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镇地图
元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文化
元山镇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洞天文化公园(佛家寺)位于集镇西北近郊,经中共剑阁县委统战部。剑阁县文化局批准创建的融民族宗教文化,现代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系列游乐观光景点,多渠道吸引资金50万元,每年旅游纯收入3万余元,新颖别致的亭台楼阁成为集镇全民健身活动的最佳场所;红军烈士陵园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基地。元山镇被授予剑阁县“十佳文化先进镇”、“戏曲之乡”和“四川省文化先进镇”。
城镇建设
截止2008年底,元山镇建成区0.5平方公里,是剑阁县重点规划建设的“一城八镇”之一。万众聚焦油房河市场开发。2003年初,元山镇招商引资350万元,启动油房河边贸综合市场开发,拟于2003年国庆节前建成市场基础工程。届时,该开发区内将建成6500平方米多功能综合集贸市场1处,彻底扭转元山镇有史以来以街沿路为市,交通堵塞,秩序混乱的不利局面,且新拓展得天独厚的黄金店面100间,为致力于在元山场镇投资创业,居家、休闲的建房户提供最佳选址。
社会事业
元山镇现有两所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元山小学属公办,震后在黑龙江人民的援建下取得了翻天覆地变化。元山新庙小学属民办,在校长赵长江的带领下已经初具规模。元山中学前身为元山区中学和元山镇中学两所学校于九十年代初期合并。2003年,毕业于该校的吴洋成为第一个考起清华大学的元中学子。
自然条件
元山镇属丘陵地带,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稍低,海拔600—700米。多鸡爪状低梁,山间坡面平缓,且有平坝分布。西南边沿最高处海拔786米,东南部边沿最低处433米,场镇海拔490米。主要溪场党家河、姚家沟由南向北或东流淌出境,年均温16.3度,一月均温5.3度,七月均温26.2度,无霜期280天,年降水量900毫米,夏秋多降水,树木以柏为主,多梯田梯地,属夹沙土壤,土质肥沃,水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782男15553女14229家庭户户数8491家庭户总人口(总)29685家庭户男15498家庭户女141870-14岁(总)73310-14岁男38270-14岁女350415-64岁(总)2054515-64岁男1086415-64岁女968165岁及以上(总)190665岁及以上男86265岁及以上女104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9111
农业经济
元山镇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中药材等,粮食总产达到15700吨,人均占有粮食56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油料总产1000吨,生猪存栏(出肥)27930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8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13963万元。黄姜种植具规模。黄姜是元山镇自然生长,畅销、常用的中药材,专家论证,种植黄姜20年内无危机,50年内无其它原料替代。1999年,柳河村农民李焕金小规模引种示范成功,3年内在全镇扩大到3000亩,其中种植50亩以上大户有10户,3—8亩以上的有20余户;种植大户一户年收入最高可达到4万余元。为了突出黄姜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元山镇已于2002年成立了第一家黄姜种植技术协会。花生生产有特色。元山镇是全县“万亩花生生产基地镇”,全镇21个村播种花生在500亩以上的村达10个,播种3—5亩以上的大户超过400户,花生亩产达到350—400公斤,总产实现350万公斤,播种花生促进农户人均增收400元。税改前人均负担129元,税改后人均负担79元,人平减负50元,减幅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