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镇地图
水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水口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2年7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央红军入粤作战史上历时最久,歼敌最多,影响最大的战役──水口战役就在此发生。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口镇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1、行政、企事业机构设置较为完善。水口镇是南雄南山片区域中心镇,法院、工商、税务、邮政、电信、供电、保险、信用等部门都在此设立了中心办事机构;烟草公司也在此设立了水口烟站、河坪烟站,负责烟叶生产与收购工作。2、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境内有二级水泥县道342线,338线纵横贯穿,客运、贷运十分便利,通往周边地区的道路全面实现水泥硬底化,所有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其中80%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全镇固定电话实现了程控化,建有全球通、联通移动电话卫星信号地面接收站,国内外通讯畅通无阻。3、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设施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全镇现有完全小学11所、初级中学1所,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完成了95%;建有文化中心大楼,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拥有卫生院1所,乡村医疗站13个,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全面普及。4、农、林生产。水口镇主产黄烟、水稻、花生、大豆、西瓜以及木材、毛竹、丛生竹、松香等,其中优质烟为支柱产业,优质稻、花生、丛生竹为南雄市的重要生产基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4328男7589女6739家庭户户数3943家庭户总人口(总)13969家庭户男7377家庭户女65920-14岁(总)25320-14岁男13250-14岁女120715-64岁(总)1025215-64岁男551915-64岁女473365岁及以上(总)154465岁及以上男74565岁及以上女79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843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1695男26187女25508家庭户户数13512家庭户总人口(总)51480家庭户男26055家庭户女254250-14岁(总)201630-14岁男109970-14岁女916615-64岁(总)2756315-64岁男1331315-64岁女1425065岁及以上(总)396965岁及以上男187765岁及以上女209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8070
建制沿革
宋、明两代,水口镇隶属永宁乡清泰里(淳湖一带属常平乡杨梅中团);清代属清泰里丘坂社和南埕社(淳湖一带属梅中里淳湖社);民国时期隶属德化县第二区,设水口乡;解放后,设德化县第三区;1956年8月,改为水口区;1958年10月成立水口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为水口乡;1992年7月撤乡建镇。
行政概况
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到2007年年底,全镇共4032户,68个村民小组,16556人。2007年,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7623万元,较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0元,较上年增长9%。
水口汉墓群
水口汉墓群位于水口镇东0.5公里处的上蔡村下蔡生产队,占地约2000平方米,地面平坦,无坟冢遗迹。墓地北300米处为汉时建阳县城址。1978年前后,因建水口草席厂掘出2座棺墓,椁长4米,宽1.5米;棺长2.4米。棺椁均以卯榫构结,表面油漆光亮可鉴,棺内无遗骸。随葬品尚存铁剑、铜镜、五铢钱、梳子及丝织品残片等。经考证,该墓群属新莽时期墓葬。周球墓,位于新安镇东南9公里处的水口镇清水村周大郢生产队。墓地北高南低,地势差为12米。该墓坐北朝南,前有石狮4对,恩坊1座,占地2000平方米。1967年,该墓地面建筑全部被毁,墓地废为农田。周球为清代太子少保,本县水口镇周大郢人。清道光十年版《来安县志》有传。
简介
古蔺县辖镇。1951年建水口乡,1958年设水口公社,1984年复水口乡,1992年庙林、九岭两乡与水口乡合并建水口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贵州省接壤,与贵州茅台酒厂隔河相望。距县城98公里。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水口、平阳、长石、碧云、金钟、白腊、付里、马跃、天成、槐场、正龙、碧河、庙山、天富、水井、九坝、长坝、大平、方平、樟树、民德、台沙、合兴、中平、木林、环山、青龙、望江、密腊、九岭、浮营、来龙、瓦房、田榜、兰平3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