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树镇地图
五棵树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市规划
在小城镇建设上,五棵树镇坚持“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方向,超前思维,科学谋划,突出特色,全面发展。根据长春市委领导“把五棵树建设成松花江畔明珠城镇”的总体目标要求,先后投资60万元制定了二十年不落后的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绘制了规划模型沙盘。镇区面积达到22.4平方公里,贯通13条街,18条路,设计了“三五”工程,投入资金4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在商业区,先后建立并完善了农贸、轻工、牲畜、建材、煤炭、车辆等七大专业市场,其中肉牛市场已成为东北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现已成为东北地区肉牛交易中心;在居民区,建起办公楼、住宅楼、商贸综合楼89栋;在养殖区,建设了15处牧业小区;在工业区,完成了四海集团1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和汉德年产10万头肉牛屠宰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年生产5万吨马铃薯淀粉项目。在街路建设上,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长3000米、宽40米、双向三排车道的五棵树大街。同时,加强了水、电、通讯、微波、广电等基础设施。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领导的要求,大力加强城镇建设,科学利用国家发展资金实行阳光操作,建设六纵六横街区道路,彻底改变城镇面貌。力争在2015年前将五棵树镇建设成为人口17万,其中镇区人口11.8万,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的松花江畔生态型城市。经济
经济概况:五棵树镇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的区位和农产品优势,形成了酿酒、养牛、豆制品加工、蔬菜等八大支柱产业,其中白酒和干豆腐成了省内知名品牌。镇内拥有大中型企业18家,中小型企业410家,各类企业共3426家。2009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8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2亿元,同比增长27.5%,税收超过1亿元;农业生产增加值完成1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4亿元。全镇的商贸、运输、房地产开发、金融事业迅速崛起,全镇商品零售额达到百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0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9180元,同比增长12.5%。七色工程:在经济发展上,五棵树镇全面实施“七色阳光”致富工程:一.:利用粮食优势,大力发展白酒生产——无色工程;白酒酿造业:五棵树镇属于粮食主产区,同时地处松花江畔,水质优良,民间酿酒历史悠久,在此基础上,本镇重点发展了白酒酿造业,达到了很大的规模。由于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全镇在原有2个国营酒厂、2个集体酒厂,10个个体酒厂的基础上,现已发展到168家,从业人数4000多人,白酒灌装线72条,全年生产白酒10万吨,实现产值近4亿元,利润4000万元,税收1800万元
二.,利用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肉牛生产——红色工程;肉牛养殖业:本镇居民采用“糟牛育肥”方法,使肉牛养殖业成为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建成了占地4.5万平方米的牲畜交易市场,日交易黄牛达2000头,现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五棵树养牛业已初具规模:牛源上,建立了种牛繁育中心,饲养上,有规模养殖基地,流通上,有东北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加工上,有现代化的清宾肉牛屠宰厂。系列化的从繁育到加工的一系列设施的建立大大促进本镇养牛业发展。三。利用传统技术,大力发展豆制品生产——黄色工程;豆制品加工业:榆树七十年代就是闻名全国的大豆之乡,粮豆质优量足。五棵树充分利用本地大豆资源和松花江丰富的优质地下水,使五棵树生产出的干豆腐更具香、鲜、嫩、薄的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通过招商,引进生产先进技术,安装了国内一流的设备,成立“五棵树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使豆制品生产由过去传统的手工制造为流水线作业。在此基础上有建设了精包装生产线,生产出真空保鲜的精制产品,产品上市后十分走俏,在进入东北市场的基础上,正逐步打入京津和南方等市场,还实现了对日本的出口,把五棵树豆制品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全镇豆制品加工厂发展到50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创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润1400万元
四.,利用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工程;蔬菜种植业:本镇蔬菜生产多为露地菜和春秋大棚菜,随着吉林省松江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立,蔬菜种植业引起了全镇人民的关注,示范园区内高标准、别墅式蔬菜大棚带动了全镇大棚蔬菜的发展。2005年全镇蔬菜大棚增加了500多栋,目前全镇已经建起大、中、小蔬菜生产大棚4000栋,占地面积达到600多公顷。到年底可创产值8000万元。
五.: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旅游——特色工程;旅游产业:流经本镇的第二松花江岸线绵延20公里,自然山水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了开发这一极具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已对净土区、岛区、港区进行了一期开发建设,建起了“湛江寺”、“江心岛”、“五棵树码头”、“水上游乐园”、“打靶场”等景点,在2004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和端午节、国庆节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地游览,在区内从事导游、餐饮、小商品零售业的群众,创收达到1000万元以上。
六.,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金色工程;水稻种植业:五棵树松前灌区利用农发资金,对全镇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对部分桥涵、衬砌、泵站进行了彻底改造,解决了水田水费居高不下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通过与禾丰米业的合作,在水田区搞水稻良种繁育200余垧,试验优良品种15个,而且签订优质水稻种植合同800垧,垧产均超过1万公斤,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本镇农民从中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七.利用企业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白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