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泉州市地图 > 南安市地图 >
眉山乡地图
眉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其他

交通:眉山-金淘眉山-仑仓眉山-安溪,农业:水稻,水果,茶叶,行政部门驻地:眉山乡人民政府(大眉村)眉山乡派出所(大眉村)眉山医院(大眉村)眉山电信营业厅(田内街)

风景旅游

位于高田村南麓山坡上的云山寺,坐南朝北,由旅居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侨胞和台湾、香港集资500万元修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占地面积8888平方米。云山寺是一座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山间寺院,整座寺院仿古殿式建筑,琉璃红瓦,巨栋斗拱,雕梁刻凤,巧夺天工,古色古香。其他古迹还有四峰山龙泉寺、大眉观音院。

历史沿革

“眉山”地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取自村名大眉、小眉的“眉”字和山腰、山后的“山”字合成“眉山”。另有一说是取自大眉山(又名大帽山)的山名。宋时分别属怀德乡清风里和金鸡乡仁德里。元、明、清改属十三、廿四、廿五都。民国17年置眉山乡,至民国35年期间先后属第二区、第一区。解放初属第四区。1956年属诗山区,1958年属诗山公社。1961年属金淘区,1965年属金淘公社。1971年由金淘公社析出成立眉山公社。1984年改称眉山乡。1997年,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2.3万.

教育文体

全乡现有小学10所,中学二所(眉山中学,天山中学),小学、初中布局合理,基本能满足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已形成了幼儿园、普教、成教等较为完整、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眉山乡的体育运动,重点以村为主,现各村有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等类的运动员,每逢节假日经常以乡、村为主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有线电视覆盖率100%以上人民群众的文体活动生活丰富多彩。

历史名人

眉山历史上涌现的名人有叶期颐(1738—1791),字孝受,号淡江,清乾隆三十八年(1771)领乡荐,先后任河南西华县令,清府宣咸为知州。

经济产业

眉山全乡现有农业耕地面积9315亩,其中水田面积7000亩,林地50845亩,主要以水稻、甘薯农作物为主。全乡共7056户人家,人口24520人,现有侨眷8000人,归侨27人,旅居海外侨亲万余人,全乡投入800多万元铺筑了60.9公里水泥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1994年全乡开通光缆线路,村村有程控电话,全乡共开通4200多门,互联网用户200户。建立移动通讯基站2个,1个编制网站,5个直放站。全乡现有茶园面积6000多亩,2003年成功申报“临笑峰”铁观音茶叶绿色食品标志。南安市最大的生态茶叶产区是眉山皇旗尖生态茶园,原为眉峰茶场,是1951年土改时没收观山地主80亩茶园为基础建立的“地方国营眉峰茶场”。此后,场名更改多次,1979年名为“国营福建省南安县眉峰茶叶农场”。建场之后,建了崭新的厂房及工人宿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1960年茶园面积100亩,产量7.5吨,同时种植荔枝100亩。1980年茶园面积577亩,产量27.8吨。1988年茶园面积600亩,产量31.7吨。除了逐步扩大茶园面积外,还垦植了果园面积124亩,农田80亩,山林地300亩,至1988年,全场总面积1100亩。茶场不断革新制茶技术,提高茶叶品质。由茶叶初制转入茶叶精制,由手工制茶转为机械制茶。1988年有电动摇青机15台,电动整形机4台,萎凋条槽2条。电动滚筒杀青机3台,电动揉捻机3台,电动烘干机4台,实现制茶机械化。2004年,国企改制后,由外出乡贤李跃进先生斥资千万,对茶园、茶树、品种、车间及设备重新进行科学改造,并通过国家QS认证,初步发展为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观光业为辅的立体生态农业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了标准化生产,增施农家土杂肥,生产优质生态茶叶;被列为南安市建设六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