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正镇地图
龙正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条件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地貌: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龙泉山脉自境东北角走向西南斜贯,荣威山脉矗立南端。土壤:土壤类型多,宜种性广,有粘沙适中,深厚肥沃,主产玉米的灰棕紫泥土,有磷钾丰富,排水区好,宜于棉粮生产的棕紫泥土,有适宜水稻、茶叶种植的酸性老冲积黄泥。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经济建设
抓住项目不松手。龙正镇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徐孝贵挂帅的工业项目领导小组,实行项目领导负责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落实。与此同时,镇上建立了完备的项目库,现已储备各类工业项目40余个。到2007年底,龙正镇将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达10个以上,其中投入上亿元以上企业达4个。着力形成特色产业群。龙正镇把有限的资源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集中,大力发展以福满多食品代表的食品基地,积极发展以四川天煌太阳能企业为代表的新型节能产业,大力发展以四川华明生物、山东邹城复合的生物工业,进一步抓好优势、传统产业——石英沙和食品工业,围绕800亩工业基地打造相对集中的特色工业项目点。创优环境不松劲。龙正镇响亮提出要在全县创造最优投资环境、最佳人居环境。该镇完善了镇务、村务公开,实施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建立“110”经济环境服务中心,实行项目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力开展创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单位集中创建活动,竭力在全镇上下营造亲商、爱商、敬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教育
仁寿县龙正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科教兴校”的治校方略,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本着先进的育人理念,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教育,努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校坚持科学育人的原则,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交通
龙正镇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利。省道106线,县道华清路一横一纵贯穿全镇,联通了东南西北;距黑龙滩旅游开发区8公里,东距仁寿县城20公里,西距眉山市区14公里,南邻青神县,北距成都40公里,进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省道106线在境内约6.8公里,途经6村32社。
工业发展
随着106线的开通,龙正镇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水力、电力、通讯资源,以及日益完善的小城镇建设,为企业搭建了发展的平台。龙正镇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英砂矿、盐卤和页岩资源;水资源丰富,常年不断的椰江河水,流经我镇80%的村社,哺育了近三万龙正人民。龙水引龙工程的完工,为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龙正镇强抓机遇,提出了“筑巢引凤,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引来并留住了一大批规模企业:引进投资800万元的仁寿瑞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万元的英才矿业有限公司打造龙正石英砂品牌;引进广东客商,建立启峰松脂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成功引进投资1亿元、占地80亩的康师傅方便面生产线落户龙正,打造龙正农产品加工品牌;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四川天煌太阳能热水器工业公司,拟年产1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引进投资900万元的华清塑料厂等,为龙正的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超额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工业经济的各项指标: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6869万元,占任务的168.7%;招商引资完成10063.2万元,完成任务的201%,工业总产值实现89526万元,完成任务的198%,同比增长596%;销售收入88676万元;完成任务的197%,同比增长886%;实现工业增加值30832万元,完成任务的201%,同比增长918%;工业税收实现432万元,完成任务的218%,同比增长517%,占全镇各项税收的92.75%。龙正镇有大小企业32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龙正镇进入了全县22个重点工业乡镇、眉山市50个重点工业乡镇之列。仁寿县龙正镇2008年以来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劳动力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了“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浓厚氛围,按“建园区、上项目、优结构”的思路,主动外出招商,做到勤联多访,以诚感人,共引进项目14个,实际到位资金26300万元,完成目标的105.2%。
基础设施
龙正镇各村已实现公路、电话、有线电视三通。镇区共有街道13条,街心广场1个,全镇有商贸和个体工商600余户,农贸市场1个,中小学校6所,区卫生院1所,供电站1所,自来水厂1个,场镇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