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加镇地图
彰加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发展
全镇2005年GDP达到3.5亿,工业产值2.6亿。工业主要以碳素制品、食品、建材为主。全镇大小企业有16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以碳素厂为主的工业园区。彰加镇位于国道213旁,钟汪路和慈宝路交汇处,丰富的水力、电力、通讯资源保障了企业稳步发展;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招商政策,铸就了彰加工业强镇的基础。全镇2005年GDP达到3.5亿,工业产值2.6亿。工业主要以碳素制品、食品、建材为主。全镇大小企业有16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以碳素厂为主的工业园区。
柑桔嫁接
朝凤村的柑桔大户侯连光,在柑桔嫁接、防病治虫和市场信息上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全村大部分的果,农都在他的果园里听他讲过技术,看他现场示范过,该村已有柑桔畅销品种近十个,成了当地闻名的柑桔村。为总结他们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经验,该镇党委、政府在大张旗鼓地对他们进行表彰宣传的同时,针对他们的专业特长,分别建立了实用人才档案。他们面对面当老师,种养基地作课堂,使当地农民学习技术,引进品种方便快捷了,农民不出门就学到了增收致富的技术和本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文教卫生
教育设施:初中3所,小学4所,幼儿园13所。卫生医疗设施:彰加镇中心卫生院,铧炉卫生分院,铁牛卫生分院,彰加镇计生服务站,28个村医疗服务站。社会福利设施:彰加镇八洞敬老院、铁牛敬老院、铧炉敬老院。文化娱乐设施:彰加镇文化站、彰加镇第一、第二新华书店。
基础设施
彰加镇在2005年底,各村实现了公路、电话、闭路三通工程。全镇农村已开通7250户程控电话,3498户村户安装了闭路。镇上现已形成街道东西南北中,四纵三横9条。场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工商贸、文教卫生服务功能齐全。全镇有农贸市场1个,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3000余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水站1个。场镇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灾后重建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彰加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彰加镇成立了以驻片党委委员为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农房灾后恢复重建质量、安全、进度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农房灾后恢复重建质量、安全、进度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安全按时按质完成重建工作;落实责任,各驻村党委成员和驻村干部为该村农户灾后恢复重建之质量、镇级安全责任主体,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层层细化分解落实责任,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追究;加强宣传,组织村、社干部和施工队伍及农户进行农房灾后重建质量、安全宣传培训,以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受灾农户按照县规划和建设部门提供的《仁寿县规划和建设局农村房屋灾后重建优选图集》或《眉山市农村小康住宅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并如实上报灾后重建农房开工户和完工户并签字,要求2008年内必须完成上报灾后农房的80%,2009年3月31日前完成剩余的20%,不漏一户;将各责任人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业绩纳入目标考核。
农业经济
农业结构形成了传统与优势项目互补。其中有优质水稻5000亩,优质水果2000亩,优质竹笋1500亩,集约化养鱼800亩,粮食产量达2.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