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绵阳市地图 > 三台县地图 >
潼川镇地图
潼川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潼川镇属四川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内基础设施完备,商贸流通活跃,文化生活繁荣,综合配套设施功能齐全。镇内有各类学校50余所,医院和卫生防疫保健站16个。境内风景名胜较多,城西有浓荫蔽日的梓州公园、杜甫草堂、凤凰山森林公园,城南有川北佛教圣地大佛寺,城北有千年古刹琴泉寺、千佛岩和北塔。潼川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绵阳机场近在咫尺,绵三、三射、三中等高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涪凯二江绕镇而行,水利水能资源丰富,自来水、电力供应充足,价格便宜;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小灵通、大灵通、广电、ADSL专线上网等业务全面开通,商贸、物流、科技等服务尽善尽美;毗邻西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镇内更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多层次、多门类的教育体系,为潼川建设提供着质高量足的技术人才和劳动大军。潼川镇正坚定不移地实施着“工业5亿”工程,走工业富镇、产业强镇之路。做大做强佳联印染、鑫星织造、蒙托矿业、蜀龙泵业、水泥制造、凯慕家具等七大产业,建设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强镇。适百年难遇之缘,值千载难逢之际,潼川人将把握改革开放之天时,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之地利,顺应万民建设新潼川之人和,突出发展主题,抓好农业产业化,优势产业培植,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着力推动镇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扩张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潼川建设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富裕文明的特色经济镇。潼川必须以大市场促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潼川的一切工作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向经济工作又必须以发展工业为中心,把方便送给企业,把困难留给政府,努力把潼川建设成为西部的投资洼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9779男55989女53790家庭户户数33889家庭户总人口(总)98804家庭户男49544家庭户女492600-14岁(总)221980-14岁男113700-14岁女1082815-64岁(总)7826815-64岁男4018115-64岁女3808765岁及以上(总)931365岁及以上男443865岁及以上女487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9174

改革开放

潼川以大市场促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潼川的一切工作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向经济工作以发展工业为中心,把方便送给企业,把困难留给政府,努力把潼川建设成为西部的投资洼地,为投资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对投资者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适百年难遇之缘,值千载难逢之际,潼川人将把握改革开放之天时,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之地利,顺应万民建设新潼川之人和,突出发展主题,抓好农业产业化,优势产业培植,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着力推动镇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扩张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潼川建设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富裕文明的特色经济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潼川的发展前景孕育着无限的商机。

历史悠久

自西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设广汉郡郪县始,隋唐为梓州,宋、元、明为潼川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潼川州本州置三台县,为附郭首县。县名以城西二里的三台山得名,沿用至今,共历2204年。古老的潼川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诗圣杜甫于唐玄宗宝应元年(762年)7月流寓潼川,历一年零八个月,创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百余首不朽诗篇。境内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远近较为闻名的有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梓州杜甫纪草堂,大佛寺,琴泉寺,以及与县城相邻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小明湖等历史、人文景观。美丽的凯江和涪江两江交汇于此,成南、绵渝公路穿境而过,是县域重镇和绵遂城际间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产业特色

三台县潼川镇属四川省几个特大镇之一,镇机关地处三台县城,潼川镇辖城区、广化、长坪、禾加、慕禹五个办事处。有11个社区,30个村,248个居民小组,296个村民小组,城乡常住户40819户,总人口14.2万人,其中有农业人口6.5万人,有少数民族一个,100余人。幅员面积89.4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58人,有耕地面积2489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8亩,植被面积2852公顷,森林面积278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3.9%。东邻东塔镇、新德镇,南连中新镇、断石乡、玉林乡,西与古井镇、乐安镇相连,北与灵兴镇、北坝镇接壤。2007年1至10月,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工业总产值实现5.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8.7%;农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工业增加值实现9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2元,同比增长95.3%;粮食生产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总产突破27062吨,同比增长26.6%。

发展前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大讨论活动中,潼川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勇于“跳出潼川看潼川,跳出三台看潼川”,努力破除影响潼川镇发展的旧观念、旧思维,克服阻碍各种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做好工业强镇、建设农业特色镇和和谐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强镇三大发展文章,为潼川今后三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解放思想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随着大讨论活动的不断深入,潼川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新潼川的建设中,潼川镇上下展现出了空前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稳定的潼川正朝着“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新潼川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