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梅州市地图 > 兴宁市地图 >
径南镇地图
径南镇相关地区地图:

商业发展

合并镇后,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制定决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香港飞达针织厂,不仅解决了当地200多个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更保持了原径心圩镇的稳定繁荣,历史悠久的径心圩,每逢农历二、五、八一样人潮涌动,商贸繁华。2005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由香港华丰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径南市场正式开业使用,梅州市人大领导曾超麟等前来为市场开业剪彩,径南圩镇圩期定为逢农历三、六、九日,从此彻底改变径南有圩无期的历史。通过两个圩期的带动,径南继续保持三华李、沙田柚、茶、姜等主要集产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了商贸流通,繁荣了市场,活跃了经济。

节日风俗

传统民间节日:1、春节:正月初一,庆新春。2、年宵:正月十五,正月半“赏灯”又称元宵灯会,赏灯自初九开始有,官亭为正月十二尤为热闹。3、春分,农历春分,扫墓(幸、陈姓祭始祖)陂蓬春分较为热闹,4、清明,农历清明,扫墓。5、端午,五月初五,传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死,有挂葛藤习惯。6、龙华会,农历五月二十日,宝山荷坑塘为纪念李族落居敬社活动。7、立秋,农历立秋,双夏农忙结束。8、七月半,七月十五日,扫墓。9、中秋节,八月十五,纪念汉族反元人活动,庆团圆。10、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放风筝。
民间风俗:1、故乡端午节,离开故乡五十六年了。但每到农历的五月,就自然地回想到故乡的“五月节”。除了有一顿美味佳肴吃外,还有好玩的呢!这一天,真有意思了。大清早妈妈就已经从山里割回黄葛藤、苏茅、老艾还有菖蒲这些东西挂在大门和房间的门楣上,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她只说:这是避邪的。爸爸说:挂葛藤是纪念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并歌颂:背着比儿大的侄子和携着比侄小的儿子逃难的客家贤淑妇女。至于挂艾亦是纪念晋惠帝时邓攸太守曾义救宁化石壁一个村子,和避八王之乱大守夫妻商议弃大于侄的亲子而携小侄逃难之大义。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之死只有文化人较知道。爸爸备办糖、香烛、果品等和妈妈一起到观音厅去敬观音,到了观音厅,各家人带来的果品放在桌子上。观音吃斋是天上的神,故放在桌上。用箩或篮子盛的三牲酒粄等则放在地上,大人们说这是敬龙神的。小孩子们先也是跟着大人们一样默不作声地祈祷,约二十分钟礼毕鸣炮焚纸宝后,小孩子们就可分到糖果饼干了,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我们村有个“龙船会”。据说是琼公发了“万”富,拨田一亩,作为龙船尝,每年有几百斤谷开支。为了让儿孙们安心在家不嚷着赴“州里”(梅城)看划龙舟而设的尝。据我所知好几年都是老屋家的火生伯做龙船,因做龙船大家都叫他“火龙生”了。龙船是用大毛竹截根部(大的)八尺长两端留有竹节,破成12皮,两头用竹蔑系起来成弓状,再用蔑丝把12皮编织成船底和船沿。用竹丝做一个“羊头”,插在船头上,剪纸丝做船尾,整个船身糊上色纸,花花绿绿的。上午十点钟由两个大人抬到大成公王坛敬公王,还有挚着五色旗和敲锣打鼓的队伍。小孩子们跟在大人们的背后,敬完公王就把龙船送到头石桥上,只见抬龙船的大人喊着数,一!二!三!重冲、重冲把龙船抛到河里去了。刹那间,锣鼓也打得特别起劲,有一个大人提着一篮子菜饭、果、酒跟着也投到河里。这是我们村独有的民俗吧。下午三点钟左右,村里的人们都集中在桥头的楼阁下的禾坪里或塘头板的大路唇边,天气炎热,有的人手里摇着葵扇或白纸扇,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有坐着的,谈笑风生,在等待观看梧坑里潘姓人来放龙船。小朋友们则不同,吃过午饭就有三三两两跑二三里去梧坑里山上看潘姓人扛着龙船去祭公王。当听见鸣鞭炮声时便又跑回村里来。很奇怪午后天气还十分晴朗的,祭公王的时候,梧坑村的天顶上就产生了一大片黑云,正是晴天霹雳,一个闷雷以后就嘀嗒嘀嗒下起急雨来,几乎每年都是如此,把待着看龙船的人赶回房子里去了。一阵急雨过后,河水涨了许多(2-3尺)。这时听见远处传来锣鼓声,吨炮声,人们又出来了。大人们就议论起来:公王显神了,下一场急雨要把龙船冲到海龙王那里去。有的说南海观音作法,迟不下雨,早不下雨。偏偏龙船要下水时就下雨,这不是吗?……正在争论不休,突然一个青年大声喊:火龙伯,请您讲讲梧坑人为什么每年的今日要做龙船向我们村“进贡”呢?火龙伯抽完旱烟坐下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听着吧,自古传来我村的公王爷很灵显,一百多年来有两次大事:一次是赶走长毛贼,邻近村子都遭了殃,我村里就平安无事。据说长毛贼来到村口的石嘴上,长毛贼的马和人被罗黄蜂蜇得地上乱滚,不能进村。结果贼子改道去了。也不知一时从什么地方来这么多黄蜂。还有一次当时兴梅一带的村子患鼠疫死了不少人,被传染的人多,都抬到祖屋里,作隔离处理。那时医疗困难,都去祈祷公王爷,求法水,用公王坛前的将军树根及子树叶煮水日服三碗,再熏洗,连服三天病愈。梧坑村潘姓闻之公王显灵而派来三位长者,是夜三人都梦见公王说,你要平安就需把公王请来保护你村。翌日三人起来便互相转告原来异床同梦。他们三人便窃窃私语,就把我村公王爷的儿子——如玉的白石块“请”去了。安放在老屋的龙颈上,当晚他村中的病人更是哭哭啼啼,焦躁不安。更有凑巧,我村的三个老人同时梦见公王的化身,一老者在他身边说,公王施德万姓,明天你等潘姓三人来此,应将熬药方法传授,救人生灵功德无量,我已叫他们把病治好后,当备办三牲酬谢,并在端午节做龙船进贡,放于桥下。果然,翌日六老人在公王坛前商议,不得违约。下午,梧坑老者按嘱煎服、熏洗。奇怪,不几天就有的病人好了。因此就在当年的端午节实现诺言,一直沿袭到现在。两村人员因而关系更密切来往。火生伯讲到这里,锣鼓声也越来越近了,人们的注意力也转移了。看,抬龙船的队伍在茶山下转过弯,很快就到了桥头。这龙船比上午做得好,漂亮得多,到石桥上,锣鼓打得特别起劲、有节奏。抬龙船的人先向公王坛作揖三拜以示禀告。然后喊着一、二、三的号子,锣鼓也来个刹板,把龙船抛到河里去,龙舟顺着漂江河水冲向东方。这时,有几个大胆的小伙子,下河去玩龙船外。大伙都边议论,边向远方望去……,傍晚,就是我们小朋友的天地了。我们家门口有条小圳长近公里,长年流着清澈如镜的水,灌溉着二三百亩良田。这时我们五六个小孩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松明子或烛油,找到一块小木板,把松明子和易燃烛油放在小木板上点了火,放到水面上,我们叫它“火烟仔”。四个人一组,当“火烟仔”放到水里去,口里也喊着“火烟仔,突突突!谁头名?我冠军!”并跟着跑去,到“火烟仔”被什么搁下一个来,走在前面的为冠军了。我们也叫放火船,孩子们不知疲倦一直玩到天黑,要大人们找回去吃晚饭。夜里睡觉的时候常常说梦话:“谁头名,我冠军!”惊醒了大人们的甜梦!,我的故乡兴宁市径南镇双溪村,多么可爱啊!(幸辉烈),2、民情风传,五个自然村的婚、丧、喜、庆的民情均大同小异。除夕,大年初一及元宵(正月十五)最为热闹,打龙灯、舞狮子、放孔明灯,拜祖行三跪九叩之礼。各户备办三牲财帛到祖堂拜祖。敬公王、拜观音等神祖尝会。逢清明、春分、端阳、八月初一、中秋等有节景,有公众的拜祖或数家人的敬祖坟活动。以示纪念。比较特别的是双溪村和梧坑村有龙船会,在端午节有较大型的隆重的活动。五个自然村历来相处友好,重视文化教育。双口有大同学校(解放后为双梧小学、裕坚小学)。双溪村有三育学校(解放后双梧小学,觉民小学)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人才。3、径南镇星耀村火炬游行闹元宵,走进星耀村,我们立刻被这里浓浓的节日气氛和盎然的春意所感染,家家张灯结彩,户户欢声笑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一边张罗着接待亲朋好友的菜肴,一边砍来竹子,忙着做晚上火炬游行闹元宵的火把。这是星耀村人一年中最忙碌、最热闹的时候。径南镇星耀村,坐落在兴梅交界处,方圆3平方公里,居住着罗姓村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和“华侨村”。清代著名的客家方言家罗蔼其出生于此。这里在海内外的人员达3000多人。因此,每年的春节元宵就成了他们亲人团聚、寻根问祖的日子,而火炬游行闹元宵则表达了他们相聚的喜悦以及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良好心愿。夜幕还未降临,人们就早早吃完晚饭,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到村中的祖公厅前,一边观看舞狮表演,一边等待令人激动的时刻。每年的这一天,是星耀人特别高兴的日子,不论是本土乡亲,还是在外乡贤,都把这一天作为相逢相聚、畅叙亲情、共享欢乐的好时光。因此,这里的闹元宵比过春节还要隆重热烈。晚上6时,整个活动正式开始,在鞭炮和鼓乐声中,由长者组成的取火种的队伍,首先来到了罗氏先辈最先落脚的地方,进行简朴的祭拜祖先的仪式,然后取回火种至祖公厅。这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村民,欢呼雀跃,人人手持火把来到祖公厅上点上预示祖宗薪火相传、家业兴旺发达的火种。此时,整个山村火树银花,锣鼓喧天,炮竹声声。由舞狮队、鼓号队、烟花鸣放手及手持火把的男女老少组成的游行队伍从祖公厅出发,在长辈的引导下,浩浩荡荡沿着村道游遍全村……,火把映红了村民的脸,也激荡着他们的心,许多走亲戚的人也加入到游行队伍的行列。乡情、亲情和对故土的深情此刻汇成一股热流,在先辈们奋斗过的土地上奔流。当火炬游行队伍经过每家每户门口前时,都由一个代表出门接灯,炮竹齐鸣、烟花飞舞,鼓乐声、炮竹声、欢笑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场面十分壮观。此时的星耀村,沉浸在灯的海洋里,家家红灯高挂,户户灯烛交接,全村的主要路道上插上了火把。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竞相开放,游行队象一条舞动的火龙,在灯海里穿梭。远远看去,整个山村犹如星河落人间,浓浓的乡情与客家人积极向上精神编织其中,好一幅欢天喜地的绚丽画卷。星耀村支部书记说:“我们村正月十五闹元宵,这种活动历史悠久,年年都开展这种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它凝聚了我们父老乡亲的亲情,促进了我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村风的好转,是我们客家人不忘祖先、情系故园、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名胜古迹

月形山公园座落于径南东升村,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于2003年开始兴建。月形山公园以风景秀丽的月形山为基础,山中修筑石阶小道,山下有天然湖泊,山上有凉亭数座,公园内一年四季树木常青,果树繁多,桃李、枇杷琳琅满目,杏花盛开,环境优雅,是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还有许多附属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中。宝山寨位于兴宁市径南镇北部,距县城约40公里,海拔547.3米,山脉绵连,连接径南、永和、石马,成天然屏障,山中有石城、古井、石洞、宝灵寺、文祠、宝山庵、公王庙等遗迹。

名人轶事

罗翼与官亭圩:罗翼,径南军营排人也。其先辈皆公。乔迂于此。康熙五十二年,距今二百七十余年,逢皇上庆典赐恩,开科取士,翼高中进士焉。进士学衔之高,有清一代,为径南最,翼年老致休家居,兴宁县知县,嘉应州官,往返必经其第宅之侧,而须踵衬拜访前辈。翼,固在现在圩址,设亭接待,时人名曰官亭。后人又在此建房造铺,成小市集,故又办官亭圩。当翼中进士前,轶传术士谓其尾后为甲字龙结穴,有发甲之微。及翼进士及第,其原后岗上来龙处,有两石如龙眼,傍晚熠熠发光,意为龙运旺盛,精光发射。事虽怪诞迂阔,成为谣传臆论,亦是徵当时,蚩蚩之氓,隆师重道,景仰高贤之一斑。于今尊重知识之才,不无少补焉。
雍正赏赐寿星幸登运:古语云,六十杖于村,七十杖于乡,八十杖于衙,九十杖于朝。这是我国尊老的优良传统。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十二月二十日广东巡抚杨永斌奏报兴宁县民幸登运品行端正已102岁,按制在赏之列。雍正帝阅奏后下令赏赐御用缎子一匹及银十两。翌年钦赐“升平人瑞”匾一块,至今仍保存完好。作为一介平民受此殊荣在梅州史上实属凤毛麟角。幸登运是兴宁市径心章峰神下人,为人憨厚老实,热爱劳动,身体健壮,102岁时尚能挑百四五斤的东西,能扛160多斤的石条,心地善良,修桥施路公益之事是其常事,至今为人称颂。他有个儿子叫嘉宾,爱诗书,慕功名。几试不中,年逾古稀,学台见其须发皆白,甚以为奇,即问:“老夫,今年几岁?”嘉宾答曰:“我是小子,奉父母之命而来。”学台更为惊愕,又问:“那么你父又有多大年纪?”答曰:“我老父已年逾期颐,尚还健在。”学台听后即命:“现在名额已满,你快回去,叫你父一同前来见我。”嘉宾不敢违命,只得返回,偕其父去见学台。学台接见,父子双双跪下。学台见其父子知礼识义,且见其童颜鹤发,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步履稳健,即命其父子起来。可是其父虽即起而嘉宾则久久不能起身,其父见状,快搀其起。学台见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即抚慰宣告:现给你子,恩赐庠生。念你父年逾期颐,知书识礼,重视文化,望子成龙,举世罕逢,上报朝廷,传令嘉奖。皇上得奏,龙颜大悦,亦即重怜芹意,便即敕令,钦赐匾牌一块,文曰:“升平人瑞”,并立牌坊以昭诏谕。牌坊选址,径心圩尾,横跨路心,兴梅交通要道。其形式独特,别出心裁。花岗岩石结构,内空高仅2.5米,阔约3米,上刻:“升平人瑞”。对骑马坐轿者不论什么文武高贵官员经过,都必须下马下轿,才能通过。(该石条1958年才散落在圩附近),噫!该牌坊之构造,诚足令人深思:古往今来,朝廷尚有尊老之意,下民若无敬老之心,宁不愧乎?当今社会提倡和谐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之美德,与牌坊之义又有何异哉!,3、细人还望大人遮,清朝末年,我县东厢双溪村有位慕陶先生,其人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善于诗对。在私塾学校执教四十多年,治学严谨。每到一处,学生均有较大长进,深得学子家长和东主爱戴。1889年,慕陶先生受聘于揭阳县(今揭西县)灰寨村任教。是冬放寒假时,陈东主已写好关帖备好馈赠之路费和奖金。但又想试试先生之才华。当先生辞行之时,陈东主敬茶之后向先生叹了一口气说:“先生远道而来,耕金不多,为我桑梓造福,实在感激不尽,真是:“四口同图,内口仍需外口顾;”先生立刻会意而道:“舌耕之辈大多贫寒,我要借东主一把伞。接着风趣地说:“五人共伞,细人还望大人遮”陈东主一听,不禁拍案叫绝,连声说:“先生之才华,果然名不虚传,佩服,佩服!”旋将关帖和耕金恭敬地双手交给先生。

农业发展

以水稻种植为主,多年被评为吨谷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逐步建成茶叶、水果、丰产林三大基地。在2004年按国家政策规定取消了“皇粮国税”后,及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镇级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倡导节约能源,净化环境的沼气建设,成立水利协会,加强山、水、田、林、路的农业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增收。
三大基地建设:(1)茶叶基地。以黄蜂窝茶场及宝山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为两大茶叶龙头企业,带动全镇种植共计5080亩茶山。(2)水果基地。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共有10814亩,总产20117吨,有2500户小庄园,主要种植柑、橙、柚、李,其中有占地1000亩的桦清果园,有种植名优稀水果为主、占地600亩的广东兴宁大地农科发展有限公司。径心圩下水果经销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水果种植的积极性。(3)速生林基地。由广东省水电集团威华公司、山东日照集团公司投资种植1.8万亩的速生林基地,每年可为镇村、农户创收12万多元。全镇共种植速生丰产林4.5万亩。
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利用地缘优势,成立兴宁径南农裕蔬菜经济合作社,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主要以优质茄子和毛瓜为主,采用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质量品牌包装、统一销售的办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无公害蔬菜基地800多亩。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极大增加农民收入,仅种红茄一项,每年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
沼气建设:根据径南农户的种养习惯,积极倡导农户建设沼气,仅2005年就新建250多个沼气池。目前全镇共有沼气池780个,极大地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

现代作家

现代业余作者及其作品简介:(1)罗雨君,业余作者罗雨君,男,1949年出生于兴宁径心罗仔塘村,1969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径心卫生院工作,系临床内科医师。罗雨君从兴宁一中高中毕业后的1969年即担任大队“赤脚医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终于通过国家的考试考核转入径心卫生院任公职人员,考取为内科执业医师和国家干部,在卫生战线工作已38年。早在初、高中读书时,喜爱写作的罗雨君已在当时的《汕头日报》、《广东农民报》、《贵州日报》、《少年文艺》、《长江文艺》、《宁江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过“小豆腐”块文字。在38年的从医生涯中,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从事业余创作活动,喜欢动笔写写。特别是1999年以来在工作之余罗雨君能紧跟形势,洞察社会,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写了一些歌颂党中央,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大好形势的文章和诗歌,分别得到《国防报》,深圳《信息与研究》、《河源时报》、《客家风情》、《新兴宁》、《今日兴宁》、《梅州日报》、《宁江文艺》、《对联乡情》、《径南文采》等国家、省、地、县、镇报章刊物选用和发表。主要代表作品有:①《新千年,您好!》,②《送女旅游随感》,③《台属儿女心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