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乡地图
新店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村经济
2005年农村经济收入378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439万元,畜牧业投入2249万元,其它收入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9元,人均有粮3911斤。共完成财政税收240余万元,占计划数192万元的125%。
交通状况
县乡公路哨红线穿越全境55公里,牛栏江沿江公路(乡境内18公里)直达鲁甸县的天生桥,13个村委会已全部通路,通路里程95公里。公里的修通,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哨新油路的建设,是该乡交通设施的重要发展,全长33公里,贯通该乡全境。哨新油路的建设给该乡及小河镇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该油路建设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
社会事业
2007年为了长期保证场镇环境的整洁干净,该乡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将场镇的清扫保洁人员由原来的1名增加到4名,工资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80元增加到了每人每月600元。要求场镇保洁人员每天至少清扫街道2次,并要求做到全天巡查。
民族人口
新店乡以汉民族为主(是彝、壮、苗民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61人,壮族145人,苗族88人。全乡现有农户7537户,共30093人,其中男16384人,女13709人。农业人口数为29978人,劳动力总数17465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7390人,外出务工人数5154人。新店乡党委下设1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25人,其中男性630人、女性95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488人,60岁以上的237人;按文化程度分:专科以上65人,中专63人,高中57人,初中及其以下540人。全乡建有团支部15个,共有团员749人。
民族人口
全乡辖6个村民委,101个自然村。2005年年末全乡有4087户农户18075人。其中:汉族人口占7.68%,壮族人口占13.81%,苗族人口占45.73%,彝族人口占32.77%。
乡镇概述
新店乡是侗族风俗较浓的地方,素有“侗乡之故”美称,是“省级第二批文化先进乡”,总面积5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0公顷,全乡共有9个行政村,66个村民组,总人口1.2万人,乡内有侗、苗等少数民族,侗族占总人口96%。
乡镇经济
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特色产品不断涌现。林果花卉、畜牧养殖是该乡的支柱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己建成了独具新店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林果业,发展优质林果面积已突破15000亩。建成了3000亩杏李基地、2000亩优质桃、2000亩优质梨基地、1000亩金太阳杏基地、500亩冬枣基地等五大基地。花卉业,在省定万亩高效示范园内,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运作模式建成了5000亩食用玫瑰和月季基地。畜牧养殖业,以创基奶牛繁育基地、新店综合养殖场等为龙头,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全乡建成养殖小区7个,建成各类养殖专业场124个(万头猪场3个),养殖专业村达18个,专业户320户。招商引资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2002年底,全乡乡镇企业达到418家,年产值3.2亿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仅2002年全乡就引进项目7个,引资额达5530万元,特别是引资建成的创基奶牛繁育基地、金河岸度假庄园、鹏远肠衣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在全区乃至全市、全省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以“公民道德规范进万家”为主要载体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以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科技培训为重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扎实进行,全乡干群的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以“三级联创”,争创区级“五十强”村为主的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先后被评为市级“信访四无乡”、“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畜牧养殖强乡”、“乡镇企业强乡”等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