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桥镇地图
土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概况
该镇境内平地面积较大,土地肥沃,物产林木资源丰富,用材林主要有杉木、松木、桤木、枫树、毛竹等,经济林有柰李、水晶梨、板栗、酸枣等;矿产主要有煤、铁、铜、银;旅游资源有虎形寨、七拱龙、猪头寨、清风岩、连珠岩、天柱山等奇峰异洞和广安所八角楼、红军旧址、金山祠堂群等文化古迹,引人入胜,其中广安所八角楼和金山祠堂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极具开发价值。
简介
土桥镇位于南京市东郊美丽的秦淮河畔,是南京中华门外四大古镇之一,据史志记载,三国时始成建落,后称土桥市,宋代改为土桥镇,沿用至今。土桥镇古为军事重地,据《同治上江两区志》载,三国初期,东吴名将周瑜曾经此镇,至今仍留有很多东吴遗迹,“周郎桥”以周瑜曾率兵经过此桥而得名,“吴帅墩”相传为周瑜观看练兵演阵之地,“吴读庵”据载三国时期吴王曾在此读书习武,立志统一中原。土桥中心街区花园,相传是梁昭明太子的行宫花园,园内花草争芳斗艳,尤为桂树为佳。入秋金桂飘香,故桂花园由此得名,园东数十米为昭明院,此院为昭明太子读书处。院内有“拗月池”、“无痕井”古文人雅士多在月白风清之夜,在此赏月吟诗。
获得荣誉
土桥镇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历史上有十大“宫、馆庙”;禹王宫、南华宫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桥镇是“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文化先进乡镇”、“市级平安镇”、“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规范化乡镇”、“高级卫生城镇”、“市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镇”。
乡镇概况
土桥镇位于铜梁县的南大门,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距县城1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0.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9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8559户,总人口27200人,其中农业人口26525人。耕地总资源38644亩,耕地27780亩。乡村劳动力总资源17240人,其中从事一产业8506人,镇内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492人。全镇共有机关干部61人,其中:行政26人,正科级以上干部16人;事业35人,拥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0人。
乡镇发展
新思路新发展,开放的土桥镇利用新镇优越的条件和环境,筑巢引凤,设立无为县临港产业园开发区,工业兴镇,招商引资,并根据土桥实际情况河特点,建立巢湖西南地区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河商品贸易,客货运输为主,辅以轻工、化工、棉纺、河工业行业的土桥产业园腹地(包括土桥、牛埠,洪巷,昆山,合毛等西南乡镇),按照市委的规划建设无为西南农、工、商运一体化新型集镇中心,建有大型泊船制造业,农副产品,化工棉纺储藏基地...港口开发建设
社会事业
2005年该镇改善了办学条件,抓好了学校布局调整,狠抓了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成绩名列汝城县前茅;抓好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丰富了乡土文化。
乡镇建设
近年来,土桥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旬邑南部塬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现代化气息与古老魅力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的小城镇。全镇上下紧紧围绕“调优农业结构,做强骨干产业,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增收平台,突出关键项目,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以草为媒,以草促畜,以畜推果,形成了草、畜、果等强势产业,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全镇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跃居全县第一,已建成新村6个,改造旧村12个,使1200多户6000多人搬入了新居,形成了东尧、东曹全市名牌新村。公路建设成绩显著,实现了村村通目标,全镇累计共新修通村公路68.5公里。彻底改变了“出门是胡同,家家有坑坑,户户有坡坡”的现状,形成了三纵四横网状交通网络,通村油路里程为全县之最;中小学校舍已全部达到了砖混化目标,在旬邑县率先实现了无瓦房目标,被咸阳市委、市政府评为重视教育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已建成旬邑县最大的食品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7户;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拥有旬邑县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姜塬湖,可供三县七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矿泉水贮量非常富足,境内有旬邑县最大的矿泉水源――暖泉,经多方检测,富含锌、铁、锡等微量元素,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土桥镇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省、市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有100多个县市区来该镇学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