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广元市地图 > 剑阁县地图 >
武连镇地图
武连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建设

近年来,武连镇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投入,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配套功能,充分发挥现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把武连镇建设称为剑门蜀道的优秀旅游城镇。

发展规划

武连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这与领导的重视、群众的关注、社会的参与密不可分。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途径,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把灾后重建与集镇建设紧紧联系,以小城镇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起点规划,绘就武连新蓝图。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集镇建设和觉宛寺旅游开发。早在07年春就提出“一城八镇”的规划蓝图,通过建设中心集镇来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武连作为其中一镇,同时有曾经成功经历,就更应该树立经营集镇的理念。要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优化环境、功能配套”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合理调控资源。在遵循集镇修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大环境建设,规划好三路(一是觉苑寺旅游公路、二是滨河路、三是老108国道经武侯坡直到武连场镇路);启动三桥(武白大桥、拦河大桥、政府大桥);实施三区(新桥工业园区、武侯坡农业园区、觉苑寺旅游开发区);建设一站二场(汽车客运站、休闲娱乐广场和集镇农贸市场)。
二、高标准建设,突出风貌树特色。一个地方能引人注意的就是其特色。没有特色的建设缺乏生机和活力。武连建设要结合旅游开发,集镇建设成与觉苑寺特有的佛传壁画相匹配的古镇风貌,同时要完善场镇的下水道管网,以青石板为主基调硬化包装中后街。打造新武路十里绿化长廊。农村结合灾后重建,打捆使用好以工代赈、扶贫新村、农业综合开发和灾后援建等相关项目,把农房重建和基础配套一并纳入。把武五、兴隆等村打造为乡村旅游村,突出其新农村特色。其它各村以各自产业为特色,突出“一村一品”,打造为专业产业村。如庙岭村的烟叶、四合村的生姜、水泉村的海椒、寨桥村畜牧养殖、跃进村的稻田蘑菇和枣垭村的核桃等。
三、高规格培训,造就时代新农民。我镇脆弱的工业发展要上台阶,条件尚不具备,那么总体看出路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而老百姓自身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农民培训刻不容缓。一是要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的技能,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增强发家致富的能力,使其树立发展的意识。二是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防止法律缺失和道德滑坡。改变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观念。三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和国情教育。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公民。
四、高效益经营,盘活土地大文章。盘活土地资产,做好以地生财的大文章。一是经营集镇国有土地,激活存量土地,从而加快场镇公益事业建设,是促进城镇发展的有效手段。“和诚房产”的开发是成功之例,既收取了一定的土地出让金,又增加了地方税费,更改变了武连的人居环境和大众消费意识。二是不断探索,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农村土地、荒坡流转出让的办法。把农村有限的土地集中到大户和业主手中,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打下基础。“杨荣果园”、“邓家山”和“寨子梁”荒山的开发,是业主发展的典范。其深化用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被县委、县府肯定为“武连模式”。
五、高要求管理,创新管理新机制。完成集镇的规划、建设,就要求管理要跟上,要及时出台了规划、绿化、广告、夜景灯光、环境保洁等管理规章,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全方位加强管理,使集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违法违章建设和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对于农村,要充分调动村民自治和民主管村的积极性,开展民主管理活动,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村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搞好农村公益事业,通过村民调解委员会解决农村的纠纷和矛盾,通过村规民约来约束和指导老百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为实现武连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文/蒲勇军)

历史文化

武连镇是历史文化古镇,文物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是唐贤相魏征故里,现有魏公祠、魏征少年勤学苦读的凤凰山观音岩“洗墨池”遗址,“魏征文化园林”——东山寺。有第三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苑寺,寺内明代佛传壁画是世界上最早以连环画形式表现手法而塑造的《佛传》壁画,以风格独特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孤品”,同时被视为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三国文化遗迹“武侯坡”及武功桥翠云廊、横梁子庙贞观十三年摩崖造像,老街三皇庙古建筑等名胜古迹举不胜举。

经济发展

武连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水果为拳头种植业生产。大力普及科学种田,发展水稻、玉米、油菜种子基地,全镇以武五、枣垭、寨桥等村为良种基地,制种水稻1000亩,收入110万元,制种油菜150亩,同时,还发展蔬菜、生姜、香菇生产基地。并以生猪、牛、羊、小家禽为主的养殖业生产,年生猪出栏2万头,实现商品猪一万头,实现税收42万元。年小家禽出栏253872只。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全镇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836.2万元;全镇工业总产值161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5万元;人均纯收入3027元;固定资产投资5346万元;金融储蓄余额4800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241男6825女6416家庭户户数3750家庭户总人口(总)13002家庭户男6698家庭户女63040-14岁(总)31580-14岁男16180-14岁女154015-64岁(总)918615-64岁男477215-64岁女441465岁及以上(总)89765岁及以上男43565岁及以上女46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462

行政区划

武侯村计划村水泉村寨桥村枣垭村武五村跃进村东垭村庙岭村四合村兴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