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岗乡地图
青岗乡相关地区地图:
灾后重建
仁寿县青岗乡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在受灾户自愿的前提下,坚持建筑材料统一购买、施工队伍经考察后统一安排、施工质量统一技术要求、施工费用统一标准,受到受灾户和社会各界好评。到2008年8月25日,该乡已经有24户完工,31户正在抓紧施工,另有142户已备足建材。在“5.12”地震中,青岗乡共有279户房屋变成危房不能住宿。经过灾民申请、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实地察看、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张榜公示、县乡审核确定为享受国家补贴的灾后重建户后,不少户通过向亲朋好友借、自有资金、信用社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开始房屋重建时,乡党委、政府发现由于建材价格上涨而供货紧张,个别没有关系的户只好等候时间到砖窑拉砖;个别无资质的人乘机也拉起人马承包工程,漫天要价不说,而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针对这些问题,乡党委、政府急广大灾民之所急,决定采取“四统一”的措施,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2008年6月上旬,乡上专门召开了有村委以上干部、所有灾后重建户户主参加的专题会议。除了原原本本地宣传国家救助政策、各种建材价格外,乡上专门详细地说明了实行“四统一”的好处。为了确保青岗乡砖块的正常供应,该乡除优先确保乡中小学教学楼重建需求量外,其余火砖、楼板一律供应绐该乡灾后重建户,并且按照县上制定的价格出售。乡上将原有的18支各自为政的施工队伍,整合为6个施工队,不但施工队有了合法“身份”,而且技术力量提高、施工器材也较齐全,减轻以前各户自备木板、木材的负担。与此同时,乡上还统一施工价格和技术标准,平时专门有乡村干部负责质量监督。针对水泥、钢筋供应紧缺的实际,乡上专门安排了2名干部负责外地采购,按计划一次性运送到各户,从而确保了该乡灾后重建的有序开展,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种养殖专业
种养业大户:在汤家村1、7社重点发展蚕桑业,共有小桑园150余亩,已投产收入3年,效果较好,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养鱼大户:在双店村发展养鱼业,有鱼塘50余亩,年产鱼5万余斤,年收入近1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明显。
基础设施
青岗乡在2005年底,各村已实现公路、电话、有线电视三通工程,青岗乡农村已开通406户程控电话,351户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乡常镇共有5条街。全乡有商贸和个体工商户210余户,农贸时常2个,中小学4所,在校学生2100余人。有乡卫生院1个,自来水厂1个。场镇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发展特色
青岗乡党委一班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主要体现了三大特色:一是发展经济有特色。党委政府一班人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把重点放在栽桑养蚕、枇杷种植和肉牛养殖上,形成了特色产业。目前新建小桑园1200亩,年养蚕3000余张,种植枇杷1000余亩,养殖肉牛3000余头,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特色。党委政府一班人下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通村水泥路14公里,场镇道路硬化1.5公里,安装场镇路灯12盏,修建场镇垃圾池6个,完成红层打井685口,乡容村貌焕然一新。三是全面工作有特色。青岗乡是眉山市唯一的民族乡,党委政府一班人运用民族政策,招商引资,发展民族经济,社会秩序稳定,成效明显。
农业经济
青岗乡农业结构合理,形成了传统项目与优势项目的互补。其中有优质水稻6500亩,优质水果1500亩,新鲜蔬菜基地280亩,集约化养鱼80亩。粮食总产量达3.5万吨。
工业发展
青岗乡距县城17公里,交通便捷,河流纵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水利、电力资源优厚、通讯设施齐备,自然条件优美,工业基础和小城镇发展潜力巨大。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招商政策,造就了青岗乡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全乡有大小企业10余家,规模企业2家,青岗乡2005年GTP达到5461万元,工业产值800万元,力争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为了满足企业新建,扩建等,乡党委、政府精心策划,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的招商政策,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一切后顾之忧。青岗乡2005年GDP达到5461万元,工业产值800万元。工业主要以化工、建材为主,全乡大小企业10余家,规模企业2家,工业企业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