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川乡地图
隔川乡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379男4962女4417家庭户户数2363家庭户总人口(总)9151家庭户男4772家庭户女43790-14岁(总)28170-14岁男15610-14岁女125615-64岁(总)583515-64岁男308915-64岁女274665岁及以上(总)72765岁及以上男31265岁及以上女41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853
基础设施
1988—2000年,投资400万元,对隔川境内4公里省道建文线进行改线扩建并铺设水泥路面。8个行政村的主要村道均铺上水泥路面。先后新建乡政府办公楼和财政所、派出所、计生办、农技站、水利站等,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新建350平方米的敬老院。安装程控电话1100门。争取上级支持和筹集资金计21.4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建制乡成立后,工商、邮电、税务、金融、完中、医疗、保险、民政福利机构已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乡党政领导为政开明,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利用近郊和乡土资源的优势,致力经济振兴,以务实的精神规划辖区建设,以优惠的政策和最灵活的措施恭候同胞和内外友人的青垂,在诞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引进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成石材厂、铸件厂、机砖厂等乡村企业,地方经济得到了可喜的进展,年产3万吨的文峰、中峡等四个在建煤矿已投产,年产10万吨的隆兴煤矿也在积极筹资开办;硅、锰、磷、铁、稀土等重要的矿藏资源也正在发掘之中。面对9口已投产地下水机井欢吐的浪花,隔川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聚煤炭、电力、交通、机械、轻工为一体的工业要地。
民间艺术
一年一度的花灯盛会,是隔川人最喜爱的民间庆典。它由陈姓八大班族系轮流主持,名系房人出灯聚庆。近年的花灯会不但保持了历代的古朴,还寓涵了现代科学的新意,每逢正月十三、十四、十五日,数百盏制作精巧的彩灯,由金锣开道,鼓乐笙歌相随,畅游村寨,形如银河入世,辉煌洒脱。“隔川人最长于做生意。”这是人们对隔川人首肯和赞誉。《福建通志》二十六册记载,自宋末始隔川人便开始了自己的陶器生产,二百多年前传入鞭炮生产工艺,并曾鼎盛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使隔川至今还享誉着“陶都”和“鞭炮烟花之乡”的美称。隔乡人不满足现状,近年又兴起制砖和红心地瓜干生产工艺,每年千吨以上的正宗连城红心地瓜干驰名中外,满足隔川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隔川曾广辟过宁化、永安、清流、长汀、武汉等通商渠道,昔日的“丝调之路”和历代的民间沟通,让隔川接结五洲;友善的秉性交换着隔川与世人的至诚至爱;工商贸易的发达奠定了隔川璀璨文化的雏形,现今的几百名大、中专隔川籍知识分子遍布神州大地,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祖国四化建设的栋梁。
经济状况
“隔川人最长于做生意。”这是人们对隔川人首肯和赞誉。《福建通志》二十六册记载,自宋末始隔川人便开始了自己的陶器生产,200多年前传入鞭炮生产工艺,并曾鼎盛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使隔川至今还享誉着“陶都”和“鞭炮烟花之乡”的美称。隔乡人不满足现状,近年又兴起制砖和红心地瓜干生产工艺,每年千吨以上的正宗连城红心地瓜干驰名中外,满足隔川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隔川曾广辟过宁化、永安、清流、长汀、武汉等通商渠道,昔日的“丝调之路”和历代的民间沟通,让隔川接结五洲;友善的秉性交换着隔川与世人的至诚至爱;工商贸易的发达奠定了隔川璀璨文化的雏形,现今的几百名大、中专隔川籍知识分子遍布神州大地,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祖国四化建设的栋梁。解放前,隔川改大乡建制,除管辖本土的积德、隆兴、仙宫、胜营、竹林、隔口田、波洋以外,还辖有官庄、罗坊瑕、黄坊、石达砾、魏寨、小朱地等外埠保甲。随着共和国成立后的改制,隔川也曾经历过公社化等行政变革。1993年9月,又恢复改设行政乡,辖8个村委会,人口逾万。2007年10月,隔川村的陈发留牵头、30户农民集资120万元,注册成立了丰收种养合作社。合作社以股份制的形式运作,统一向农户连片租赁耕地420亩,涉及农户118家。实行统一订单,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统一收购、销售产品,由会员分片承包种植,聘请当地农民进行生产。乡里则安排农技人员为技术顾问,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今年上半年共种植烤烟225亩,玉米85亩,春地瓜80亩,养鱼30亩;下半年种植秋地瓜205亩,玉米85亩,水稻100亩,加上秋冬季节的莴苣、萝卜等近100亩蔬菜,全年总收入160多万元,实现盈利30多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陈发留高兴地告诉我们说:“合作社的成功运作让会员们信心十足,明年种植面积准备扩大到1000亩,加种500亩的辣椒,还要自己加工,成立自己的品牌。”目前,隔川乡各村已先后成立渔业合作社、大头菜种植合作社等,带动土地流转1600多亩。
旅游资源
隔川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走进亚热带丛林覆盖下的山峦,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清心无比;更有北部滴水岩下的“珠岩夜月”,岩洞纵深数丈,岩壁泉如珠滴,府志载其“泉出岩窦,不溢不溜”,与西部声形并茂的“石门潭”遥相对应,别有一番意境。东面省级十佳风景之一的冠豸山、石门湖,俗有“神甲九州”之称,与其雄其景色日夜相伴,实在是维妙维肖、巧夺天工。还有境内的“美女照镜”、“仙人骑鹤”、“出米石”、“迎恩桥”等自然景地及其美丽的传说,颇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这灵山福地上的山、水、草、木无不展示着武夷余脉和梅花山嫡系的雄姿。隔川境内建有龙龟庵、广岩寺、天后宫,常年香火不断。与隔川仅15公里之隔的大丰山罗仙公太更被传得神乎其神,每日朝拜者络绎不绝。人们手持佛彩上山,80岁的老人也自感年轻、攀登不累,不意中佛彩的下摆打上彩结,即喻神仙已出接相迎,朝拜者虔心已愿。一年一度的花灯盛会,是隔川人最喜爱的民间庆典。它由陈姓八大班族系轮流主持,名系房人出灯聚庆。近年的花灯会不但保持了历代的古朴,还寓涵了现代科学的新意,每逢正月十三、十四、十五日,数百盏制作精巧的彩灯,由金锣开道,鼓乐笙歌相随,畅游村寨,形如银河入世,辉煌洒脱。
文化教育
1993—2000年,相继投资141万元新建、扩建校舍3618平方米。2000年,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初中毕业率均达100%。1996年10月,乡成立教育促进会,发动各界人士捐助资金,以存本取息的方式用于奖励统招大、中专和升入县一中初、高中部的隔川籍农家子女。1998年,完成全乡小学改制工作。1999年,将全乡8个村六年级学生集中到隔田、隔川办班。投入32万元兴建中心卫生院,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
社会发展
建制乡成立后,工商、邮电、税务、金融、完中、医疗、保险、民政福利机构已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乡党政领导为政开明,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利用近郊和乡土资源的优势,致力经济振兴,以务实的精神规划辖区建设,以优惠的政策和最灵活的措施恭候同胞和内外友人的青垂,在诞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引进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成石材厂、铸件厂、机砖厂等乡村企业,地方经济得到了可喜的进展,年产三万吨的文峰、中峡等四个在建煤矿已投产,年产十万吨的隆兴煤矿也在积极筹资开办;硅、锰、磷、铁、稀土等重要的矿藏资源也正在发掘之中。面对九口已投产地下水机井欢吐的浪花,隔川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聚煤炭、电力、交通、机械、轻工为一体的工业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