地面积大,适宜发展水产、养殖、蔬菜等产业。水产冷冻加工业居全市首位,现有企业34家,年创产值2.8亿元;淡水养殖居全市首位,年出口鲜鳗1500多吨,年创产值近亿元;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复种)保持在1.4万亩左右,年产量2.8万吨,注重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食品饮料年创产值近亿元。文岭镇认真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的战略,凝心聚力,以项目为抓手,立足改善民生,切实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完成10.64亿元,同比增长5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2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0万元,同比增长52.6%;财政总收1150.14万元,同比增长16.21%。该镇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建设困难,促进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增效。东吴、凤庄、文岭等工业集中区是文岭镇工业经济重点增长源,文岭将充分发挥项目落地推动领导小组作用,实行领导挂点服务制度,进行点对点跟踪服务,定期走访调研,认真解决好东南针纺、庆诚食品等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固投增长,产值增量”的目标。该镇还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增资技改扩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岭现有企业140家,规模以上企业仅24家。该镇引导纺织和食品两大支柱产业在技改中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还本着“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理念,主动、积极、有效地上门服务,切实为企业提供信息,引领“品牌带动”的社会意识,营造“品牌带动”的创业环境,培养业主敏锐的战略目光,推动食品、纺织产业延伸发展,加快品牌创新,树立发展的雄心和斗志。领导机构
党政办:职能:1、拟定本办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2、草拟党政文件、会稿,调研采编综合信息;3、负责本镇机关内务工作;4、抓好镇机关内部建设;5、负责镇党委、政府各部门的档案统一管理保密工作;6、承办党委、政府公文收发、记录、传阅,做好上传下达;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司法所:职能:1、承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对村(居)调解组织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并具体承办民间纠纷调解工作;3、协助政法部门抓好综治工作;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计统组:职能:1、负责本镇的国民经济统计、综合分析,编写本镇经济年鉴;2、督促镇机关各部门、村居及时上报统计报表;3、如实为上级统计机构和本镇领导提供数字资料;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会:职能:1、主持工会日常工作;2、参加本单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3、指导基层工作履行职责、开展活动,以及镇机关工会工作;4、全面贯彻《工会法》、《劳动法》,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搞好工会自身建设;5、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民政办:职能:1、制定本镇民政、老龄等工作计划,报领导审定后负责实施;2、宣传婚姻法,抓好社会团体管理、地名、殡葬等工作,搞好现役军人社会服务等优抚工作;3、指导村(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财政所:职能:1、编制执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或经费预处,具体审核和办理财务收支业务;2、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薄,做好平账和结账;3、搞好年终决算,编制会计报表;4、负责机关内部国有资产的管理;5、制定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负责镇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6、审核单位用款计划;7、做好专控商品审批工作;8、及时审核预算单位的会计报告;9、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宣传组:职能:1、制定本镇宣传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2、负责做好上传下达,联络协调、督查工作;3、搞好本镇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市场管理工作;4、落实镇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文教组:职能: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2、抓好卫生工作;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组织组:职能:1、负责本镇党建工作,组织制定全镇“党建工作”岗位责任制,提交党委讨论后,并组织实施;2、负责党员纳新管理工作;3、筹备组织党委、政府重大会议,审核重要文件;4、协助党委书记抓好其他工作;5、抓好本镇组织、人事、老龄、党建工作;6、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定期考核,向党委推荐人选;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搞好发展党员工作;8、搞好组织、人事、统计工作;9、制订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符合上级有关政策、精神、规定和要求;10、经常性开展党员和职工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有声有色,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11、及时检查督促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完善、健全;12、完成镇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认真、及时。
妇联:职能:1、负责本镇妇女组织工作的管理;2、搞好妇联的服务职能和联谊职能;3、抓好“四自”和“四有”教育,组织妇女开展各种有益活动;4、指导基层妇代会工作;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计生办:职能:1、制定本镇计生工作规划,并具体组织实施;2、抓好计生基层网络建设;3、审核村各项报表、材料;4、承办计生经费的征收管理;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建设规划
1、规划目标。以新区建设为主,开发新区与老城改造相结合;根据现状,逐步滚动向外开发;满足城镇用地的阶段平衡和功能的阶段完善。2、建设原则。实施“规划—征地—市政及公共设施建设—土地拍卖开发”的开发时序。依托现有城镇基础设施,采取道路、基础设施先行、适当超前的规划政策。集中成片开发为主,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控制性,充分利用城镇资源,用经营的理念建设、管理城镇。3、建设重点。以渡梅线为近期建设轴线,在三至五年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聚集效益的文岭新镇区。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政府办公楼、公园绿化、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中心卫生院等公共设施项目。工业建设
文岭镇共有企业202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福建省台福食品有限公司、长乐市新世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长乐市航行面制品有限公司。文岭镇认真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的战略,凝心聚力,以项目为抓手,立足改善民生,切实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6月份工业总产值完成10.34亿元,同比增长5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2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0万元,同比增长52.6.%;财政总收1150.14万元,同比增长16.21%。文岭镇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建设困难,促进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增效。东吴、凤庄、文岭等工业集中区是文岭镇工业经济重点增长源,文岭将充分发挥项目落地推动领导小组作用,实行领导挂点服务制度,进行点对点跟踪服务,定期走访调研,认真解决好东南针纺、庆诚食品等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固投增长,产值增量”的目标。文岭镇还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增资技改扩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岭现有企业140家,规模以上企业仅24家。该镇引导纺织和食品两大支柱产业在技改中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还本着“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理念,主动、积极、有效地上门服务,切实为企业提供信息,引领“品牌带动”的社会意识,营造“品牌带动”的创业环境,培养业主敏锐的战略目光,推动食品、纺织产业延伸发展,加快品牌创新,树立发展的雄心和斗志。文岭镇沿海沿江,沙地面积大,适宜发展水产、养殖、蔬菜等产业。水产冷冻加工业居全市首位,现有企业34家,年创产值2.8亿元;淡水养殖居全市首位,年出口鲜鳗1500多吨,年创产值近亿元;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复种)保持在1.4万亩左右,年产量2.8万吨,注重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食品饮料年创产值近亿元。特色小吃
蛎饼:做法是选用大米、黄豆浸泡后磨桨作皮,以海蛎肉、猪瘦肉、芹菜等调成馅马蹄表感特制的长柄瓢勺将浆饼放入滚开的油锅炸制而成。成品为圆形,壳酥香,馅味荤鲜美,可单独食用,也可作下粥小菜。若与鼎边糊同吃,一干一稀,一个味浓一个清淡,别有风味。鼎边糊:福州市民常用的早点。在铁锅里盛着蛤、香菇、虾米、葱、黄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汤,用火烧着,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后抹上花生油,再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泼在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食之软嫩清香。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早晚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鼎边糊小吃摊。1961年朱德在福州品尝鼎边糊说,这么简单的原料,这么简单的制作,这么简化的食法,却有这么引人的魅力,真叫人尝后难以忘怀。
光饼: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6厘米,中间带有穿孔,食之清香可口。相传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戚继光奉旨率戚家军入闽抗倭,战事不断。为适应行军作战需要,老百姓发明以面粉为原料制成制成一种中间带孔的饼,用卤咸草串起来,挂在戚家军将士的脖子上,随时食用,既节省埋锅做饭时间,又避免炊烟外冒泄露军情。福州人吃光饼有诸多花样,有将炒干的海苔菜夹在饼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饼,有夹青菜“雪里红”的辣菜饼,有夹红糟三层猪肉或米粉肉的夹肉饼等等。如今福州人宴桌上也摆上了光饼。
线面: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线面粗细0.7毫米以内,有的能用1斤面粉制成6米长的线面近1000根。福州线面具有煮时不糊,柔韧滑润,咀不粘齿,牵丝缕缕等特点。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倒入炖好的羊肉、鸡肉、或猪上排汤中,调些福建老酒、葱花等,芬香味美。福州风俗,过生日要吃线面加上2个鸭蛋,称“太平面”,寓意平安长寿。
葱肉饼: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以面粉为主料,以猪肥膘肉、葱花、生芝麻为辅料制成的一种烤炉酥饼。做法是:把面粉揉成饼皮,肥膘肉丁用白酱油、味精、精盐、五香粉或椒盐、胡椒粉等佐料腌醉做成馅料,包馅时塞进大把葱花,饼面上撒入生芝麻,贴炉烘熟。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中还有一种叫虾干肉饼,制法与葱肉饼相似,形状大小与光饼相同,加虾干碎、肉丁、椒盐等为馅,贴炉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