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眉山市地图 >
仁寿县地图
仁寿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质构造:仁寿县境内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地貌,仁寿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越溪河发源于仁寿县,流经荣县、宜宾县,是岷江一大支流,全长300余公里。仁寿县地表水沿龙泉山脉东西分流,椰江、越溪河与龙水河、通江河、清水河汇入岷、沱二江。流域面积2222平方公里,总长2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89亿立方米。1972年在龙泉山西麓建成的省内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黑龙滩水库,可蓄水3.6亿立方米,解决仁寿县城区及大部分区乡镇生产生活用水,控灌仁寿、井研、简阳三县田土7.07万公顷。
自然资源:仁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19.96%。野生动物100余种,野生植物130余种,中草药种类达558余种。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均达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沿龙泉山脉东西分流,椰江、越溪河与龙水河、通江河、清水河汇入岷、沱二江。流域面积2222平方公里,总长2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89亿立方米。1972年在龙泉山西麓建成的省内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黑龙滩水库,可蓄水3.6亿立方米,解决仁寿县城区及大部分区乡镇生产生活用水,控灌仁寿、井研、简阳三县田土7.07万公顷。全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膨润土、页岩等。煤炭储量约1亿吨,主要分布于汪洋、禄加两区;膨润土储量1000万吨,分布于大十、兆加一带;石灰石、页岩储量丰富,石灰石主要分布在禾加、汪洋、禄加一带,页岩储量遍布于全县各区乡。已探明并利用石英砂5000万吨,粘土矿约300万吨,开发潜力巨大。

历史沿革

建县:仁寿建县于隋开皇十八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仁寿在秦属武阳县。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普宁名仁寿县,为陵州治。因梁为怀仁郡地,命名仁寿,寓意吉祥,又取仁义长寿之意。唐天宝元年(742)改陵州为仁寿郡。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陵州为陵井监辖仁寿县。南宋乾道六年(1170)属隆州。明洪武六年(1373)分仁寿县复置井研县。清雍正五年(1727)县由成都府改隶属川南道资州。民国元年(1912)县属成都府,1913年改属下川南道,1914年下川南道改称永宁道,1924年废道直属四川省政府,1935改属省第二督察区。1950年属川南行政区内江专区,1958年改属乐山专区,1985年属省辖乐山市,1997年划归新成立的眉山地区管辖。现属眉山市。1997年以前,仁寿县辖20个镇、93个乡:文林镇、龙马镇、钟祥镇、文宫镇、黑龙潭镇、杨柳镇、禾加镇、中祥镇、始建镇、满井镇、彰加镇、钢铁镇、富家镇、禄加镇、宝飞镇、慈航镇、北斗镇、汪洋镇、清水镇、大化镇;方加乡、青石乡、团结乡、曹家乡、建新乡、清泉乡、光相乡、默泽乡、分水乡、河口乡、双保乡、石盘乡、新店乡、龙江乡、金鸡乡、元通乡、向家乡、凤梧乡、马安乡、中农乡、板桥乡、龙桥乡、曲江乡、中岗乡、古建乡、钟祥乡、正兴乡、万寿乡、洪峰乡、金凤乡、双胜乡、龙正乡、兆加乡、元正乡、谢山乡、合兴乡、景贤乡、高家乡、中坝乡、敖陵乡、三峨乡、观寺乡、千合乡、松林乡、古佛乡、府君乡、兴盛乡、板燕乡、视高乡、里仁乡、铧炉乡、促进乡、勤乐乡、铁牛乡、月桥乡、骑虎乡、金耀乡、甘泉乡、城堰乡、龙凤乡、谢安乡、鸭池乡、宝石乡、花房乡、藕塘乡、石嘴乡、农旺乡、齐加乡、五福乡、玉龙乡、宝马乡、青岗乡、花瓷乡、珠嘉乡、三溪乡、蜂蜜乡、于丞乡、涂家乡、大洪乡、四公乡、大草乡、松峰乡、永宁乡、碗厂乡、大联乡、复合乡、白凤乡、天峨乡、鹤鸣乡、识经乡、凤陵乡、鹤立乡、天明乡。
2000年:仁寿县辖23个镇、8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98462人,其中:文林镇112740、大化镇19977、文官镇35657、高家镇20136、富加镇33450、汪洋镇38060、钟祥镇26220、始建镇25681、彰加镇20285、慈航镇16927、龙正镇24005、北斗镇17988、禾加镇26254、中农镇15114、禄加镇16100、宝飞镇19498、龙马镇25230、方加镇29434、清水镇26653、钢铁镇12948、满井镇16575、黑龙滩镇13432、杨柳镇23310、于丞乡6994、宝马乡15959、花瓷乡9428、青岗乡13618、三溪乡9883、珠嘉乡15169、蜂蜜乡15304、松林乡7606、府君乡7238、古佛乡13339、板燕乡12767、观寺乡12926、三峨乡9936、中坝乡3812、鳌陵乡6285、千合乡5133、花房乡8487、五福乡11802、石嘴乡11758、藕塘乡11361、齐家乡10893、农旺乡9813、玉龙乡13747、大洪乡9998、涂加乡7059、大革乡6950、四公乡9053、永宁乡7346、松峰乡7623、大联乡5410、碗厂乡9976、建新乡9070、合兴乡9641、清泉乡6924、青石乡8253、曹家乡8947、谢山乡4404、铁牛乡6944、骑虎乡9480、促进乡9667、铧炉乡7647、勤乐乡6974、月桥乡7377、正兴乡7260、洪峰乡5117、万寿乡4206、古建乡5058、宝石乡7088、龙凤乡9538、金耀乡6509、甘泉乡5205、鸭池乡7613、谢安乡7638、城堰乡5089、双堡乡15561、石盘乡7606、新店乡8679、马鞍乡7246、河口乡12225、板桥乡10583、天峨乡8126、识经乡7641、凤陵乡8074、鹤鸣乡12033、天明乡9082、鹤立乡8503、复合乡10578、白凤乡6179、元通乡18022、向家乡12775、龙江乡6400、中岗乡10707、龙桥乡10148、曲江乡8603、金鸡乡7430、凤梧乡11638、里仁乡14977、兴盛乡13002、视高乡9667、团结乡3252、双胜乡5787、兆加乡8409、景贤乡10200、金风乡4260、元正乡7098、光相乡9779、分水乡6196。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仁寿县辖23个镇(文林、富加、汪洋、龙正、钟祥、钢铁、禾加、文宫、龙马、北斗、彰加、高家、满井、禄加、清水、始建、慈航、中农、宝飞、方家、杨柳、黑龙滩、大化)、87个乡(宝马、花瓷、大洪、建新、月桥、正兴、金耀、天峨、元通、团结、曲江、金鸡、视高、兴盛、里仁、中岗、龙江、向家、凤梧、龙桥、双胜、元正、兆嘉、景贤、金凤、虞丞、双堡、石盘、新店、马鞍、凤陵、鹤立、鹤鸣、识经、白凤、促进、铧炉、勤乐、天明、复合、甘泉、城堰、鸭池、宝石、谢安、龙凤、河口、板桥、涂家、大革、万寿、光相、洪峰、古建、分水、四公、永宁、松峰、大联、碗厂、铁牛、骑虎、松林、府君、古佛、板燕、观寺、三峨、中坝、鳌陵、千合、蜂密、三溪、珠嘉、青石、清泉、曹家、谢山、合兴、五福、花房、石嘴、藕塘、齐家、玉龙、青岗、农旺)。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1号)批复同意仁寿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一、原由眉山市批准设置的仁寿县陵阳、文宫、富加、汪洋、钟祥、彰加、龙正、北斗、禾加、禄加、满井、龙马、清水13个工委及其它中间机构应予以撤销。二、仁寿县撤销蜂蜜、花瓷、三溪、松林、府君、中坝、千合、三峨、龙江、凤梧、金鸡、金耀、龙凤、甘泉、宝石、马鞍、石盘、天明、鹤鸣、鹤立、复合、白凤、骑虎、铁牛、铧炉、勤乐、月桥、大洪、碗厂、大革、永宁、大联、青石、建新、清泉、谢山、双胜、元正、金凤、花房、五福、齐家、正兴、万寿、古建、分水、光相、团结、视高等49个乡和杨柳镇。三、仁寿县扩大38个乡镇的行政区域。注:越溪镇及附属乡镇于1991划入威远县,将蜂蜜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文林镇,镇政府驻文林镇金马路一段52号。将花瓷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宝马乡,乡政府驻宝马场。将三溪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珠嘉乡,乡政府驻珠嘉场。将松林乡、府君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大化镇,镇政府驻大花市。将中坝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高家镇,镇政府驻高家场。将千合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鳌陵乡,乡政府驻鳌陵场。将三峨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观寺乡,乡政府驻观寺场。将龙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中岗乡,乡政府驻中岗场。将凤梧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龙桥乡,乡政府驻龙桥场。将金鸡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曲江乡,乡政府驻曲江场。将金耀乡、龙凤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北斗镇,镇政府驻北斗场。将甘泉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城堰乡,乡政府驻城堰场。将宝石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谢安乡,乡政府驻谢安场。将马鞍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中农镇,镇政府驻中农场。将石盘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新店乡,乡政府驻新店场。将天明乡、鹤鸣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禄加镇,镇政府驻禄加场。将鹤立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宝飞镇,镇政府驻宝飞场。将复合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天峨乡,乡政府驻天峨场。将白凤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识经乡,乡政府驻识经场。将骑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凤陵乡,乡政府驻凤陵场。将铁牛乡、铧炉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彰加镇,镇政府驻磨子场。将勤乐乡、月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慈航镇,镇政府驻慈航场。将大洪乡、碗厂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汪洋镇,镇政府驻汪洋场。将大革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涂家乡,乡政府驻涂家场。将永宁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四公乡,乡政府驻四公场。将大联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松峰乡,乡政府驻松峰场。将青石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钟祥镇,镇政府驻钟祥场。将建新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始建镇,镇政府驻始建场。将清泉乡、谢山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曹家乡,乡政府驻曹家场。将双胜乡、元正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满井镇,镇政府驻满井场。将金凤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景贤乡,乡政府驻五贤坳。将花房乡、五福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富加镇,镇政府驻富加场。将齐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农旺乡,乡政府驻苏家滩。将正兴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龙正镇,镇政府驻龙驹场。将万寿乡、古建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洪峰乡,乡政府驻洪峰场。将分水乡、光相乡、杨柳镇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黑龙潭镇,并将黑龙潭镇更名为黑龙滩镇,镇政府驻水库大坝。将团结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清水镇,镇政府驻清水场。将视高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钢铁镇,钢铁镇更名为视高镇,镇政府驻地由老君场迁移到视高场。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仁寿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眉府函[2005]27号)批复内容基本与川府民政[2005]13号相同,不同的是:“原由市上批准设置的陵阳、……清水13个区工委及你县设置的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予以撤销。……将蜂蜜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文林镇,镇政府驻文林镇金马路一段52号,同时增挂文林街道办事处牌子。……”(……表示两个文件相同内容),仁寿县辖22个镇(文林、富加、汪洋、龙正、钟祥、视高、禾加、文宫、龙马、北斗、彰加、高家、满井、禄加、清水、始建、慈航、中农、宝飞、方家、杨柳、黑龙滩、大化)、38个乡(宝马、天峨、元通、曲江、兴盛、里仁、中岗、向家、龙桥、兆嘉、景贤、虞丞、双堡、新店、凤陵、识经、促进、城堰、鸭池、谢安、河口、板桥、涂家、洪峰、四公、松峰、古佛、板燕、观寺、鳌陵、珠嘉、曹家、合兴、石嘴、藕塘、玉龙、青岗、农旺)。

风景名胜

奎星阁:位于仁寿县城中心地位,属奎星街一段。始建于清乾隆重元年(1736年),后毁于战火,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1988年将古阁修葺一新,重放光彩。奎星阁阁基占地196平方米,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高29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其中,八金柱贯通阁身,每层构架迭次向内缩收一个步架到第四层,接底金柱则成为檐柱,故另设八根金柱,该金柱在山檐重力下起杠杆作用,将其挑起,使之微微离地,成为“真武阁”式的“悬柱”建筑,这是奎星阁的建筑特色之一,而奎星阁八面宽度互不相等,又是该阁的又一建筑特色。奎星阁原是封建社会树立文风,借以标志文明的建筑,现今已成为仁寿县城的一大历史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登楼四望,仁寿新老城池尽民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与“休闲长廊”遥相呼应,两相对出,形成县城景点一绝。
双石牌坊:位于仁寿县城东南部50余公里的禾加区中华乡牌坊村,距牌坊村小学东方200米,南北向,两坊上下对列,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贯穿其间。两坊间距44.5米,依所处地势由低到高分别编为一号坊和二号坊。一号坊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是清王朝为表彰徐母杨氏“夫死从子”和孝敬老翁钦旨建造的“节孝坊”。坊高11.17米,宽7.16米,四柱三开间格局,明间空(宽)2.52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牌楼式仿木结构,筑宝瓶式坊顶。全坊用109块石料构成,有90龛戏文和民间故事造像。装8个雕花云板,8支镂雕雀替,石柱前后分立8尊镇门兽,或狮或象,十分威严。两面对联各二副,序文各一则,大梁上方正中是显赫部位,南雕九龙绕“圣旨”,北则七龙盘“旌表”,尤为别致。二号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3年),是朝廷旌表徐母余老太君(一号坊杨氏之婶娘)所建之节孝坊。坊高12.53米,建造风格与一号坊略同,不同点在于:坊顶筑宝塔,全坊用102块石料构成,戏文和民间故事及花卉雕刻共166龛(幅),多系镂空雕刻,两檐柱侧石狮扑卧抱鼓,8只镇门兽均有驯士,或骑或牵,两面横额均书“节孝坊”三字并配以镂雕几何纹图案。整坊与一号坊相比,显得古朴典雅,雄壮大方。
仁寿牛角寨大佛:位于县城北35公里的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山上,龙泉山脉中段东侧边缘,海拔760米。南北西群山连接,重峦叠嶂;东面平畴,俯视千里。近观鹰头水库,远眺简阳市三岔湖。寨上古柏苍郁,怪石嶙峋;寨东侧崖壁依山镌造弥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高15.85米,宽11米,于公元707年建成。
高家大佛:是海通带领工匠始凿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正好是高家大佛建成6年之后。也许是他将高家大佛建成取得了镌刻经验,又到各地考察,选到了乐山的理想地址和石质,再将图样放大,设计出乐山大佛。两尊造像均为弥勒佛,外貌清晰,面型丰满,嘴微闭,目微启,眉似弯月,慈眉善目,平视东方,神态安详,发成螺髻,线条流畅。再从现存大佛比较,四川地区10米以上的佛像就有18尊之多,且都形态各异,唯有仁寿大佛在工程布局、人物形态与高家大佛如孪生兄弟极为相似,只是高家大佛小些而已。因此,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是乐山大佛的蓝本之一,属全国最大且惟一一尊胸佛,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大佛周围还有摩崖造像2480尊,已编号建档101龛,1519尊。人物众多,相貌各异,或立或卧,或静或动。有的曲腿躬腰,俯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曲臂挽带;舞伎翩翩起舞,乐伎吹打弹奏。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雕刻精致,刀法圆润,线条流畅,造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
牛角寨:牛角寨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山间怪石各有其名:望乡石、香炉石、盘海石、鸭子石、奶奶石等各自都有神奇传说。《仁寿县志》载:“明末清初,张献忠三次入蜀,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西农民军曾两次攻取仁寿。崇祯十四年(1641),农民军自蓬溪入川南,兵分三路攻重庆,克仁寿,杀知县刘三策。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军直驱入蜀,再次攻占仁寿城杀知县顾纯贻”。相传,张献忠攻仁寿前曾做一梦,一老翁相告:“攻陵州(仁寿),须牛角寨为营。”第二天,他就到牛角寨观察,正遇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山间小溪渡桥被淹。张献忠涉水过河,一下被漩涡卷入水底。正当岸上的人惊恐之际,他却随漩涡翻滚,从对岸溪边冒出水面。张献忠上岸后冒雨赶路,沿途叩拜,磕了360个头才来到大佛阁,求方丈指点迷津。张献忠率军来到牛角寨就筑工事、备粮草。特制养马槽和饮水缸,由兵士下山挑水供人畜饮用。坡陡路窄,十分困难。神奇的是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山上就冒出一股清泉,免去挑水之苦。如今清泉长流,举行过上万人的庙会都能保障供应。张献忠军与豪绅武装激战数月,终将知县刘三策斩杀。清顺治元年,张献忠再到牛角寨,只见三年前他面朝家乡叩拜的石包上长出的草木如香烛插于佛前。这次,他率军直驱县城将知县顾纯贻斩首。后来,人们就把张献忠思念家乡所站的石包取名望乡石;焚香叩拜的石头取名香炉石。如今此处的草木也如香烛拱佛,四季长青;当年的养马槽和饮水缸还保存完好,供游人观赏。牛角寨的摩崖造像群,融儒、佛、道三教合一,乃宗教胜地,香火旺盛。有碑刻云:“大唐天宝八载(749)……三洞道士杨行进,三洞女道士杨正真……共造三宝像一龛。”相传,在牛角寨附近文宫场生长的当代名人董长安、潘文华、石鲁和冯建吾弟兄等,都曾到此拜佛。潘文华曾两次拿钱装饰庙宇、点缀佛像。
龙泉山麓:如今,龙泉山麓的万亩枇杷,硕果累累,四季长青,成为当地特色品牌,被命为“中国枇杷之乡”盛名远扬。随着宗教活动恢复,有志之士已捐资修复大佛阁,重建观音殿、斋堂等,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成为祭祀和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黑龙滩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北距西南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成都64公里,南距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乐山大嬳、峨眉山83公里,西距三苏故里眉山30公里,位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的最佳位置。沿超二级的国道213线成仁段、高速公路成乐线、成渝线经仁寿、清水、龙正可从南、北、东、西四方直入库区。水库总库容3.6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0亿立方米,库区幅员186.4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3公里,湖边长310公里。湖中有7峡7坝15岛,形成北、西、东、中四大景段。有“大坝雄姿”、“溢洪瀑布”、“龙岩古迹”、“蟠龙绿岛”、“报恩寺院”、“八仙群岛”、“三湾积翠”、“双燕湖光”、“青龙花木”、“山王果园”等十大景点四十余处景观。黑龙滩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林壑清幽,湖岸回环,鸟鸣燕舞,如梦如幻,秀丽幽静的湖光山色与峨眉山的雄奇险绝和乐山的三江汇流形成山、江、湖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格局。库区水上游乐特色突出,有大小游船83只,还开设有水上飞伞、龙湖潜水、游泳池、钓鱼区等体育娱乐项目,五里桥和三大弯建有划水训练基地,黑龙滩邮电支局和黑龙滩电视中心已胜利竣工,程控电话网、移动通讯A网、G网和电视微波网、有线网已全面开通。黑龙滩库区共有黑龙滩宾馆、黑龙滩山庄、华凌山庄、桂园、五里桥宾馆、饭店8家,有客房791套,总床位1860张,其中标准间648套,餐饮场所面积1600平方米,有会议室27个,会场总面积1400平方米,有歌舞厅16个,可容纳800人,购物面积达600平方米,停车场13个,可停车500辆,接待能力形成规模。黑龙滩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湖光山色、优质的物产资源、优异的开发成果,已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开展会议商务和文经活动的理想场所。

交通环境

仁寿县城境内南北有G213线,东西有S106线,成都至黑龙滩快速通道。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公路有成(都)泸(州)赤(水)高速公路仁寿段,遂(宁)眉(山)资(阳)高速(遂雅铁路)仁寿段,仁(寿)井(研)沐(川)高速仁寿段。
公交线路仁寿公交运行三年来,截止到2010年2月已经开通了4路。根据仁寿县城城市公交规划至2015年将先后开通10路公交。开通线路为:序号车次路线说明1一路公交蜂蜜→新车站→仁方路口→海峰酒店→仁寿大道→交警队→江家坝→安置街1街→安置2街→文林工业园往返2二路公交华强中学→先锋街→广播局→坝达桥→交警队→怡和春熙→双天酒家→电影院→县政府→文林派出所→公安局→黑龙滩管理处往返3三路公交新车站→东升广场→三联公司→华光街口→城北社区卫生服务站→胜利街口→光明路1段→建设路口→体育广场→仁和街口→金马桥→一中校→城南市场→血站→罗板桥→文林工业园往返4四路公交社保大厦→华强中学北校门5五路(仁寿城区至黑龙滩风景区)公交社保大厦站—联营汽车站—北门水库站—蒙子坳站—板厂沟站—杨家沟大桥站—高店站—黑龙滩旅游车站。6六路公交7七路公交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1009.4㎜,年均日照1196.6小时,无霜期312天。

经济概况

2010年,仁寿县生产总值实现200.03亿元,第一产业占36.3%,第二产业占32.8%,第三产业30.9%。
工业:仁寿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仁寿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食品、建材、轻化、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在全县工业总产值中,食品工业占50%;纺织工业占15%;建材工业占11%;轻化工业占15%;能源工业占7%。川纺集团仁寿棉纺织厂、菲迪袜业有限公司、双汇集团仁寿分公司、隆生集团三联饲料公司、显明水泥有限公司、人民水泥有限公司、恒泰化工有限公司、东方红纸业有限公司、越峰瓷业有限公司、汪洋能源股份公司、峨电能源仁寿公司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县总产值179.05亿元,形成了以建材、纺织、能源、医药、化工食品为主的格局。建有工业集中区5个,面积达3000余亩,适宜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加工企业入驻。
农业:仁寿县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水果、蚕茧、花生、生猪、山羊、小家禽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仁寿县先后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瘦肉型猪、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十二大粮仓县之一,水果、蚕茧、油料被列为省级发展基地。近年,仁寿在确保人民粮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南梨北枇、波杂肉羊、优质粮食、蔬菜花卉、小家禽畜”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面向市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发展优质枇杷、梨子、蔬菜等为主的种植业;突出发展DLY生猪、波杂肉羊、肉奶牛、名特优水产等为主的养殖业。到2010年,产值68.2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达到50%以上,形成了以南梨北枇、畜牧为主的格局,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
人民生活:社会平安祥和,人民安居乐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2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4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28%左右。
对外开放:仁寿县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凡县内外人员利用县外资金、技术、智力实业者,一律享受外资企业政策;专门机构“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