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镇地图
沙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述
沙沟镇位于沂水县城西北30公里处,东与高桥镇、马站镇相接,西与沂源县、临朐县毗邻,南与诸葛镇、高桥镇相邻,北与临朐县、马站镇交界。全镇共辖66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2.1万户,6.9万口人。总面积2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万亩,森林覆盖率2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80万元,人均纯收入3633元。
农业发展
按照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具体要求,着力在发展高效渔业和现代农业上下功夫,重点建设“两个现代农业示范点、三个特色养殖产业带、四个渔业规模养殖区”。
一是实施项目建“点”:结合国家投资我镇武装圩2万多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建成两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点,即:在光耀村、董庄村建成具有较大规模设施农业示范点,在官河、联溪村建成5000亩特种水生种植农业示范点,以荷藕、芡实为重点,形成生态、观光、经济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模式。
二是围绕目标织“带”:按照高效渔业“全市争一流,泰州创先进”的目标,今年新增以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的高效渔业规模养殖4000亩,全镇总面积达1.5万亩。在下官河、沙黄河两侧建成以银鲫、黄金鲫等为主的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产业带;在郭正湖、花粉荡、丁字路两侧建成河蟹、小龙虾、大青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特水养殖产业带;在潼河、武装圩两侧建成荷藕及渔业观光产业带。
三是培植龙头兴“区”:以水金村2500亩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龙头,建成官河、沙北、高桂等4个渔业规模养殖区,总面积达2万亩,形成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渔业养殖格局。
简介
沙沟镇位于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区的兴化市西北部,距兴化城30公里。是兴化、盐城、高邮、宝应、建湖五县市交界处,周围有大纵湖、郭正湖、南荡、花粉荡、官庄荡、王庄荡、团头荡,俗称“两湖五荡”,是苏北里下河水上交通要道。集镇四周土地肥沃、良田万顷、芦苇茂盛、湖荡星罗棋布,是个著名的“鱼米之乡”。入选了第五批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
工业发展
沙沟自古商贾云集,集镇商贸是沙沟的传统产业,镇区面积2.44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1万人。沙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农贸市场,使沙沟商贸流通具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70年代沙沟的商业销售额曾列原扬州地区乡镇第一。经过数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粮油、水产品、蔬菜瓜果、生猪、建材、鱼需物资、小商品等7个专业市场,年成交额达20亿元。沙沟水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淡水鱼产地批发市场,年销售水产品15万吨,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全镇拥有粮饲加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能源配件加工、塑料制品等行业的系列产品100多种,初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外贸出口为主的特色加工业体系。全镇境内路、水、电、邮等基础设施良好,教育、卫生等设施配套齐全。集镇开发区1.85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工业集中区,可提供工业用地300亩,并实现“五通一平”,成为沙沟对外招商引资的平台,是中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
历史沿革
沙沟镇历史悠久,古时归盐城管辖。早在公元前206年,汉刘邦封关,赐陈琳为刘琳,封为射阳侯,死后葬此,所有当时有射阳村之说。后来兵荒马乱,来沙沟避兵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觉得这里太平,纷纷在此定居,小村子便成了小镇子。由于当时镇子周围和镇中都是河沟小溪,故名曰沙溪镇。明朝正德9年,沙沟出了个进士,姓万名云鹏。据《盐城县志》记载:“万云鹏,正德时人,守湖州,副湖广,按察浙江,布政福建。既归里,闭门著书,风节骄然,人谓:布政凛凛,若天山之雪。”由于他一生为官清正,洁白无遐,受到了故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死后,为了纪念他便将沙溪镇改为石梁镇了。到了明末清初,因为石梁是明朝的官员,用他的名字做地名显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清朝地方政府根据镇子沟河纵横的特点,将石梁镇改为沙沟镇了。沙沟镇从清朝开始一直设有巡检司,负责周边地区的治安维护。民国出版的《盐城县志》还载有民国8年,沙沟建市之说。1945年春节后,沙沟第一次解放,同年3月9日,沙沟建市,隶属于苏中行政公署。1946年7月,苏中二地委改沙沟为县。后沙沟撤县划归宝应,1947年又划归高邮县。1949年5月沙沟正式划归兴化管辖。
旅游文化
沙沟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厚,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名人学贤,如:明朝的福建右布政使万石梁、清康熙年间的昭勇将军姜望龄、清著名诗人刘沁区、明末清初沙沟凫园主人姜长荣、国大代表赵阎生等等。有着许多优美的历史传说,如:王祥焐冰、郑板桥在沙沟设馆授徒的故事、金锣庄的来历、落驾舍的来历等等。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遗产,如:沙沟的彩妆灯会、沙沟的庙会。有着独特的地方民俗,如:子夜娶新娘、端午节食“十红”、过年过节家家烧斗香等等。有着独特的地方风味食品,如:沙沟大鱼圆,藕夹子、小麻饼等等。有着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如:抗战时期的沙沟市委市政府旧址、被誉为革命熔炉、育才园地的新四军“苏中公学”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