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绵阳市地图 > 三台县地图 >
幸福乡地图
幸福乡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幸福是一个地貌复杂的低圩区乡镇。1988—2002年间有3个年份遭受洪涝灾害,其中尤以1999年为毁灭性洪灾,有7个年份遭受不同旱情,其中又以1994年、1997年较重。幸福乡人民不但淳朴,而且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为根治水患,发展经济,乡党委、政府提出了“两治兴乡”的目的,即:治理环境,发展经济,治理水患,造福人民。带领全乡人民致力于水利兴修,1995-2002年投资1006.92万元,加高加固、培厚了长27公里的幸福圩。由于治理得当,乡域防洪抗旱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人民生产、生活保障有了极大提高,圩堤的抗洪能力基本达到百年一遇。同时,供电、交通、通讯等其它公用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城镇建设

幸福乡按照“三集中”的要求,立足高点定位,坚持规划先行,拆、建、管三举并进,小城镇建设、农民集居区建设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工业、商贸、教育、行政、医疗、住宅等功能片区。规划建设中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幸福家苑,规划总用地面积1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6000平方米,规划绿地覆盖率32%,其中公共绿地11.2%。首期开发建成的31000平方米住房已交付使用。幸福镇区改造项目已通过南通市发展计划与改革委员会的立项,一期工程70亩土地成功上市竞拍,开发商将在镇区内建一个具有南通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健康型示范小区。正在建设之中的工业集中区位于通宁大道东侧,与南通火车客运站毗邻,总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已有42余家企业进区兴业,总投资17亿元,预计年产出可达13亿元。

地理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9℃,平均降雨量为1260mm,多集中在5-8月份形成汛期,适宜农作物生产,宜居住。交通:地处皖东南边陲,山幸油路与宁芜路、318国道、214省道、宣杭铁路相通,水陆交通便利,资源特产:幸福乡是皖东南边陲的鱼米之乡,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盛产水稻、油菜、水产、水禽、菱藕,其中以河蟹、贝类为大宗;此外丰富的黄砂资源也是一大特色。主要产业有大麦烧酒业、幸福香米和精米业、豆制品业、航运业和特种水产养殖。

社会事业

幸福乡共有中小学校3所,在职教师120名,在校学生1700名。医院1家(已改制),乡村医疗点7个,乡卫生所1家。有线电视普及率42.5%,自来水普及率98%,合作医疗参保率99.2%,电话普及70部/百户。乡司法所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的“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素质大考核”活动中名列前茅,“四五”普法通过市区验收,1个村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了电脑联网“校校通”,“六有”工程通过省市验收,2006年荣获省级教育现代化乡镇称号,鹤涛小学被评为省级实验小学。改水工作荣获市级“十五”期间农村改水先进集体。科技工作再获佳作,乡科普基地被命名为江苏省第四批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乡通过市科普示范乡镇验收,幸福村被评为科普示范村。

基础设施

截止2003年,交通有国道213线公路过境,另有沐(川)卷(桥)、沐(川)花(溪湾)、幸(福)柏(香)三条乡村公路。截止2003年,境内有日产1200吨自来水厂1座。邮政代办所2所。初中1所、小学12所,在校中小学生1900人。卫生院、卫生分院各1所,村卫生室8所。已开通30套闭路电视节目。

经济建设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2年水稻、油菜品质优良率达86%,河蟹规模养殖面积达2.2万亩。农业、农产品种、养、加大户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该乡“12345”农村经济格局,即:1000亩经济林果,2000亩蔬菜,3000亩水面精养,40万只水禽饲养,50%的农田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形成了王村经果林、三溪村大棚蔬菜、横闸村河蟹养殖、塘埂村青虾、新法村禽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农业格局。

地理位置

幸福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民大街、亚泰大街、长乐公路贯穿南北,卫星路、长春市外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及102国道、长四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人民大街上长哈高速公路的入口就处于幸福乡辖区的中部。占地20平方公里的长春高新卫星合作园区坐落在幸福乡境内,它是经市政府批准,由南关区政府、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本着“统一规划、联合开发、资源共用、政策共享、共同招商、加速发展”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共同合作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区域,可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更为提供了难得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