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镇地图
中农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中农镇政府投资100万元新建的办公大楼已俊工,全镇已实现公路、电话、有线电视村通工程。已开通程控电话2000门,安装闭路电视1000户,村道公路65公里,其中水泥路5.5公里,硬化公路10公里,红旗水库淹没面积268亩,正常蓄水量16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2700亩,有斗、龙、毛渠35公里;红光水库设计库容14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2000亩。场镇有街道5条,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有300余户商贸和个体工商户,农贸市场2个,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3300人。有卫生院2所,自来水厂一坐。场镇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人民安居乐业。
农村经济
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安全、高效生产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实施“品种良种化,产地区域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策略,已形成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其中有优质水稻5400亩,优质水果4000亩,优质花生1200亩,集约化养鱼450亩。粮食总产达1.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889元。全镇2005年GDP达到7475万元,工业产值1220万元。晚柑技术,中农镇为改变柑桔品种结构单一、效益不高的不利局面,近年来大力发展晚熟出口优质柑桔,开拓市场。到2006年,通过新栽和高接换种,已发展青见、天草等优质晚熟柑桔3000余亩,2000多亩果园已陆续开始挂果投产。为让基地果农尽快掌握晚熟柑桔生产技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镇党委政府派出技术人员10余人到支坪、罗坝等村对果农开展有关技术培训。通过讲解和现场示范,使广大果农掌握了晚熟柑桔病虫防治、施肥管理技术,以及摘夏梢等技术措施,促进柑桔树早结丰产,深受广大果农的欢迎。
自然条件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地貌: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龙泉山脉自境东北角走向西南斜贯,荣威山脉矗立南端。土壤:土壤类型多,宜种性广,有粘沙适中,深厚肥沃,主产玉米的灰棕紫泥土,有磷钾丰富,排水区好,宜于棉粮生产的棕紫泥土,有适宜水稻、茶叶种植的酸性老冲积黄泥。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0C,年日照1080小时,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315天,以偏北风为常年主导风向。
自然资源
1、水利资源和劳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和地理条件优越。2、竹材资源十分丰富、河沙资源丰富。3、有丰富的石材资源。
镇机关
全镇共有机关干部4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1人,中专学历7人,35岁以下干部24人,机关部门分为14个,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劳动保障所、财政所、计生办等。
交通
中农镇东距新店10公里,资中县城50公里;南距禾加12公里,威远县城55公里;西距富加23公里,仁寿县城42公里;北距北距北斗13公里,资阳市45公里;距成都140公里,县道公路纵贯南北,是资阳等地到仁寿运煤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