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温州市地图 > 苍南县地图 >
钱库镇地图
钱库镇相关地区地图:

气侯条件

钱库镇气侯条件十分优越。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侯,冬季温暖,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0℃以上,≥10℃积温5960℃,全年日照数1892.32小时,无霜期长达311天,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且降水分布均匀、理想。

经济发展

综述:钱库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稳一强二繁三”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在全县率先推行“民情系列”活动,党群、干群关系密切。钱库镇已建成万亩标准农田和一个650亩设施良好的市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并建立了波尔山羊繁育基地、美国青蛙养殖基地、三东花木基地等11个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一个总投资1.7亿元,占地600亩的苍南县塑膜软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共有49家企业入园,其中22家独立建厂房,已有11家建成投产,另外27家企业是以联合兼并的形式进入标准厂房。2003年,钱库镇31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产值达5.66亿元,有9家企业列入县百强企业,有3家被评为县纳税大户,还有一家市重点出口企业、毛毯生产居中国第二位的企业――宇宙集团。钱库镇共有成型企业300多家,其中印刷企业占了167家,已有17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镇综合功能不断增强。相继建成环城大道和钱库大道,新龙金大道贯穿境内,交通状况大大改善;水厂办公楼、电信大楼、宽带网络、110V高压输电线路等一批电力、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先后投入使用。注重提升城镇品位。修编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还编制了“三河六岸”滨水景观规划、宋港花苑高级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和行政中心区详细规划等三大规划,绘就了“江南水乡”城市框架蓝图。突出城镇美化、净化和亮化,实现了城区道路保洁市场化与垃圾清运机械化运作,修筑了一个市民休闲广场和一个梦园公园,城镇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中心村面貌有了大幅度改观。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钱库镇拥有5所完小、2所初中和2所高中,其中一所获省重点高中称号,另一所是省级综合高中,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8%,已顺利通过市教育强镇评估验收。2002年,钱库镇计划生育率达93%,医院及卫生室25个,自来水用户已达1.69万户,主线电话装机户数已达1.8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10050户。有工行、农行、信用联社等8个营业网点,3个菜市场,有比较高档的宾馆3家、酒店4家。
箱包业:箱包业作为“钱库镇特色支柱产业”,始终以规模大,品种全、款式新、质优价廉而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箱包产品达20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钱库镇现有箱包从业人员3万多人、30多家从事箱包的规模企业、730多家个体加工企业以及配套的交易、皮革、箱包辅料、五金饰件等专业市场,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年生产箱包5000万只,产销量占温州市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箱包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并在中国各大中城市设有100多个箱包经销点。钱库箱包业快速发展,在给钱库镇农村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乡镇20多万人走上了致富路。钱库镇现有箱包专业市场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40223m2,建筑面积52078m2。有固定门面918间,市场内从业人员2万多人,正在建设中的箱包市场拟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46740m2,建筑面积298480m2,另外还有零散经营户700多户遍布于钱库镇。箱包产品销往中国各地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2005年实现出口额达5.2亿元。
招商引资:2006年,钱库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精心组织策划,多次外出招商,共洽谈意向项目14个,已经通过县里评审的有7个,其中中外合资项目3个(华安、蓝翔、顺福),已经落实供地指标的有3个(华安纺织、蓝翔电子、信丰彩印),7个项目总投资为2.52亿元,总用地180亩。实现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0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820万元(其中市外内资600万元),完成了县里下达的任务指标。引
制造业基地建设:2006年,钱库镇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制造业基地的考核办法和奖罚措施。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达到41家,其中宇宙、爱德、虹泰均超亿元,宇宙集团年产值可突破3亿元大关。实施品牌战略,已有省市著(知)名商标1个,省市名牌产品3个。宇宙“家之梦”高档亚克力毛毯已申请国家级商标。完善龙金大道与钱库大道周边工业功能区建设,完成了二期标准厂房建设,农历年底可让28家中小规模企业迁入,三期标准厂房已开始筹建;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二期加工园区前期规划工作已经完成。中美合资温州华安纺织有限公司投资2880万美元,生产高档原则面装、面料,落户钱库镇工业功能区。爱德电力与天马活塞两家企业已建立起了省级新产品研发中心,中心研发资金的投入占到企业生产总值的10%,威牛胶原公司投产的胶原蛋白产品属省级高新技术项目,获省、市名牌商标。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880万元。引
重点工程项目:2006年,钱库镇开展“双月攻坚推进”项目活动,组织精干人力,排除各种困难和阻挠,集中精力督促企业早日进场施工,全力以赴抓好工业发展“两个90%”的落实,全年实现新增供地面积147亩,供地率达80%,企业进场施工面积120亩,进场率达85%。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1.65亿元,主要项目有杉友文具、正利包装、金诃印业、威牛胶原、亚通文具、奇点文化、爱德电力、天马活塞、永顺自行车等。东京大桥建设基本竣工;龙金大道与钱库大道交叉路口的交通转盘建设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引
农业经济:200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33%。大力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4800亩,建成三面光渠道32800米,机耕路24800米,实现新增耕地面积68亩,新砌河岸1700多米,项目总投资达370万元。继续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效益农业取得新进展。2003年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2835亩,占钱库镇总面积的15.2%,实现调整产值527.3万元,新增利润55万元。以甘蔗、蔬菜、瓜类以及畜牧养殖等为主的效益农业收益喜人。启动河道整治工程,投入15万元完成了1000米的百花河道疏浚和清障工作,共清除淤泥1万方。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视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成功承办了温州市大型农业咨询活动,参加人员涉及30多个乡镇、1245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300多份。及时做好水稻病虫监测、预报和治理工作,确保水稻田间安全生产,全年共发出病虫情报28期、技术资料6300多份。严格执行“村账镇代理”制度,认真做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农副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钱库镇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取得了农村改革的巨大胜利,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2000年农业产值6500万元。特别是实现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后,农业结构更趋合理。2001年实现调整面积1667亩,涉及10大类32个品种。
工业经济:2003年,钱库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3.12亿元,同比增长8.13%,实现销售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7.04%,产销率达到96.7%。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新增8家,钱库镇31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3%。宇宙、爱德、恒利3家工业企业被评为县龙头企业,有9家列入县百强企业。印刷、塑料制品、纸制品、纺织、箱包等五大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立项实施技改项目16个,位居全县第二,总投资额达1.4亿元,单项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就有4个,宇宙、南方、华联、友谊、顺福、恒利等企业的6个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并通过验收。其中温州宇宙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0万条出口工艺地毯系列生产线易地技改项目和温州华联印业有限公司引进的高速多色印刷技改项目还被列入了省重点技改项目,获得了省财政专项贴息资金的扶持。继续实现“质量立镇、品牌兴业”战略,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宇宙“家之梦”产品系列荣获了省名牌产品和省消费者满意产品称号,恒利公司的“恒泰”牌商标与天马活塞公司的“天马”牌商标也获取了市知名商标称号。进一步加大了对工业园区的老房拆迁、坟墓迁移、征用土地等工作力度,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规模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截止2003年底,工业园区600亩规划用地已全部被征用完毕,共有49家企业入园,其中22家独立建厂房,已有11家建成投产,另外27家企业是以联合兼并的形式进入标准厂房。去年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入8994万元,比上年增长76.35%,大幅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积极贯彻扶优扶强、合力扶工、一厂一策等政策,继续开展“一联、二挂、三下派”活动,大力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兑现《鼓励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努力为工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环保事业

投入900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供电所大楼、城管办公楼、钱二高综合楼、镇四小新教学楼、钱库二中综合楼、钱库二小塑胶操场和水厂综合楼,改造了兴华北路和公园中路的破损路面以及老电影院原址,解决了箱包市场用电问题。县三医医技楼、地税大楼、文鑫路主体工程、钱括公路和钱库二小综合楼正在建设之中,镇行政办公大楼、钱望公路、钱库商厦以及镇敬老院等工程项目基本完成了前期工作。做好“三大规划”的实施工作,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报批单位、个人建房和房开项目,大力推行公寓式住宅建设,注重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品位。积极配合县里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了小河川底示范村的规划建设工作,项西、项东、洋北、河家埭等四个整治村的规划也已着手编制。积极开展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状况,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成功出让了镇行政中心区D、E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引进了温州市五环房开有限公司和温州市永顺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来钱库投资创业。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工作力度,扩大道路保洁范围,及时增购了一辆垃圾压缩车,城区卫生整体水平有了新提高。继续加大城镇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治理,共清除违章占道400多处,查处违章广告50多处,拆除违章棚架20多处,城镇脏、乱、差状况得到进一步改观。更加重视环境污染治理,督促工业企业自觉运行治污设施,严厉打击“十五小”企业,集中拆除了11家死灰复燃的小造纸厂,捣毁了30多处烂板加工点,拆除褪色池71个,没收褪色水130多桶,有效保护了环境安全,推进了城镇可持续发展。

财政收入

2003年钱库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55亿元,同比增长8.07%;财政收支执行良好,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94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7%,其中地税1447万元,同比增长21.49%;外贸出口供货值达1.88亿元,同2002年相比将近翻了一番;农民人均收入5551元,比上年增长5.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32.8%;工业用电量625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2003年末,钱库镇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7%,各项贷款余额3.54亿元,同期增长33.94%。

交通状况

钱库镇河网齐全,四通八达,星罗棋布,素有温州威尼斯之美誉;县际公路已形成两纵一横的新格局,镇中心距104国道只有12公里,且具有六车道的一级公路相联;距县城只有15公里、距温州机场仅有84公里。汽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昆明等地。建城区内道路宽敞,布局合理。农村道路网齐全,已基本实现农业运输机械化。钱库至括山乡、新安乡、仙居乡、望里镇、芦蒲镇等乡际公路已全面建成,交通中心镇的格局已以形成。

人文环境

钱库镇得名于五代十国,自南宋高宗年间就有建制。解放后1954年成立钱库区,1992年撤区扩镇时将夏口乡、项桥乡、陈东乡并入钱库,现今成为拥有人口7万多的中心建制镇。地灵人杰。千年来,钱库曾俊秀朋兴,科名迭出。据查,在旧志选举志、官职志、人物志中,有名或立传的就有119人;近、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如新兴版画家林夫烈士、原华东大学苏渊雷教授、桃李满天下的吴襄教授、高级工程师吴一亨等一大批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