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广元市地图 > 剑阁县地图 >
王河镇地图
王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王河镇位于潜山县南部,素有“舒席之乡”、“鱼米之乡”美誉的,镇域地处北纬30027′-30035′,东经116026′-116037′。东隔潜水与油坝乡及怀宁县大洼乡相望,南以长河为界与怀宁县腊树镇毗连,西与黄泥镇接壤,北与黄铺镇、梅城镇交界,该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该镇辖16个村委会,1个街道居委会,501个村民组,12000多户,该镇共有支部47个(其中流动党员支5个)。王河历史悠久,盛产舒席,做工精细优美的舒席曾敬献给毛主席、周总理。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薛家岗古文化遗址,位于该镇永岗村,这里较为全面的记录着该镇祖先活动遗迹,发掘的石器考古价值极高,京剧鼻祖程长庚诞生该镇程家井,这里流传着许多生动美丽的传说。这里的土地沉积着古老传统的文明,这里水土沾染着先人的灵气、孕育着勤劳聪慧的席乡人,他们走南闯北,一路创业,足迹遍布全国。

农村建设

2007年以来,王河镇通过“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农民党员设岗创星等有效载体,强化对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共计培训300多人次。把农村能人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党委在制定年度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时,把农村能人教育培训工作作为重点,针对各类能人对知识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举办不同类别的培训班,集中开展培训工作。王河镇把农村致富能手教育培养与村干部选拔使用相结合。结合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注重在农村各类能人中选拔确定村级后备干部。把农村致富能手教育培养与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结合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做好在农村各类能人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引导各类能人向党组织靠拢,动员和鼓励思想进步的能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对条件成熟的,及时按程序将其发展入党。把农村致富能手教育培养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各村党支部建立了支委联系能人制度,定期联系,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经济发展

王河镇是潜山县的农业大镇,粮食主产区,该镇农业人口占90%以上,可耕地4万余亩。为促进农业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镇党委、政府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一圩一品,多圩一业”的农业生产新格局。粮食生产是王河的主导产业,但传统农业的效益低下。镇政府立足现情,按照农业“两高一优”的要求,走土地集约化经营之路,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结合洋荡圩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依托粮农企业发展3000亩的优质糯稻生产基地;结合梅湖圩意杨林基地开发,以永达林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5000亩葛根生产基地。二是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引进优良品种,实行科学育秧、育种,推广农机化服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创建优质大米品牌,着手引进葛根加工企业,年内可望建成一至二条葛粉加工生产线。王河镇水域辽阔,发展养殖业有极大的优势。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一方面扩展水面养殖规模,结合天镜湖土地复垦形成1000亩左右的养殖水面;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扶持三元杂交猪的养殖,程家井村三元杂交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大户养殖出栏数将在2000头以上,同时,通过基地的示范引导,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三元杂交猪养殖。王河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多种资源优势,走科技发展的道路,并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使王河镇正朝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发展。舒席生产在王河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一项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王河的一张经济、文化名片。该镇从事舒席生产、经营的达3000余人。招商引进的“福泰多”舒席加工厂,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推动了该镇舒席加工业的发展。

历史沿革

四川省王河镇是广元市剑阁县辖镇。1952年建王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公店乡并入建镇,1995年公店乡析出。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46公里。53个村民小组,人口10551人,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1万。剑阁至盐亭公路过境。

基础设施

剑阁县王河镇广播电视站:镇广播机房内有250W扩大机四组,播控器、输出柜齐全,村村组组通广播,主线杆230个,长25公里。支线杆305个,长40公里。有线电视于98年12月建站,传输10套节目,网络传输正常。2005年联通县局光纤,收看31套节目,网络发展,场镇及周边用户约300户,有线电视主线长5公里,支线长20公里。

花生产业

王河镇认真贯彻元山区委“稳粮扩经攻花生”的经济发展思路,逐年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和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地膜花生,从而保证了高产、高效益。2007年,该镇种植花生5000亩,通过政府的技术指导和农民的精心管理,喜获丰收。该镇花生收益使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