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太镇地图
广太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虎头埔古窑址:位于普宁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南坡,1982年6月县文物普查队发现,1982年10月,省、地、县文博部门联合发掘,共清理了15座陶窑,出土大量的印纹陶片,比较完整的有陶罐3件、窑用鹅卵石7件。陶器和陶片是泥质灰陶,器形大多为罐壶类。主要特点是高领、鼓腹、圈底、矮圈足,外壁通体饰各种印纹,有条纹、间断条纹、长方格纹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编织纹等。窑形大致可分为平面葫芦形、平面圆形和平面方形三类。平面葫芦形窑共9座,为平面呈“8”形的横穴式窑,依山势而构筑,以草拌泥作窑底、窑壁。这类窑一般长约3.50米,宽1.50米,分为窑室、火膛、火道三部分,窑室在上,火膛在下,中间连接火道,窑室中部有一红烧土台,用作放置陶坯。经考证,虎头埔古窑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
养殖业
广太镇是仔猪繁育基地。镇上把仔猪繁育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和全镇经济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镇上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即每个养殖基地有一名镇主要领导挂靠、有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一套政府专门班子落实、有一个操作性可行的实施方案、有一个详细考核办法,镇上年终考核时看谁的基地规模大,带动性好,经济效益高,直接同干部业绩奖罚挂钩。养殖农户进行悉心指导,及时搜集整理和发布市场信息,解决养殖农户实际困难,同时,建成了供养殖户交易的镇仔猪市场。特别是对养殖母猪的农户进行了补贴。按照公开透明、据实补贴、直补农民,镇上对养殖者的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进行摸底,将能繁母猪养殖数量、参加保险能繁母猪数量、受益农民姓名(或企业名称)、补贴标准和金额等情况张榜公示,然后采用“一折通”形式将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受益农户手中。镇畜牧兽医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养殖户提供信息资料及防检疫服务,并坚持办好沿街以疾病防治、肉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橱窗,做到一周一换新内容。镇上先后健全了镇村社防检疫网络,特别是每逢一集,在仔猪交易市场坚持做到了两个必保:镇政府干部做到保密度,兽医站技术人员做到保技术,严格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制,严把进口和出口两个关口。临洮明珠养殖场,已挖鱼池30亩,拉土方10万方,填沟造田50亩,共计平整土地100亩,栽种各种树木16000多株,引进布朗果8个系列,引进杏树、梨树5个品种,并在鱼池里投放了鱼苗,修建了园区道路,建起了纳凉、休闲亭台,种植了各种花草。明珠养殖场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垂钓、养殖为一体的花园式养殖园区。镇上成立镇养猪协会、村养殖协会小分会和社养殖能手及大户,形成了健全的销售网络镇上以广太村为核心,以养猪协会为依托,以赵尚文等养猪大户为龙头,已建成了30000头正大猪养殖基地,出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有15户,50头以上的100户,10头以上的2000户,户均年出栏达4头以上。全镇9431户群众饲养良种母猪达万余头,年繁育仔猪达10多万头,镇上相关村被市县相继命名为“无公害产品产地和示范基地”。
种植业
根据当地气候凉爽的特征,广太镇镇抓住中国夏季高温季节芹菜病害发生严重,难以种出商品性好的芹菜,市场供不应求的这一实际,广太镇政府会同县上有关部门引资金引技术,与杭州蔬菜贩运大户方老板签订在张家寺村一社种植50亩西芹示范点的合同。广太镇引进美国文图拉芹菜,在张家寺村种植了55亩的示范点,芹菜长势良好,且无病虫危害,丰收在望。芹菜一年种植两茬,第一茬在8月初上市,第二茬在12月上市,产品主要销往杭州、郑州、北京等大城市。根据市场消费看,芹菜市场十分广阔,芹菜种植株距30厘米,小行距30厘米,大行40厘米,西芹种在10厘米高的垄两边,灌水施肥在大行中进行,亩种植芹菜5000-6000株,其生长期为70-80天,株高50厘米上市。每株重量1公斤,每公斤在市场的售价是1元,亩收入1万元以上,除去投入2000元(土地租赁费、种子、化肥、人工、农药等费用)的成本,亩纯收入将在8000元左右,比单种冬小麦、玉米亩增加收入6500元以上,这对广太种粮食的农民来说是个梦寐以求的良机。2009年广太镇计划在广太张家寺村发展芹菜种植200亩以上,以后逐年扩大面积,芹菜在张家寺的种植群众看到了实惠,得到致富信息,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种植观念,促进了种植芹菜的积极性,对进一步调整广太镇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窗口示范作用,对临洮的蔬菜支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