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镇地图
吉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企业发展方面:
主要有生产竹板、家俱、竹编工艺品、茶道、根雕工艺、木碗为主的竹木加工企业;以生产笋制品、保鲜白莲、仙草制品、板鸭、香肠、无骨爪、粉干、酿酒为主的加工业。全镇现有镇办、个私骨干企业21家。其中镇办企业有吉阳工艺品有限公司、吉阳工艺品联营公司、祥和食品有限公司、屏峰茶厂、吉阳电力公司。个私企业主要有18家,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有昌隆实业有限公司、昌隆竹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产值达300万元以上的有吉鑫蔬菜保鲜有限公司、强宏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东南汽车配件厂等7家企业;产值达100万元以上的有光祥食品保鲜厂、黄布装潢条厂、新桥机砖厂、步月根雕厂、福香酿造厂、玉溪木制品厂等6家企业,产值达10万以上有绍柳白莲保鲜厂、茂源竹木制品厂、永瑞木制品厂等7家企业。
中国莲子之乡——吉阳镇
全镇共有土地面积198.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244亩,山地面积235608亩。海拔高度在130米至59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8.9度,全镇共有8676户,总人口30822人,集镇所在地人口总数达1.4万人。全镇公路68.5公里,7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水泥硬化路面达55.3公里,吉丰主干水泥公路连接南武公路、205国道,浦南高速公路在境内开口。
水利电力方面:
全镇共有水利工程305处,旱涝保收面积3万亩,占总面积90%。其中溪头水库容量378万立方米,发电、灌溉、防洪功能俱备。现有电站2座,装机容量1860千瓦,年发电量800万千瓦时。变电站1座,35KV输电线路1条9.6公里,10KV输电线路125公里,变压器85台,履盖全镇。除满足全镇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电外,还向市电网供电。水厂1座,日产水900吨,确保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
社会事业方面: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力度等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2007年公路硬化完成21公里,涉及7个行政村,目前玉溪到大夫B段4.5公里正在紧张组织施工。集镇客运站正在建设,垃圾焚烧炉建设已完成。投资314万元的玉溪村平整项目、投资125万元的标准化农田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投资40万元的水毁工程项目已完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投资33万元完成了新桥、巨历口等行政村的人饮水工程、修复水毁工程30多处。推广户用沼气55户。改建公厕13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农业先进技术覆盖面与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环境整治初见成效。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前列。2007年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47‰,自然增长率在4.82‰,计划生育率达95.73%。加强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了新桥、巨历口、胜利、玉溪四个村的农民俱乐部建设,组建了玉溪村新农村文艺小分队。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教育,规范政务公开,加强效能建设,广泛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月”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强化廉政建设,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平安吉阳”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食品安全、产品质量趋向好转。成立了综治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众上访事件,社会总体安定稳定。全镇共有完小12所,学生人数2170人,小学教师人数177人,幼儿园35个班,入学幼儿582人,中学1所,学生1435人,教师88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9人,乡村卫生所共12所,医务人员共50人。镇有敬老院1所,各村都有老年活动中心。有广播电视站1个,闭路电视网覆盖全镇,并与市联网。此外还有文化中心、电影院、图书馆、灯光球场、卡拉OK舞厅等娱乐场所。
人文历史
吉阳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历代考中举人、进士的文人有4人,革命烈士7人,闽北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省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杨俊德烈士就是其中一位。吉阳名胜古迹甚多,自然风景独异。宝莲禅寺,源出福州鼓山,风景清幽,周围茂林修竹,古木参天;玉溪步月桥,古香古色,全长130米,宏伟壮丽,是闽北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木桥;巧溪郭岩山,小道崎岖、怪石嶙峋,景点奇异,仙人撑腰、仙人踩糍、仙人探井等妙趣横生,登高远眺,三县市星罗棋布上百个村庄,尽收眼底。
林业生产方面:
全镇林业用地总面积241313亩,其中有林地234302亩(包括用材林73258亩、防护林15613亩、特用林9926亩、竹林80529亩、经济林5697亩):无木林地4138亩(包括宜林荒山荒地689亩、采伐迹地1789亩、林中林缘空地1438亩暂未利用荒山荒地224亩)。此外,灌木林地1506亩,未成林、造林地1324亩,疏林地43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3%,主要林产品有:笋12595吨、松脂17吨、山苍籽23吨、香菇27吨、棕片24吨、笋干960吨。