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团镇地图
北团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宋代行政建制为乡、里(团)、图,因该乡地处县北,故称北团。明洪武15年(1332)撤乡、团二级建制时,改为北安里。清代复名北团,沿袭至今。乡政府驻地在山下村,离县城莲峰镇12公里,省道建文线纵贯中部,县道连清线、汀连线,乡道罗坊线皆于境内交汇。近年来沿建文线公路两侧新建了市街和农贸市场,经济颇活跃。,北团在历史上是县北重镇,且属边陲,与长汀、清流、永安相邻,经济活跃,人员往来频繁,故宋、元两代均在此设立巡检司负责治安。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均曾一度改乡为镇。境内东与东南为丘陵冈阜,西与西北多崇山峻岭,北团河自西北入境,南流至山下村折向东北,至柯坊汇文川河于魏张坊入清流县境,注入闽江,是县内仅次于朋口河的第二大溪流。沿河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生长,有连城“粮仓”之称。农副产品有木材、毛竹、松脂、烤烟、茶叶、土纸等。工业企业除采煤、化肥、水电等县办企业外,有机械、建筑、造纸和煤炭、石灰等乡办企业。名胜古迹有石钟岩、宝珠岩、石宝岩和雨篷岩等,该乡以自然景观取胜。
工业
工业企业初具规模,境内有县直合成氨厂、北团煤矿、县水电厂等3家企业,镇办企业有北团煤矿等7家企业,活性炭厂、氯化锌厂等2家合资企业,多方位发展工业,工业基础雄厚,水、电、煤的潜力大,投资环境优良。
行政区划
引柯坊村许坊村罗王村江园村下江村老营村文峰村孙台村上江村山下村溪尾村山龙村富坪村石丰村张地井村大张村到湖村蕉坑村车上村
人文
1992年撤乡建镇,镇内居住民族是汉族,属客家语系,风土民情与客家相同,镇内风景名胜有溪尾村的雨蓬岩、山下村的妈祖庙、石丰的石湿岩,具有特色,风景秀丽,是避暑圣地,每逢春节、元宵期间都有游龙灯、舞龙、舞狮、游古事的文娱活动,特别是上江坊的游大粽更具特色。
人口数据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0962男10925女10037家庭户户数5281家庭户总人口(总)20508家庭户男10565家庭户女99430-14岁(总)60100-14岁男32020-14岁女280815-64岁(总)1337215-64岁男704115-64岁女633165岁及以上(总)158065岁及以上男68265岁及以上女89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160
教育医疗
北团镇是连城县北部的文化中心,镇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19所,中心幼儿园1所,教育事业发达,卫生水平较高,建有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医疗网点多,就医方便
农业
北团镇农业基础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无霜期长达297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天气,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2200毫米,年均日照1916小时,年均温度19.5℃,适宜万物生长。水利条件特好,水源充足,面积500公顷的北团盆地,地势平坦,一马平川,长达70公里,且宽阔水深波澄、风景清佳、鱼产丰富的北团大溪依山环绕。北团镇有耕地20010亩,是连城县主产粮区之一,素有“粮仓”之称,山地面积22万亩,林木蓄积量18万立方米,竹山面积1万余亩,立竹量110万根,是竹器生产、加工的主要材料基地。近几年来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了粮、烟、果、畜牧四大生产基础,走出单纯产粮的圈子,建成以水蜜桃、柑桔为主的水果基地8800亩;烤烟种植历史悠久,是著名的烤烟生产基地,年产烤烟750吨,而且还有全区最大的母猪生产基地,年产仔猪10万头以上;同时发展了养鸭、养鱼立体养殖业。境内农贸市场历史悠久,货源充足,仔猪专业市场已形成规模,是邻近四县八乡的重要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