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烈镇地图
五烈镇相关地区地图:
文化活动
五烈镇谢庄村村部门前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村第四届“先锋杯”群众文艺演唱比赛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比赛是由镇“六下村”活动领导小组发起,谢庄村全体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赞助举行的。32名参赛选手中,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9岁。参赛者们都拿出各自的绝活,使出浑身解数,京剧、淮剧、黄梅戏、民歌、流行歌曲争相竟艺,一唱一腔,有板有眼,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二胡独奏、笛子独奏舒缓悠扬,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歌手们声情并茂地唱着,演绎着当代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乡亲们快乐地欣赏着,掌声、歌声、笑声响成一片,整个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五烈镇“六下村”活动,农民自己唱主角的一个精彩缩影。谈到“六下村”,老百姓的印象就是:一排宣传板,一摞宣传单,一场讲座,一台文艺节目,或是一场电影。农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近年来,该镇打破“六下村”年年搞,年年一个“送”字的老思路,尝试让老百姓自己唱主角,强调互动性,增强吸引力。谢庄村自编自演的群众文艺活动,犹如星星之火,通过合理引导、积极宣传和适当鼓励,一定会呈燎原之势,向全镇各村辐射,并逐步实现“六下村”活动由农民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真正转变。经济状况
经济:常规农作物,蛋鸡和水产养殖,纺织业经济链完整,机械,塑料加工行业发展迅速。09年初开始镇主要负责同志每周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拜访客商、项目洽谈和生产要素的整合协调工作。镇5名班子成员牵头,抽调14名机关人员,组建5个专业小组,镇分工领导与13个村的主要干部组成13个招商小分队,奔赴上海、苏南等大中城市招商。各线各块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紧张快干,实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周报制,将本周工作的做法、效果及下周工作安排书面报送镇党委办汇总张榜公示。农业:五烈镇为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步伐,服务企业用工,帮助群众就业,更好地服务镇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镇的战略目标,2008年全镇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提出了工作《意见》、《考核办法》,各村要广泛宣传发动,动员适年富余劳动力及返乡人员(男18岁至45周岁以下,女18岁至40周岁以下)到镇重点规模企业就业。提出要求:一是各村把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任务的完成当成是发展地方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不折不扣地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二是各村要紧紧围绕镇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切实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强化工作考核,促进劳动力转移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全镇经济建设登上新台阶多做贡献。并制定了奖励措施:凡当年完不成年度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的村,不得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三名村主要干部不得评为综合先进个人;实行专项奖励。凡当年新增转移劳动力1人到镇指定重点规模企业,工作三个月以上的,镇政府奖励50元,个人超额完成任务数的,每超1人奖100元,达不到个人任务数的每少1人扣30元,全村超额完成任务数的,每超1人奖村200元。五烈镇先后建设了两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个在镇南、唐介2个村,总投资120万元;另一个包括整个西南片4个村,总投资22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新建道路12.7公里,桥梁19座、圩口闸2座、排涝站1座,小沟建筑物59座、添置了联合收割机10台。项目建成改变了过去机械作业难到田、汛期危闸(站)出险情,交通制约产品进出的局面。五烈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6个村,不但本村养殖业发展起来了,而且拉动了全镇各村的畜禽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全镇养鸡大户380多户,笼存蛋鸡120万只,同比分别增40户、45万只,户平获利3万余元。唐介村农民夏忠财,一直想发展养鸡,带领邻居致富,由于受交通的制约,鸡蛋不能及时运出去,饲料难以进得来,每年养了几千只鸡也赚不上几个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路通桥通,直达高兴东公路,夏忠财积极性高涨,年饲养总量超过1.5万只。近二年来,年赚纯利20万元。他致富不忘乡邻,还帮助左邻右舍20多户农民发展养鸡3万多只,带动他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五烈镇新建果汁饮料(纯天然胡萝卜汁)加工企业、增扩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薄荷油深加工、合作开发生物有机肥、合作开发家禽深加工项目、海产品深加工、银杏深加工系列(银杏开心果、银杏果仁、银杏保健茶等)、合作建设有机稻生产基地、合作开发植物油精加工项目、合作建设脱水、保鲜蔬菜加工项目、合作开发食用菌加工、蜂产品深加工项目、食品深加工、油脂开发等项目。三联村是五烈镇农田地势较洼的村,原来没有一条像样的机耕道,圩堤险工险段多,闸站桥梁老化,汛期排涝困难,1991年大水时,一些田块被淹没,挫伤农民种粮植棉、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在实施农业开发项目时,村党总支、村委会知道上头拨给的钱只能用于规定的工程,土方工程款还不足,村党总支书记许干勤带领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广大农民也踊跃参加,在外创业有成的企业家也纷纷回村捐款,仅一个多月就收到捐款13万多元,保证了自筹资金的及时到位。项目实施后,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的种粮植棉、发展特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比任何一年都高,在夏季小麦、大麦亩产分别达到475公斤、375公斤,分别增50公斤、32公斤。在抗洪期间,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圩、闸发挥了积极作用,水排得出、排得快,秋熟稻棉丰收在望。村里的营销人员日益增多,买机动车的也多了,运输车、客车在新筑的水泥路上川流不息。祁刘村不少干部、群众和农民经纪人,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来的交通便利条件,主动办厂创业。原村党支书刘政筹集资金上百万元,经过2个多月时间建设,在新通的公路边办起一爿布厂,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可观。今年他又增加投资,扩大了规模,先后安排剩余劳力20多人进厂务工,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该村又有5名青年办起钢驳船、绣品、服装、铝锌合金等企业,生产的工业用布、工艺饰品、铝锌合金等产品热销于市场。
工业:金秋时节,五烈大地上一片繁忙。镇政府南侧,机器穿梭,机声隆隆,塔吊高悬,工人们紧张快干……这是该镇规划中的3000亩工业集中区正在建设中的火热场景。经过多年的发展,五烈镇台城至五烈段东五路工业走廊已基本形成。该集中区规划在原大寨圩区,南一河向南至南六河,新204国道与廉广路之间,东西长1280米,南北长1500米,总面积近3000亩。集中区作为承接项目转移的载体,实现产业定位、功能划区、设施配套,并统筹规划建设区中园。同时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拉开全镇道路建设框架,打通西南路,连接廉广路。整个工业集中区路道桥梁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在300万元左右。总投资60多万元的旭日河大桥已开工建设,这是工业集中区连接204国道的主要桥梁,大桥主跨40米,净宽16米,预计年底桥梁主体工程可初步建成。西南路连接廉广路的桥梁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连接廉广路与204国道16米宽的主干道土路基已形成,预计明年六月份可建成。五烈镇新扩10000纱锭生产、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水洗真丝毯扩能合作开发电脑绣品、合作生产阿拉伯系列头巾、合作生产全自动粉末油压机、合作、新建数控机床生产线、电极内串石墨化项目、氯化锌扩能、东台富宇外贸包装厂新上瓦楞纸生产线项目、东台市盈红绣品厂新上喷水织机项目、东台市肉类食品厂新上加工设备、棉纺织、织布、印染项目、橡胶防老剂DTPT等系列产品生产线、东台市城北新区、安丰镇工业集中区、东台市城北新区合作建设五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东台市化学工业园对外招商、新建2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等。
历史沿革
1957年设乡。1958年后改公社。1992年改置镇。地名由来
因在战争中涌现出了唐学海、陈维仁、许文华、孙保民、李友存五位烈士而得名。唐学海:男,1926年6月生,194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梓辛区金沙乡、夏柳乡民兵大队副大队长兼乡治安员,1945年5月25日在东台城河西战斗中被捕牺牲。
陈维仁:男,1924年2月生,1943年9月参加革命,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廉贻区游击连班长,1945年5月25日在扎垛庄南因战牺牲。
许文华:男,1910年2月生,海安曲塘人,1943年10月参加革命,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廉贻区唐陈乡党支部书记兼民兵指导员,1946年11月被捕牺牲。
孙保民:男,1923年2月生,1943年3月参加革命,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廉贻区武工队副队长,1947年8月在泥观庄战斗中牺牲。
李友存:男,1916年3月生,1943年3月参加革命,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廉贻区武工队队长,1948年2月在西溪龙门口竹园战斗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